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登临绝壁天河锤炼党员意志
正文

一、向往:实干兴邦的生动课堂

愚公移山辟红渠,漳水穿山润太行。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数十万干群苦战十个春秋,在巍巍太行山上建成70公里长的红旗渠。

就在林县人书写这一传奇的同时,我州巴东县磨刀河大峽谷中,巴山儿女从1967—1978年间历时11年,在海拔1100米的悬崖绝壁上也凿出了一条28公里长的引水渠,至今清流涓涓,灌溉、饮用、发电,滋养沿线村落,受益人口达多人。

遗憾的是,这条媲美红旗渠的人工天河,史料几乎没有记载。就连当地中青年一代也基本不知道,头顶上还有这样一条神圣的天河!

2012年,省旅游局到清太坪镇开展“三万”活动,发现了这条灌渠,惊叹之余,自然地联想到红旗渠,于是称它为“巴东红旗渠”。2015年六七月间,新华社等知名媒体云集巴东,让沉寂近50年的绝壁天河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许多战天斗地、可歌可泣、脍炙人口的故事慢慢流传开来,从此,巴东红旗渠成为红色教育的理想场所,成为实干兴邦的生动课堂。

二、亲历:洗涤灵魂的真实现场

为了深入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经局机关党委同意,2017年2月20日三支部全体党员一行19人前往清太坪镇郑家园村,实地踏访“绝壁天河”,详细了解开凿的历史和当地村民生产生活情况,锤炼意志,陶冶情操。

我们乘坐的汽车从清太坪集镇一直沿山旋转向下,绕了18弯,过了桥河桥,依山间小路盘旋而上,在山腰一间民房前停了下来。空气清新,院坝整洁,人人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房主人谭祖顺老人,笑眯眯地迎了出来,指着支部书记吴贤勇说,“我认得你,去年夏天来过”,并对大家说:“欢迎大家!现在开始,只能靠双腿啦,我带你们上去看水渠。”

今年73岁的谭老,精神矍铄,一件灰色的棉衣扣得严严实实,清爽整洁。他自我介绍,年轻时,曾经4次上山参加引水渠的修建,最长的一次在工地上劳动了3个月。

老人拿了一个扩音器,健步走在前面。我们看到一棵古树,编号为“清太五号”,上面挂满了游客许愿的红布条。据谭大爷介绍,这是一棵树龄超3000年的银杏树,有灵气,号称湖北银杏王。谭老说,自己守护古树,古树守望村庄。

绕过银杏王,迎面是陡峭的山坡。我们沿平整的石梯拾级而上,旁边种植的是樱桃树,老党员曾纪忠问:“为什么你们选择种植樱桃树?”谭老说:“再过两个月,漫山的樱花开了,又清香又漂亮,穿行其中,真是太舒服了。端午前后,欢迎大家还来品尝樱桃。”

攀登了20多分钟,我们喘着粗气到达海拔1100米左右的半山腰。一条约1.5米宽的水渠出现在眼前,水有齐腰深。水渠紧贴绝壁,我们走在石块垒起、一米见宽的渠堤上,向山下望去,桥河里的发电机房像火柴盒一般大小,山对面公路上的小车像黑色的甲壳虫在爬行。眼前,绝壁兀立,奇峰险峻;脚下,峡谷万丈,梯田起伏;旁边,清水静流,草木不语;头上,云山雾绕,手可摘星辰。同行的汪兴权说,“太高了,腿子有点打颤呢。”会计局陆贤忠局长忍不住诗兴大发,“不畏浮云遮望眼,无限风光在险峰”,在前方引路的谭祖顺老人也放慢脚步,边走边向我们讲述水渠的来历。

(一)“望天收”吃不饱,穷则思变

调研员李勇问:“老谭,当时是什么原因让你们修水渠的?”谭老说,自己出生在1944年,青少年时代很多人吃不饱饭,尤其是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传统农业“望天收”,老百姓吃不饱饭,让人们开始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再就是受了河南省林县建设红旗渠的启发,人们大胆设想,凿渠引水灌溉。

党员杨锦平问:“谭老,你们怎么找到这么大的水源的?”谭老说,在水布垭镇西北部海拔1100米的高山上,有一个叫水流坪的湖泊,是我省最大的高山岩溶淡水湖泊之一。湖泊东西长三四公里、南北宽几十米到三百米不等,湖面分为上坪、中坪和下坪,四周有五座山峰环抱,分别叫龟山、蛇山、象山、虎山和狮山,水源丰沛。

组织委员石静很好奇地问:“这么浩大的工程,怎么有序组织、设计的呢?”谭老说,1966年上半年,当地政府组织勘测后,决定在崇山峻岭中开凿一条人工灌渠,起自水流坪,途经水布垭、清太坪的10多个村庄,渠道设计成 1.5米宽、1.5米深,每千米下降一尺,形成坡度,水绕山自流。

(二)动情忆“炮声隆”,创造条件上

支部委员由健问:“谭老,修建的器材是政府统一发放的吗?”作为绝壁天河建设者、亲历者、知情者——谭祖顺,他动情地回忆,把我们带回到激情燃烧的岁月,带回到炮声隆隆的工地。那是 1967年6月12日,端午节,水源地响起巨大的炮声,宣告灌渠正式开工。此后11年间,全区近万名壮劳力,投入了这场引水大会战。指挥部将灌渠分成了十多段,每段由一个连队(公社)攻坚。指挥部要求,辖区每个壮劳力轮流到工地劳动一个月,循环轮班,直到工程完工。每天从峡谷底的桥河把(自己淘的)细河砂50公斤、或泉水150公斤、或从镇上把生石灰50公斤背到工地,算一个标准工,约2毛钱。

谭老说,自己当年被编在双社连队,双社连队负责的一段,正是我们踏访的郑家园村工程段,约3公里长,是整个工程最为艰险的一段。“伸手揽云霞,脚踏登云冠,仰视毡帽落,俯首腿直颤”是当时一个工程师写的诗句。当时条件简陋,设备奇缺,饶指挥长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没有炸药,把自己熬制的硝土、按一定比例加上木炭粉、硫磺粉进行配制;没有钢筋水泥,以石灰细砂搅拌成浆,填充粘接石缝;凿壁无支撑,建设者们用坚硬的栗树做成能容纳两三人的吊笼,一端固定在山顶的大树上,一端系上绳索从悬崖上缓慢放至绝壁的指定高度,由一两人握住近3米长的钢钎,在绝壁上固定好位置,另外的人抡起铁锤,在绝壁上开凿炮眼。一锤一锤、一尺一尺,28公里的水渠就是这么凿出来的。毛主席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谭老清楚地记得,这一段共有11位民工奉献出了年青的生命。仅1975年10月23日这一天,绝壁上一块巨石落下,砸中了两个笼子,6名民工摔下山谷,当场牺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修这个渠,是老百姓拿命搞的。

(三)入硝洞温誓词,绝壁书豪情

前行三公里左右,左前方兀然高耸出一大片黄褐色巨岩。在灌渠上方约100米处的绝壁上,凹进一个巨大的洞穴。谭老告诉我们,这里叫硝洞岩,洞里的岩石含硝,是制作火药的原料。当年指挥部就设在洞穴里,几百民工吃饭睡觉都在这里。我们学着猿猴,手脚并用,沿着七八十度的斜坡往上爬,鞋子没进灰土,没有了鼻子眼睛。临近洞口,是一条十分狭窄、陡峭的阶梯,墙壁上残留着几行模糊的黑色字迹,“此处危险,同志们注意安全,不要挤,怕发生事故!”

洞很大,可容纳千人。左侧是当年埋锅造饭的地方。顺着山壁并排挖有3个大灶台,上方十来米的岩壁被熏得一片漆黑,当年的热闹场景可想而知。

灶台左侧的绝顶上,有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洞。洞口,白色油漆刷写的标语依稀可见:“共产党员向前冲,干部群众心连心,艰苦创业把水引,赤胆忠心好儿郎”,“为革命修水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还有石灰写书的“共产党宣言”,洞内两侧,顺着洞壁砌着两排石凳。老人告诉我们,这就是当年指挥长的办公室,虽然简陋,却是整个工程的中枢,所有重大的指令都从这里发出,传到各工段。

踩着乱石走到洞的另一方,老人十分激动地指着靠岩石一角说:“当年我就睡在这里,睡了几个月。”怎么睡?在悬崖边割一捆野草,或者从家里带一捆玉米秸秆,往地上一铺,垫上铺盖。或者什么也没有,和衣就地一倒,一夜就过去了。

受到标语的感染,我们一致同意,选择在硝洞口的平台举行主题党日活动,自发整齐列队,在党旗面前,庄严肃穆地高唱国歌,雄壮高亢的歌声抒发了党员作为先锋队员的心声;面对党旗,各位党员举起右手,郑重地重温入党誓词。歌声、宣誓声响彻洞宇、透彻云霄!正如谭老所说,绝壁天河是我们党的一面旗帜,飘扬的是党员迎难而上的模范作风,飘扬的是党员守纪求是的优良作风、飘扬的是党组织为民解困的务实情怀。

扶贫工作队队长朱晓华同志感叹道:“红旗渠是一本刻在悬崖上的红色教科书,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图腾,通过重走红旗渠,追随前辈们的脚步,心灵得到强大震撼。”

三、反思:为什么他们能?

过了硝洞岩,前行百余米,水渠不见了……灌渠一头钻进了隧道。洞口石碑刻着两行豪情勃发的诗句:“踏云顶天修水渠,悬岩绝壁炼红心。”落款是“一九七五年十月一日”,那是隧道贯通的时间——这些豪气冲天的建设者,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向祖国26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

这条隧道180米长,里面漆黑一片,大家打开手机电筒,挨个前行。每30米有一个横洞,一共6个,横洞既是除渣口,也是听令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种既无设备、又无炸药、还缺乏科学测量的情况下,我们的前辈们为什么能创造出这样惊人的奇迹,我们此行需要了解“他们为什么能?”谭老说“无论再忙、再累每天晚上都要坚持一个多小时的政治学习,因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党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同样的条件下我们能做到吗?如果不能做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细流无声,泽被苍生。雄浑伟岸的大巴山,正续写着巴人后裔战胜自然的传奇!天河的水,成了共产党人洗涤灵魂的现场!绝壁的山,成了共产党人补充“精神之钙“的生动课堂!

我们有理由相信,“天河精神”会激励我们的斗志,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征途上,本支部党员的党性会得到切实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会得到有效提升,党建工作必将会有力地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为我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0: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