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应酬 |
正文 | 下班的时间改成了五点半。虽只提前了半小时,同事们却是雀跃不已。几人聚在一起,计划下班后去看看秋款。这是我们下班后永远不变的主题,一是看看是否有满意的换季女装,再就是据说逛街还能减肥锻炼身体。中午的时候女友打来电话,说是有个饭局,问我是否赏脸?我问是些什么人? 答曰:很好的朋友。曾经给我介绍过几笔业务。(女友从事文艺工作,交际能力极广)。我不是喜欢应酬的人,正准备推脱,女友又说了:算是帮我一忙吧,老一个人在家做么子?接着说了地点,未等得及我回话,挂了。看来不去还不行。 于是换下工作服,着自己的衣服,素面朝天的。到商场门口拦一的士,直奔目的地。下车后并未急着上去。而是去到洗手间,从包里掏出坨药棉,然后用创口贴贴在手上,假装成刚输液了的样子,以躲避饭局有人死命劝酒。这招是一女同学教我的,而且屡试不败。我也确实需要这招,因为我是从不喝酒的,且我也讨厌别人让我喝酒。这也是我不愿应酬的原因吧。 入得餐厅。女友一干人已就坐闲聊。看了看,除了女友及另一女的,其他三位皆是男士,均四十几年龄吧。见我站在门口,齐齐的站起,点头招呼。女友忙为我一一介绍,女的许姐也是文艺工作者,男的三人都在政府部门任职,于是彼此寒暄一番。然后落座。 等菜的空闲。我细细的打量了几位。女友今天一改往日登台的浓妆艳抹,轻施粉黛,着白色蕾丝韩版裙,很是有些古装剧里衣袂飘飘的感觉。她今天的清新让我想起一句话:浓妆淡抹总相宜。 再看同坐的另一女子,年近四十左右吧,着粉色连衣秋裙,短发微烫,脸上浓妆重彩,很厚的眼粉,鲜红的嘴唇。说话的声音很嗲,肢体语言较夸张,手一扬一扬的,指甲也是鲜红。不知怎的我看她这幅装扮就想起旧上海妓院的老鸨,老鸨着此打扮多少有些职业和时代的无奈,此女如此打扮应该不具备这两个原因了。然后就想起张爱玲的《半身缘》里的第二女主角,也是整天的浓妆重彩,据她说自己一日不化妆,并很怕见人,只有在厚厚的粉底的掩饰下,她才能侃侃而谈,此女不知是否也如此?而我却是个喜欢轻装上阵的女人,随性是我一贯的作风。 再看看几位男士,虽已四十有几,均是衣着得体,风度翩翩。几人虽是政府部门任职,聊的并非现在的热门话题钓鱼岛争端,而是关于音乐的。其中一周姓男人大概是个昆曲迷,说到兴起时还来两句。我虽不太懂昆曲,但感觉他唱的还字正腔圆。这也让我有些意外,意外他的职业、年龄,意外他对昆曲的痴迷。另两位男士对民俗音乐较内行,说起几首经典之曲也是头头是道的。 此时菜已上桌。女友首先声明今天女的都不喝酒,因待会还要唱歌。几男的倒也配合,兀自斟满自己的杯子,说了些客气话,各自吃起来。众人此举虽让我觉得意外,却也正合我意。 席间,浓妆女子许姐首先向周姓男子敬酒,并说明代表桌上的我们,女友与我同声赞同。此人好像在公安系统任职,从他们的闲聊中得知此人是某队长。许姐依然是嗲声嗲气,场面话是一套一套,说得周姓男子心花怒放。两人碰杯,相互欢喜。然后是其他两位,一叶姓男子,据说在财政任职,另一刘姓男子,也在公安系统,许姐一一敬完,客套话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席间气氛一时很是欢快。女友时不时的插两句,兴许我在场,她的言行相较许姐低调了许多。吃菜的时候女友小声告诉我,这几人为他们的文艺班子很招徕些业务,此顿饭算是谢宴吧。 几人边吃边谈。女友和我多是沉默。许姐倒是能说能喝,谈的也多是音乐。这也让我对她刮目相看,想她虽喜浓妆,音乐天分和交际应酬定是不一般的了,此等玲珑,我只怕一辈子难及其一二,怪不得几男子也是对她不吝赞美之词。 饭毕。女友和许姐约了人唱歌,周姓男子几人大概也要上班,于是又说些分别语。兴许酒精的缘故,几人的临别之语多了些许暧昧。许姐的溢美之词一如之前,只是或许饮酒的缘故,脸上红通通的,浓妆粉彩被微汗浸湿,感觉想要掉下来。粉饰到底是难掩岁月的痕迹。然后,各自上车,赶往各自的目的地。 我步行回商场。天空此时下起了小雨,偶有凉风吹拂,很是舒服。想起席间几人的相互奉承,明知虚伪,却是让各自受用。是现在的社会需要如此?还是我们的内心需要如此? 哪位名人曾经说过:人之所以慷慨,是因为他拥有的比挥霍的多。我们把慷慨视作善举,是因为大多数人乐观这一点。如此,人们才能在此种慷慨中,各得其所。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