标题 | 美丽的荆州系列篇之望怀太徽观 |
正文 | 美丽的荆州系列篇之 望怀太徽观 在荆州古城西门外的将台中学旁,经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香客接踵而至。人们手拿香烛纸钱,口中念念有词,他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上香、叩首或求子;或求财;或求福;或求安,似乎要将全部的希望与追求都寄托在这里。每逢初一、十五,来往的香客更是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残存的大殿前青烟袅袅,“当当”的钟声,蜜蜂般“嗡嗡”的许愿声,人群的嘈杂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神秘又壮观的场面。这里便是风盛几个朝代,中南地区最大的道教中心——“太徽观”。 太徽观,始建于宋代,不过当时只有草殿,到了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当时被封荆州的湘献王朱柏(朱元璋第十二子)把太徽观做为自己的行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宫门为砖石结构,上面装有揩书“太徽观”的大型石匾。当时建有主殿五重。另配有偏殿及左右庑,当面筑有八米多高的青石高台,钟鼓楼,朝圣门,祖师殿均建于高台之上。上祖师殿有二十九级台阶,两侧各有十二级台阶。台阶两侧为石拦板,上面浮雕花鸟禽兽及人物故事;钟鼓楼为仿汉双阕式建筑。朝圣门为砖石结构。祖师殿进深十余米,高十一米。殿周置十二根青石八角廊柱,其中正面四根与背面四根浮雕蟠龙,龙头伸出柱面一尺有余,形态生动逼真,工艺十分精湛。殿内主体结构为金丝楠木,梁、枋、柱上饰满彩绘,四周的挑、檐、枋底雕刻彩画图案。更令人吃惊的是屋面覆盖的是金色纯铜瓦一千五百多块,金光闪耀,华丽非常。在青石高台的四周砌有帏城,帏城的内壁刻有五百灵官,各具情态,栩栩如生。整个建筑集金、木、石为一体,在当时实属罕见有“雄甲荆楚”之誉。可悲的是湘献王朱柏为自己兴建如此豪华的宫殿超过了明王朝的等级规定,犯下了欺君大罪,被全家赐死。到了请顺治、康熙、乾隆年间,有不同程度的对太徽观进行了修缮。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曾经一度是中南地区最大道教中心的太徽观历尽苍桑几百年后,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彻底被毁,只剩下如今残存的遗止。 随着荆楚文化不断的弘扬和发展,太徽观将在荆楚大地再显辉煌! 坛子二OOO年二月于荆州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