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难解的情愫 |
正文 | 在初晓的晨光里,趁着安静,趁着朦胧,我独自细嗅,腊梅花开的清香。此情此景,似曾旧年,只不过,一年的光阴流转,即便物是,人也非。转身,离去。一时间,太多过往,懒回顾。只罢,了作烟云。可心却不能够释然,所以,终究还是有太多的情愫难解,萦绕在心头。 一个人,一片孤寂,一条晕暗霓虹灯映衬下的小路,熟悉又陌生。黎明,晨风徐徐在吹,未觉惬意,只是真的有点冷。游走,漫无目的,在这条走了又走的柏油路。冷清的鸟鸣,凝重的草木,凌乱的心情,感觉好累、好疲倦。 心,不由使唤的胡思乱想,理想、奋斗、现实、亲情、友情、爱情……各种人生的大课题在我脑海中不停地跳转。我无力回避,也不能回避,所以,我强求自己去梳理和思考这段生命里的得与失,哪怕这样的强求会让自己承受痛苦,但那也只是暂时,我不能让这些难解的情愫,成为我今后人生的羁绊。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纷纷扰扰的生活,琐琐碎碎的事,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一切都在变,循规蹈矩的变,波澜未惊。这也许该是大学生活的基调,虽与我们的追求相去甚远,但现实中,太多人无所挣扎的被妥协,因为怕孤单。可我的节奏,似乎在某某处,乱了章法。我在想,该是我有意识的选择,选择脱离了生活既定的轨迹,选择去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而我理想主义的idea,与现实生活显得格格不入,我的坚持不被理解,我的固执被人嘲笑,我的不放弃,使我被孤单。面对着如此压力,我有点慌张,有点不知所措。 继续,真的好难,有段过程会很孤单很痛苦,且不知道结局是喜是悲;妥协,也未必将好,恪守中庸之道与世俗为伍,可我自性情中人,想要同流也难。我不敢轻易地做出选择,因为怕会是一个错误,怕坚持了很久,连后悔的机会都不再有。但生活还是应该笑着过,即便是内心承受再多,我都会微笑面对。或许,适合自己的选择,并不在备选答案之中,还需要我再去探索。 这学期,我做了较多的实践,有推销生活用品、饮水机和U盘,也有经营小卖部、做校园代理,还有就是加入了文学社,在这些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的成长。或许,很多的记忆都将在未来的某段日子里渐渐被遗忘,然而,发生在文学社的故事种种,将成为我大学阶段一道不可磨灭的青春印痕,因为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人,也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爱情。 加入文学社,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了班上某位同学的影响,当时她在参与文学社的招新工作,我受她鼓动,就欣然加入了。在我眼中,文学社当时的处境百废待兴,而我也想就此有一番作为,所以自一开始,我就积极参与文学社的每次活动,而且还给社长提过很多关于文学社发展的建议。作为一个领导者,他能够采纳我这许多意见,我发自内心的敬佩他,也愿与他结为挚友。发生在文学社的故事有很多,组织迎新晚会、招新各部门干事、与文学社创始人座谈交流、我社成员日租房厨艺大比拼、开展文学讲座、光棍节聚餐、组织征文比赛、筹办杂志《子衿集》等,一次次都并不那么的容易,却是一次次都很具有意义、很值得留念。 对于文学社的感情,是我又一难解的情愫,因为我全身心的投入,未能兼顾到学习,结果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得与失之间,我感到些许的失落和不甘。其实文学社的很多事情完全可以协调着来做,虽然这学期协调起来的确是很困难,但好在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好的基础,下学期的工作将会比较容易开展。 至于她,第一次见她是在2011年11月10日的晚上,那晚我们在组织审稿,她也参与了。当时的她比较安静,对文学社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当时的我渴望拥有一份爱情,便开始留意了她。11月19日凌晨四点醒来,有灵感,第一次为她写诗。下午一起去的“重师”参加“重庆市大文联”的交流会,回来的路上较为委婉的向她表白了,当时的对话有太多的含含糊糊,大致结局:未果。可还是第一次请她吃饭了,并一起在操场边上坐了好久,也讲了好多话。此后,曾一起在操场走过N多圈,有波折,亦有起伏。自12月13日起,我每晚都会送她一个苹果,每次我都不会讲太多的话,甚至于,只一句简单的问候,即可。截止到12月24日,我送够她5+7个苹果(还有送她一盒心形巧克力),这种表示有很多寓意,我都一一对她讲过。那晚,我又一次请她吃饭了,吃的干锅,有征求过她的意见。那晚,我们还是在操场上走了很多圈,曾多少次我想要牵她的手,但都没有足够的勇气。最后,我还是牵了她的手,感觉很黏糊(后来她说:“那晚,你的手很冰凉!”)。回去后,她发短信说:“手已经交给你了,所以,希望你会握紧,会承担我的依赖,会包容我的小脾气,会一路走下去。”当时的我很兴奋的回复了她的短信说:“我相信,我会的。”从那一天起,我们便正式在一起了,而第一次吻她,是在2012年1月1日到来的那一刻,那个时候,我们有4+3个人K歌刚散不久。后来发生的事,应该和很多恋人们相似。 对于她的感情,是我心中最为难解的情愫,因为通过这段时间的细心相处,我发现无论是在自身性格、感情经历、生活态度、消费习惯、家庭氛围这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来看,我们两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如此差异大的两个人能够走到一起,总该有它合理的解释。这几天我有一直在回想、在思考,回想认识她之后的滴滴点点,思考懵懵懂懂走到一起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最初的我们对于彼此都缺乏了解,只是看到了对方身上某一个吸引自己的闪光点,就萌生好感,而一旦产生了好感,年轻的心就容易迷乱,所以,短短的时间里,我们相爱了。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们无力独自面对繁杂的现实生活,无法轻易排解心中的空虚和寂寞,于是,在越长大越觉得孤单的日子里,彼此为了给心灵找寻一个寄托,我们在一起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显得荒诞和可笑,可我的理解就是这样。 其实,我也有想过梦中的那个她:是一个外在有着中国古典美的气质,会认真的对待生活,不会表现的很叛逆,内心能够懂我、理解我,甘愿与我同甘共苦,一起奋斗的姑娘。这样的一个女孩,也许终了此生,也难求,可这,毕竟是我的理想。现实中,我只奢望能逢着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女孩,从此爱她、珍惜她、呵护她,给她温暖、幸福和依靠,相伴她一直走到终老。相似的承诺,我曾给过她,而当我有了这个发现的时候,这个承诺于她或许已经是一个谎言。我不想要伤害到她,但可能这种伤害已在所难免。好几次我都在想:“若是哪天,她也有了与我相似的发现,而后对我提出了分手,或许这样的结局会是我所期望的。”可我也怕,怕越到最后,对她的伤害会越大。虽然她不是我第一次爱过的女孩,但却是我第一次全心全意爱过的恋人。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的不愉快,只是我们之间太多不同,我也不想太多迁就和改变,因为那样太累,所以我想要回到一个人的生活,可以随性,可以很洒脱,但怕她会伤心,会难过,会从此记恨我。而这,却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路,永远没有尽头,当你还想走下去的时候。心若止步,便是路的尽头。可太多人、太多事,因为在乎,所以放不下,因为放不下,所以甘愿拿痛苦作茧来自缚。在旁人眼中,或许不会认为这样的人很愚笨,而会认为这样的人太无聊、太可笑,可谁看谁又不是这样呢?我们的生活太狭窄,狭窄到看别人的时候总难以看到自己。 寒冷,弥漫在空气里,通透全身。冻了许久,也想了许久,可一些难解的情愫还是未解。看到陆续有人拖着行李箱远去,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背影。想想明天就能够踏上回家的列车,心中又不免多了几分暖意。有些事情,想,并不代表是需要一个答案,可能只是为了给心一个安慰,给不可预知的未来一个早早铺就好的借口罢了。 腊梅花香依旧,旅人即将归来。 2012年1月13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