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仙姑 |
正文 | 去年中秋节我回家探亲,听说“三仙姑”仍健在,便去探望。到她家时,看见她正在套棉袄,我说:“天气还不怎么凉,您老就开始做棉衣了?”她笑道:“这叫十八大姐行(读hang)借子(尿布)——早准备!”一旁的母亲抱怨似地说:“你三仙姑就是没有正经话!”这就是三仙姑!闰年闰月快百岁的人了,还是那么开朗幽默,这大概就是她的长寿秘诀吧,我想。 三仙姑没有真正的名字,嫁到王家后人们就叫她张王氏。娘家是这儿方圆几十里有名的老中医,虽然那时候女孩子是不能继承祖业习学医道的,但也颇得一些民间偏方,为乡里乡亲们行了不少善事。可能是秘方不可外传,还是出于什么不可告人的原因,她在给人看病时总是带有一点迷信色彩。后来人们看了电影《小二黑结婚》里的三仙姑,就称起她叫“三仙姑”来了。比如,谁家的小孩肚子疼,她就会双手合掌快速地撮撮,放在孩子的肚子上慢慢地揉揉,然后就拿出一个小纱布包放在孩子的肚脐眼上,用热毛巾裹紧,接着就吹三口“仙气”,盘腿打坐,双手合十,便念起咒语来。其实那纱布包里装的是白胡椒粉,白胡椒粉属热性,有祛寒止痛之功效,小孩肚子疼多数是贪食受凉,白胡椒粉置于生命之根处,再有热毛巾敷之,往往很快就回见效好起来的。还有,如果有谁牙疼,她也会拿出一个小纱布包放在你的嘴里,叫你用疼痛的牙使劲地咬着,这时,她会在地上划个十字花,让你用右脚踩着,还得闭着眼朝着太阳的方向数数,一直数到一百。其实纱布包里装得是冰片,祛火止痛的。再比如,谁家的婴儿有夜啼的毛病,她就会在天黑时叫婴儿的母亲把灯点着,抱着婴儿对着灯静静地闭着眼坐好,这时她盘腿打坐,嘴里念念有词:“天黄黄,地黄黄,俺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然后叫人拿来纸笔砚瓦,把她念的咒语誊好九份连夜贴在行人多的地方,并千叮咛万嘱咐,一不要放下婴儿,二要长夜点着灯让婴儿睡觉。其实,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婴儿白天睡觉,夜晚哭闹,这是我们通常说的阴阳颠倒了。抱在怀里婴儿有安全感,点着灯婴儿有白天感,所以慢慢就会纠正过来的。又如,刘家小孩吓着了,靡靡不振,她就会让大人把灯点着,抱着小孩面向铺床的山墙坐着,她用一只洗净的碗在水缸里舀半碗水,小孩几岁了就在碗里放几根没有使用过的针,然后叫大人喝一口水含在嘴里,闭着眼坐着不要动弹。这时,她就会左手那起小孩的左脚鞋,右手拿起小孩母亲的右脚鞋,一边轻轻地拍打着山墙一边口中念道:“南瞻部洲,江苏徐州府管下邳地,山后刘家良弼有子乳名唤作二蛋,身有疾患,失魂落魄,问方看医,久治不愈,今祈求玉皇大帝降旨,王母娘娘勒令,山神河神路神门神灶君隔山照之。保佑保佑。农历戊子年戊午月丙子日丁寅时敬禀。”然后让人记在火纸上拿到大门外岔路口烧了便好。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心里暗示而已。诸如此类,就不一一道来了。 由此想起小时侯祖母讲的一段笑话来。说,有一天,邻居“洋鸟”(就是本庄上的“小日本”从上海带来的那个洋媳妇)看到三仙姑给乡邻看病吃香的喝辣的,也想学着三仙姑给人看病,就跑到庄东头的大槐树下等着。这天,还真的等到了外庄的一个来请三仙姑看病的人,“洋鸟”就自称是三仙姑,骑上来人的小毛驴跟着就去了。一到来人的家门口,她就唱上了:“无怨您家有病人,不该碌毒顶着猪圈门!”这病人家属一听,呵,还真有两下子,一眼就看出毛病来了。赶快把碌毒移开了。来到病人床前坐下,趁着人家不注意,掀开床底下的小缸一看是半缸红枣,又唱开了:“无怨您家主不好,不该床底搁红枣!”主家一听,心想这可神了!好,就把半缸红枣送给她了,“洋鸟”喜极了。抬头看见门后挂着半条牛腿,赶快又唱:“无怨您家好招鬼,不该门后挂牛腿!”谁知这回主家却小声地说:“那不是牛腿,是琵琶。”噢,这回没看清!这时主家的儿媳妇正在锅屋烧开水,那时用的都是地锅子,烧的是柴草,由于阴天不着火,主家儿媳妇下腰低头在吹火,“洋鸟”一见又唱道:“无怨您家好有病,不该烧锅撅着腚!”儿媳妇一听,就瞪了“洋鸟”一眼。“洋鸟”马上唱道:“无怨您家好招鬼,不该烧锅撅着嘴!”儿媳妇一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就顺手拣了几个干柿子叶放在锅里煮起来。烧开后就盛了一大碗,又放了白糖,恭恭敬敬地端给了“洋鸟”,“洋鸟”哪知其中有“鬼”,再加上天气闷热,接过来就喝干了。儿媳妇又给添了一碗,然后到茅厕旁边把那个大马蜂窝捣了一下,就锁上大门门子(串门)去了。不大一会,“洋鸟”就开始闹肚子,急急忙忙钻进茅厕,哪知这大马蜂可不饶人,疯狂地乱蛰起来,把个“洋鸟”吓得一屁股拍在茅坑里,直喊救命!其实在当地众所周知,这柿子叶可是有名的泻药呀,这洋鸟是外地人哪里晓得?嘿嘿! 这个中秋节我还要去看看三仙姑的。回来再给你将她的故事。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