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繁华褪去,一抔黄土掩风流----西夏王陵游记
正文

来宁夏,自然是冲着这里的历史而来,更确切的说西夏的历史而来,这个据说是丝绸之路上神秘消失的王国,而消失的那么彻底而让人想从现在向历史张望,曾经这里繁华几层?又如何在音乐的最高潮时却戛然而止,留下了散落在西夏大地上几个零落的音符?或许今天的学者已对那段历史拼凑出一点点原型,如同博物馆展出的、经过修补的瓷器,但对于今天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游者来说,感官上的、视觉上的冲击也许更现实些、更真实些。

西夏国,曾经的兴庆府,今天的银川,在我未踏上这片土地之前,我一直认为是山区与沙漠的结合体,然走下机舱,却发现立刻修正这个印象,至少一眼望去,山还是在很遥远的地方,即使从老城区(原来的兴庆府)去贺兰山也需要大约40-50分钟的车程,山脚下现在被保护起来并开发的是三号王陵,据说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之墓,这里一眼望去,却是荒草艾艾,一抔黄土掩风流的真实写照了。

一直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也许更多的是从其历史比较而言,现在的王陵早已非其原始的轮廓,剩下的突兀的黄土堆只是陵墓无法被烧毁的部分了,当年成吉思汗屯兵在此,久攻不下西夏城,很容易想像他会下令对西夏的帝王将相陵寝做些什么了,烧!同中国古代很多帝王一样,于是乎,陵寝可烧的东西全部烧光,宫殿捣毁,剩下的这一抔黄土守望着曾经的过往,以至于在上世纪70年代才发现,原来是个皇陵,经考证,这就是史书零星记述的西夏遗迹。对于这些“零星”,我们是可以理解的,自己的国都与文化被荡平,人家自然不会对你大写特写,对于宋,自然也不会把曾经的附属国后来独立出去的国家拿出来说事,何况在宋看来,西夏本来化外之地、蛮夷之邦。至于金吗,游牧民族,文化的事相对少些,不记述或少记述是可以理解的。何况是个战败国,也没有大书特书的理由,尤其在成王败寇的历史文化下。

经介绍,在贺兰山的大大小小的王陵,基本都被盗掘一空,剩下的这些黄土堆真的算是徒有其形了,当我们走过历史,尤其那些拓跋氏后裔站在这里凭吊先祖的时候,此情此景,又作何感怀呢?这个曾经在于宋、金三足鼎立的王国,如今境况却也这般,其实那两个“国”情况也不算良好。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随着王朝的没落,西夏的文化也基本当然无存,包括独立的西夏文字。西夏李元昊创国的时候,为更好的发展本民族,创立文字、兴建学校等,其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在进行会意,如今看起来字形相对复杂,然意思却相对容易懂。然没有强大载体的文字与文明,最终还是消失了,有人说,文字没有流传下来是因其复杂,我观未必,汉字也不简单,至今依然在使用。

幸好,还有这一抔黄土,让人追忆那个年代,牵带出一点点关于历史的零星碎片,散落在贺兰山下,曾经的王侯将相,曾经的功名利禄与今何以益?后人称颂还是唾之?千秋功过任评说!倒是当时风流倜傥、随心所欲的李元昊等享尽了人生乐趣。为名而名?为权而权?为利而利?恐怕不尽然,都说帝王荒淫无度,穷奢极欲,若他日你为帝,又会如何?

10月2日写于银川瀛海花园酒店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