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杀戒》:结局的末端,看见另一个永远 |
正文 | @电影-杀戒 观影结束,有喜有悲,喜的是看到了真正的“金马影帝”式的表演,@刘烨 对于这种题材的发挥,神形兼备,肢体表演上乘,台词功力上乘,内心跟眼神亦上乘,能未及而立之年金马金鸡加身,刘烨不缺角色类型的塑造,也不缺演技的证明,这一切他都早些年收入囊中硕果累累;悲的是剪辑凌乱,线性的故事进展,被剪刀手操盘的略带矫情,有闪回固然增加电影的厚重与渲染力,但过于繁琐就显得毫无意义,收尾亮点。电影的音乐太平庸太苍白,尤其在前半段几乎很平静,观影途中有索然无味的感受,这一点算小硬伤,绝对是制作团队的问题,设想如果有几曲音乐在剧情中矛盾激化的时候出现,那能把电影推向另外一个高度,能给观众更多的心灵慰藉或者对电影本身的情节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 三毛说:用一秒钟转身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看完电影《杀戒》,在电影即将结局的时刻,我想起了这段话。说的真好,合乎情理的不顾一切。小城诗人肖立昆高大阳光,英俊诗意,热情自尊,对生活对爱情有追求美好的意念,但“出身”这一无法改变的事实,将这一切他身上的符号都变成了缺点乃至弱点,游离于生活之外是万万可行的,一旦介入生活,这些符号由于有异样的“参照物”出现,变得那么摇摇欲坠,自相矛盾。他越发自卑,越发有心理阴影,越发敏感,这都让他的性格更加复杂,还有那苦逼的遭遇跟自身性格遥相呼应,结合的天衣无缝。明知道天要下雨就该带把伞,明知道不会有结果就请别开始!爱情发生在钢琴家与屠夫身上,婚姻也发生在钢琴家与屠夫身上,只不过前者是种意识形态,理论值上觉得合乎常理;后者有格物致知的真谛,践行了理论往往产生于浪漫主义,而真谛往往产生于现实主义。瞬间想起了《不再让你孤单》中的方振东,同样的真善美男子,结局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方振东都会拥有甜蜜的爱情的,取决于不同结局的媒介就是“情”必须是两两相悦的。要不然绿帽子是戴不完且挥之不去的,即使一个肖立坤走了,放爱一条生路了,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肖立坤站起来,要么大开杀戒,要么默默转身离去。转身离去就会看见另一个新天新地,先前的已不复存在,结局的末端,会看见另一个永远。不是沧海桑田就是天荒地老。 生活,匀速的是爱,不匀速则变成一种伤害。个人认为这个题材绝对牛逼,小说原本很成功,看完电影,我对剧本更有兴趣,很多亮点,现在看好多电影,看到开头或者中段就已经能猜出大致的结局,不过本片我完全没有想到会以那样的方式收尾,导演把梦境与现实结合起来,有女性自己细腻封闭的想法,让剧情在虚实中穿插,更能反映出“爱情”与“婚姻”的伤痕对人的摧残。设想假若是个男性导演,他肯定会直接于杀戮,让更加悲观的结局去震撼乃至俘虏观众的心情,给观众以儆效尤的警示。出电影院后,清晰的记得片尾大雨那场戏,黑衣裹身的肖立坤,被雨水湿身泪水湿眼,那些回忆在模糊的视线里越来越不经意的淡化出脑海,就这样弥散在陌生的风雨里,从此天各一方,两两相忘。佛不救人人自救,只有完成自身的救赎,方可获新生。 看完片子后,完全能感受到一个团队对于一部电影拿捏的重要性,杀戒到今天,不管谁是导演,不管票房多少,这个版本已经流于大众,或反响平平或大有吐槽或赞其优秀,看电影的途中,总觉得这部电影能做的更好更成功,票房能更高,口碑能更好,只是缺少一个品质坚固的团队,这一切就要随风飘散了,观众看到没看到这部作品,就像看见看不见单行道上的花,看见了便是看见,错过了也便是错过,一切无所谓都是会给片方乃至演员不积极的影响,当然矛盾不是单方面的,失败是一次次积攒出来的,光影的世界,纯洁的永远是观众,脏了的肯定是这个圈内,不管你们争的你死我活昏天暗地,受伤害的永远是我们观众。拿什么拯救你,《杀戒》凌乱的剪辑与万恶的后期制作?拿什么拯救你,《杀戒》的制片?拿什么拯救你,《杀戒》的导演署名之争?拿什么拯救你,《杀戒》的发行方疲软? 张爱玲也说过,每个人都有非走不可的弯路,即使知道结果。肖立坤走了一段弯路,在人生上一个感情的结尾,放下了屠刀,放爱一条生路。那么下次谁给他一次安静的认真的努力的唐吉坷德式的恋爱呢?给他一生对弈相互守候的婚姻呢? 有人追求幸福,所以努力;有人拥有幸福,所以放弃。肖立坤已果断转身离去,李佩如你在哪里?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