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缥渺民国梦
正文

“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当失去的时候才知道可贵”,这句话蕴藏着屡试不爽的正确性。如果说《江南STYLE》和龚琳娜的《忐忑》、《金箍棒》是神曲的话,那么这句话无疑也是雷打不动的神语了。

前几日香港凤凰台播了一期回味民国风的节目,有着浓浓的、完美的怀旧气息。这一期节目里从旗袍的东方韵、长衫(孔乙已的最爱)的幽雅说起,说到北大蔡元培、胡适等文人发展新文化,又说到何香凝与陈璧君(后来的汪精卫老婆)营救廖仲恺策略的冲突,又谈到新中国时期梁溟漱与毛泽东理论“要维护农民利益”誓不认错,最后以民国教科书如何好结局。节目对民国初期的美好就差全呼万岁、“乌拉”了,几乎让人忍不住狂呼,“请把我埋在民国里”。

回味过去(如果编辑有选择性的话)当然总是那么有味,甚至是很有味道、余味无穷。这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失去的就是那么好,值得去歌颂和留恋。是不是要重复朗读下神语,检验其正确性。

其实,一个新朝代的初期确实是不错的。民国初肇时期千疮百孔,但人民的精、气、神都充满希望和活力,在领袖的带领下放眼世界先进,努力建设一个崭新的国家,一切都在往好处转化。但是历史是不会有假设的。中后期的民国其实不那么好,甚至那么无奈,“历史不堪细读”。好呆后面有一个从“旧中国”躯壳里横空出世的毛泽东,居然历尽千辛万苦、艰难抉择,打造了一个“站起来了”的新中国(当下是以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的中国),“旧中国”残存到了台湾(民主政体也似演戏,今天民进党首苏贞昌在“钓鱼岛”争端复演时竟谄日,国民党表态不与中共联手抗日),历史到了今天就是这个模样。

建设国家不容易,民族发展非儿戏。我不知道凤凰台的这期民国风节目有什么初衷(据说经常播放民国时期的纪录片),但是光有苍白的回味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回味不能带来新的革新,只是想否定现在以希望复旧,不能给大家予新的希望,不能惠及社会和民众,那么这种无意义的呢喃,不如让它逝去吧!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