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倾听历史的声音 |
正文 | 倾听历史的声音 岁月荏苒,物转星移,就连不可更改的历史,都模糊不清。但是,从那传承千年的诗词歌赋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历史的踪影,因为它们便是历史的声音。 ——文﹨姗姗过客 又是秋天了,窗外的落叶纷飞,模糊想起,有一位女词人也是在瑟瑟秋天,写下一段人比黄花瘦,随水而逝。不知为何,越来越爱翻看古典诗词,仿佛那一首诗,半阙词中所流露的就是历史的声音。 耳边总是能响起千年前李梦阳慷慨激昂的陈词:“文必汉武,诗必盛唐!”果然,真实的文字带着真实的情感便是真实的历史之声。 品读古文诗词,它们已在千年的岁月之中凝重得只剩真情,它们是历史的声音。 品读历史的月,清清郎朗一轮圆月化为卷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飘逸且潇洒的苏子举杯望月,眼神中露出惆怅,那一刻的豪迈与忧愁曾让翻读诗词的我潸然落泪,他思念自己的弟弟,想念自己的亲人,怎能不惆怅?杜甫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乡愁亦是历史与现实的沟通。李白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望月感慨:古往今来,月下的晶莹霜露到底染湿过多少游子思乡的梦?瑟瑟凉意,谁能说卷中月色不是历史的声音呢? 月色诗是愁,几千烦恼丝,都在时间的洗涤下越发银白,声音越发柔软;而那金戈铁马,号声连天的战争词文经过几千年仍仿佛在壮烈声中飘渺着一丝思乡的离别忧愁离。它们都在传递历史,都是历史最为骄傲的儿女。 范仲淹的一首《渔家傲》,动了多少人感动的心弦。“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奔赴战场的将士在遥远的边关看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斟一杯思乡的酒,家乡二字已是深入骨髓,刻在心上。想起他们那同样也是望眼欲穿的新婚妻子和他们那高堂父母,更是唉声叹气,七尺男儿竟是抹了一把浊泪。夫妻相别,一别永诀,或许再也做不到曾经“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许诺,依旧记得她“执手相看泪眼”喃道“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联想到养育自己长大的高堂父母只由她一人照管,或许临死也再见不着……战争的残酷透过血铸的文字化为声音在历史的时空中清楚释放,冲锋声、啼哭声、泣血声……种种混杂,不忍听闻。 唐诗宋词,与之并列的还有文化兴盛所带来的元曲,它们三个的故事中,演绎了太多人的起落悲欢,是历史最真实的声音。 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思》醉了多少人的梦,又碎了多少人的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尽管只是白描,却诗意醉人,如泣如诉,将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海角的思乡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透过文字如声音般流露历史的哀愁。 就这样翻看着,听着古时最无邪的相思“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默读着古时最浪漫的情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就这样,走进历史,走进幽深的长巷,叩开朱色的大门,斑驳的铜环分明还有遗留的温度,历史的声音还在耳边回荡。 文字是历史的眼,亦是它的心声。而那流传千载的唐诗、宋词、元曲、乐府诗更是情感的沉淀,可以传递历史,是历史的声音。我展开泛黄的纸页,看着上面苍劲的字迹,去用一颗平和的心认真倾听历史的声音。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