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回老家给父亲擀碗“片片面” |
正文 | 母亲离开我快三年了,丢下年迈的父亲一个人在家。父亲在 农村呆惯了,说过好多次,他都不愿来城里。我姊妹几个只能偶 尔回家看看他老人家,也顺便让他歇息歇息,让他少些寂寞。我 也喜欢给他擀碗家乡人最爱吃的“片片面”,让他也高兴高兴。 父亲今年七十有五,身体还算好,没大的毛病。这三年来, 父亲慢慢接受了一个人的生活,也慢慢地适应了 一个人的孤单。 对于母亲的突然离世,他心里肯定难以接受,五十几年的共同生 活,父亲早就习惯了吃母亲做的饭;母亲的离世,他内心的伤 痛能想象得到。父亲开始自己做饭了。 一个人生活的艰难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熬稀饭吧,一个人一 次根本吃不完,倒了挺可惜的,父亲也不是有那种习惯的人,所 以很少熬稀饭。中午他喜欢自己擀面吃,不过,有时心烦或者身 体不适时也就懒得擀面了。而他很少吃米饭,还是跟咱老陕人的 习惯有关吧。父亲看了一辈子的病,时常有邻居或者村里的人来 主动给他帮忙,有要给他擀面的,他总是不愿意麻烦人家,都一 一婉言谢绝了。我深知他就那样耿直的人。父亲很能理解儿女, 他总是让我姊妹几个安心在外面好好工作,不要担心他,他自 己会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多回家看看父亲 ,帮父亲多做些活。我知道父亲最爱吃“片片面”,我当地叫 “煮的”或者“方方面”,吃起来很筋到,那口味那个美呀,真 用语言难以形容。父亲就喜欢吃这种面。 今天,我难得回家一趟。父亲见了自己的儿子还真高兴, 也显得精神多了,自然少不了问这问那,父亲那种一个人的孤 独感也似乎真的没有了。 以前,父亲总是吃母亲做好的饭。如今就连我回家,也感 到了母亲的伟大;没有了母亲,回到家就少了温暖,就少了母 亲问长问短,少了母亲那亲切的话语。尤其父亲外出时,我就 被锁在门外;母亲在时,总是早早在家里等着自己的儿女。父 亲太累了,他一个人生活的滋味我算是越来越领悟了。自己有 了孩子,才能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给父亲做 做饭也就更加必要了,我也很想吃手工擀的面,毕竟比都市好 多了,最起码是自家地里产的,是不掺假的。 擀面的时候,父亲还是有些不放心,也许是他怕我找不到地 方吧。他拖着他那不太方便的身子揭开面缸,给我把面粉戳出来 ,我想自己戳出来,可他还是不让。几乎每次都是这样,我能理 解他。接下来,我和面,擀面,他都会站在我旁边,给我说起村 里发生的事情,拉拉家常,偶尔也提起我的母亲,我听着他说话 ,也不忘安慰他老人家一番。说话当中,擀面是不会停下来的, 他也拿出事先从菜地里摘的菜,我看见肯定不会让他干的,他也 就不再坚持了。父亲跟我说着话,不知不觉,时间过得也很快, 他脸上的笑容也多起来了,他显然高兴了许多,心中的事情也愿 意给自己的儿子说出来,这时候,儿子显然就是他最亲的人。做 饭对我来说,在都市的这些年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也熟练了 ,所以用不了多长时间,“片片面”就做好了。 过去,我当地人总是用“片片面”招待来家里的客人,算是 最高待承了。那时还是穷呀,不过,时代虽然在变迁,当地人喜 欢吃“片片面”的习俗却不会变。父亲还是喜欢,他觉得酒席上 的饭菜远远不如吃“片片面”实在,也吃不好。我今天能和父亲 一起吃“片片面”,他自然很高兴,也很和他的心愿。 给父亲擀碗面也是我最乐意的,他现在只吃一碗面,毕竟上 了年纪。我回家能做的也就是这些,再就是跟他多说些话。一年 到头回家的次数毕竟有限,也没办法啊!就想着在家里多多陪陪 他老人家,那机会毕竟很少,时间上也不因许。做做饭也算是对 父亲的一种小小的弥补吧。 晚上回到城里的家中,心里还在想着给父亲擀的那碗“片片 面”,觉得还是愧对父亲,也想着此时父亲一个人在家的情景。 心里总是难以平静,就想着下次回家再给父亲擀碗“片片面”。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