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快乐之虑 |
正文 | 与亲朋好友嘘寒问暖,互相祝福时,少不了要说“生活快乐”之类的话,“快乐”就那么重要吗? 那是当然的!——快乐是人一种美好的感情,是人皆向往的境界。世界正是在它的吸引下,五彩纷呈,充满活力。 平凡的人们为生计劳碌,很羡慕那些拥有巨款的富翁,觉得那些人“什么”都比自己好,要是能得到其中的一点,就幸福得不得了啦。 然而,不难发现,那些富人也有许多苦脑,他们的快乐不见得比普通人多——有些人奋斗之路对了,很快得以脱贫致富,从以前的穷人变成了人皆称道的“有钱人”。有时他回头一想,自己并不因此快乐了许多:从前,穷有穷的快乐,现在,富有富的苦脑。(《富人的烦恼》)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快乐是不分贫富的。 “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吴伯萧:《记一辆纺车》),在困难的日子里,也有快乐。革命战争年代很艰难,但是,谈笑风生的场面却到处可见。古时候的生活水平与现在比较是困难多了,但是你不能说那时的人们没有快乐。现代人条件好,应该快乐多了吧?可是“麽灯”都市人的苦脑恐怕要比古人强,一些发达地区(如新加坡、日本),有的人惧于生活的压力,连小孩都不敢生了。 什么是快乐?怎样才会快乐呢?——快乐是人激励本身去做事的感性激素,只有人去完成一件事情、实现了一个目标,就产生一种喜悦、欣慰的感觉,这是人的生理性能。不断地去实现目标,就能不断地产生快乐。反过来,要不断得到快乐,就必须不断地实现目标。 树立目标,奋力实现,就产生一种快乐的感觉,万一实现不了,当然就是相反的——“苦脑”的感觉。为什么会有“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忧”的说法呢?就是树立了过高的目标,老是实现不了,怎么不忧心忡忡?,树立低一点的目标,知足一点,就能经常实现,当然就“常乐”了。不是说只要满足于现状,什么也不做,也都会是乐滋滋的。 “人贵有志”,时代要求我们要有理想,人们羡慕的、渴望的东西,也就是一种理想、目标。理想的境界当然是美好、吸引人的,否则还去追求它干什么呢。关键的是看它是否适合自己,不然的话,“实现不了”之苦就自然会产生了。另外一面,一旦实现了心中的愿望,当然会兴高采烈。不过,这快乐却总会过去,会渐渐趋于平淡。只有再树立新的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人才会再次得到快乐。“人心不足”就是这个原因。 于是,人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即便人都愿这样,但实际上停止了追求,不再去做事,去实现新的目标,这个人就不会快乐。有无数的人去“买马”(香港一种以“赛马”为依据的搏彩活动),就有人想搏一下,想:等买“中了马”,以后什么也不做了。万一有一个买中了,实现了目标,当时确是欣喜若狂,原也打算从此什么都不做了,“安心过日子罢”!不久就会发现,日子慢慢又变得既无聊又苦闷,就又去找些事情来做了。 曾经问一个小孩:“你说怎样才快乐呢”?他回答得很爽快:“有东西玩,就快乐!”——这是童真的回答,是真实的心愿。他希望“玩东西”,就是想做些事,在“玩”的过程中,他感到快乐。玩的“东西”,却也是要不断更新的,一个玩具玩久了,就不大感兴趣了,要寻找新的目标了,以至家里的玩具堆积得比商店里的还要多。 也许人们对世界富豪的节俭、朴实多有感慨:比尔。盖茨经常以面包充饥,停车不舍得停在收费高一点(12元)的贵宾车位,财产只留300万美元给其子女。——可见富人并不图吃得好一些,停车方便一点。他们呕心沥血创下了亿万财富,“有几世都用不完的钱”,却不为吃,不为用,只会拼,所为何来?说到底,就是为了生活快乐。如果说因他衣食无忧,就叫他休养生息了,那他还有什么目标可实现呢?还有什么快乐可言?他只有不断地去实现一个一个的目标,他的生活才有乐趣,在他得到快乐的过程中,同时也积累了巨大的财产(这也是他的目标之一)。 事无巨细,都是快乐的源泉,做事目标也就不一定要很大。“大小”只因人而异,有的很大的目标,对一些人来说却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利用好目标的远近大小关系,把持做事的可持续性。 体育竞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各种级别的比赛,就是大小不同的目标,每一场比赛过程中的每一动作也是一个目标,我们每完成了一个动作,都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快乐。比如打篮球,每突破了一道防线,每投一个球,都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快乐。同时,这些动作又有更远更大一级的目标(赢球)统领着。人为什么那么喜欢体育运动?不停地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呢?就是因为它不止可以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很多人做很多事情,实现很多的目标,在过程中产生很多的快乐,不是一定要夺得最后的胜利,才是快乐的。 快乐的事情当然还要切合生活,脱离生活的事情,说到底是不实际的,到头来是不可持续的。人是为生活而运动的事物,这是人所有机能的中心。离开了这个谈理想,就是脱离实际。比如说,我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就净想着在花园别墅里如何养猫弄狗;在学校无心向学,只想着如何玩得有趣;毕业后,不想找工作,只找个女朋友来谈惊天动地的爱情。这些就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一味沉迷于它的实现,终究是不可持续的,在生活现实的考验下,很容易倒下。 为此,圣贤经常鼓励人们要刻苦耐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并不是叫人们不要快乐,专找苦吃。而是提醒人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艰难险阻。你吃不得苦,克服不了这些困难,根本是寸步难行,目标怎么实现得了呢?怎么会快乐呢?吃苦耐劳是人实现目标的本领、能耐,有了这些能耐,才更容易实现理想,生活才会更快乐 有些年轻人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他道出了一种想做温室花朵的愿望,然而这种花朵不但出不了门,也远比不上正在点缀江山的树林娇健和自在。 因此,有些富豪也并不把巨大的家产一下子转交给其子孙,有的有志青年也不接受别人“送给”的财富,这可是明智之举,是愿望能拥有快乐的生活。——继承、拥有再大的财产,却没拥有其实现的过程,快乐仍然是无从产生的,这只能是更高的起跑线。它末必是好事,树大招风,“创业难,守业更难”,在越高处实现新的目标可就越难。生活的快乐就因此很少了。工作、创业原有的快乐,已经被其长辈“吸收过”了,只剩下了渣滓——财产。 封建社会的帝王,总想把“王位”和国家交给自己的子孙,企图世代相传。这是一个典型的高起跑线。他的子孙真的为此而快乐吗?没有。在这么高的起跑线上出现的是更多、更惨的悲剧,留给国家和人民的是更大的苦难。——崇祯就哀叹他的女儿长平公主:“汝何故生我家?”(《明史。公主传》);令人神往的大唐也出现“玄武门之变”,兄弟相残;红遍影坛的“乾隆盛世”也会转变成“腐败的满清”。其它朝代就更是不堪入耳了。 生活要快乐,就要找些事来做,实现一些目标。人的活动,大都也就是为追求快乐的行为。但是,为什么总会有些人找不好的事来做,作恶社会?——就在于他性情懒惰,却又不甘寂寞,,随意找个事来干,消遣一下,这恰恰适合做些不可持续的事情。如一些“后生”,整天无可事事,无聊透了,就沉溺于网络游戏,或玩些低级趣味,或聚众赌博,甚至去抢劫、吸毒,这就坏了。他们找到的是没有前途的快乐方法,也就是把自己抛进一个始终笼罩着压抑、苦闷的生活里。 更为人们深恶痛疾的就是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犯罪行为。它本也是人的理想,一样是要追求快乐的。不过它实现个人快乐的同时,做出来的却是“坏事”,损害了许多人的理想,害得人们不快乐,人们是不答应的,会找上来算账的,因此就不能在这个起点上,再实现新的目标了。这就叫“损人利己,不可持续”。 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就得用点功夫,动点脑筋,找个有前途的目标,做些利人利已的事情——快乐终究是属于自己的。可不要为了一时的惰性,找些方便的事情,这就等于送自己进苦海里了。谁管得了呢? 不要说是为了什么宏伟的霸业,为了实现如何远大的志向,做非凡之人,如那些“战争狂人”、“恐怖分子”,不计较什么损人的手段,不怕树立一些恶性的目标。归根结底,这还是出自他“贪小便宜、偷懒”的惰性,任凭私心的爆发,不作可持续性的考虑。回敬给他们的是:“悲惨收场”。其实,再大的强人,对于社会来说,都是渺小的,有如蚁蝼千万、历史的灰尘。“帝王将相”又如何?即便能实现一时的“野心”,快乐又能几时?——片刻就过去了,紧接着的却是面对越陷越深的烂摊子。这样的“重要人物”,历来不是很多又很平凡吗?大多数又是很痛苦的吗?有什么了不起呢?“奸商污吏”,就更不值一提了。 平凡的农夫,“锄禾日当午”的辛劳(李绅:《悯农。其二》),一样留给人们感动的诗篇,留给伟人们激情上进的动力,他们的快乐永葆青春,是真实的、自然的。 同是为了追求快乐的生活,我们不妨做些利人利己又切合生活的事情,有了这样的目标,也就有了高尚的理想。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