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名家何其多(《闲庭信笔》二十九) |
正文 | 在一般人心目中,一旦被称为什么“家”,就是比较厉害了。比如科学家吧,他的专业水平、科研成果和知名度,当然应当比别人高一截子,不然怎么叫“家”呢! 可是,如今被称作“家”的也太多了。写了几首诗称为诗人,发表了几篇小说称为作家,作了几首歌曲称为作曲家,还有数不清的书法家、画家、雕刻家、歌唱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等等。有时,一个小小的地市,被称为“家”的竟如满天星斗,让人眼花缭乱。 奇怪的是,还有一些人,别人不吹自己吹,说自己是小有名气的作家,颇有影响的诗人,名记者、名演员等。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真正的“家”,是应该受到社会尊敬的。可是“家”太多了,其价值显然就会下降,“家”越多就越不值钱。各种互相奉送的“家”,自吹的“家”,不但提高不了自己的价值,反而贬损了“家”这个过去人们一直非常尊重的字眼。 这种名“家”泛滥的情况,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一是名不副实。两篇习作,几首歌曲,几次演唱,大不了算个文艺工作者或爱好者,怎么能自吹为“家”呢?二是助长了骄傲自满之风。自己头上一旦冠以“家”,即飘飘然起来,以为自己真的成了名“家”,孤芳自赏,不求进取;三是引起相互之间的矛盾。一人自称,其他仿效,老实人不愿图此虚名,就不免牢骚满腹;四是败坏了行业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滋长了吹捧、自吹的庸俗作风。 看来,对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家”,应该有一个大体的划分。比如什么样的水平,什么样的成绩,哪一级承认,方可称之为“家”。在这方面,各新闻单位和报刊编辑部负有重要责任。处理恰当了,可以正确引导舆论,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气氛;处理不当,则对名“家”泛滥的情况,会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至于那些动辄在自己头上冠以某某“家”的同志,奉劝你们还是谦虚一点好。学一学鲁迅先生,老老实实地做点学问,搞点实际工作,不要醉心于空头文学家或其他什么“家”了,以免欺哄别人,也遗误了自己。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