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浙西天滩避暑日记 |
正文 | ![]() 浙西大龙湾(天滩)避暑日记 8月3日 星期三(晴) 搭熟人的车一个人来到浙西天滩景区已是11:30,在门楼食街用餐,只在那吊脚楼上一坐,就已经感觉不到酷暑的淫威了,飒飒的凉风从峡谷里穿过,从绿树的浓荫里渗出,从溪水的瀑布里溅出……,四面包围过来,族拥过来,沁入人的每一个细胞,让身体没有一点重量,有飞起来——飞起来的感觉。这天临安城里的气温是37度,而在那里不会超过30度吧?这个夏天,第一次消魂的感觉在天滩找到。 这一次出门,没有带太阳帽,也没带遮样伞,因为知道在这里烈日的毒唇吻不到的肌肤。从门楼到景区几乎所有的游步道都在绿树的浓荫中延伸,一路沐浴着清凉。据景区简介说,门楼与景区最高处的落差只100米,怪不得景中人和人中景都显的那么的从容,没有气喘吁吁,没有汗流浃背。 沿途有红男绿女在泼水游泳、点篙撑排,还有从水上秋千上荡过对岸的、在急流中走过河滩的……这里竟然名副其实地成了深山里的大型游乐场。跟在一个团队后面听导游讲述着三女瀑、金牛斜阳、龙潭探宝等等的关于天滩景区的故事。想想好笑,这样的故事各地区的景区几乎是大同小异,千篇一律,但照样还是有人听,就像小孩爱听重复的童话故事一样。在文明中脆弱的成人也需要用童话来慰籍心灵。好可怜哦。童话毕竟是虚幻的,到不如倾听这真山真水真空气。倾听是需要安静的,所以就独自一人来了。 下午2:26在景区深处毛山人家的小竹楼里安顿下来后,首先是对这里周围的环境进行熟悉,挎着相机出门绕到屋后,发现原来这里是一个朝阳的山坡,几十米的石阶把景区和这里隔开,几十亩的梯田层层而上,梯田尽头有一户原住民,据说自从祖上民国时逃难到这里一直到现在。站在坡中透过一片树林隐隐约约能看见一处白墙——这是这茫茫深山中唯一的住户,户主叫老张头。 坡上有种着稻的水田,有种着瓜果蔬菜的菜园,有马兰头、苦麦菜、芝麻菜、邙菜等野蔬长在荒芜的空地上。走在这像羊肠一样大小的田埂里,呼吸着来自水田嫩嫩甜甜的空气,脚步不由得轻松起来。不久走到了那片透着白墙的树林,林中有毛竹、木榧,好象还有水杉。这里土层肥沃深厚,毛竹有大碗口一般粗,擎天蔽日郁郁葱葱的木榧树估计有百十来年树龄,要几人才能合围。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不可能有这样的大树,由此确定这是块风水宝地啊!撑着巨伞般树冠的木榧树下有小溪流过。或许是累了,或许是有意想在这快宝地沾些仙气,我在小溪边一块平坦的岩石上躺着,看蜻蜓、蝴蝶穿梭飞舞,听蛙鼓、莺歌、虫鸣合奏,经山风轻柔地爱抚,浑身酥绵酥绵的,然后似融化了一样浑然不知……等醒过来时,太阳已经碰到西山顶了。想想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就只自己一个人,不免有点胆却,一个激灵起身就回坡下去了。 坡下的竹楼里没有别人,老板有事没有上山,让嬉水潭边摆摊的老张头的儿媳把钥匙交给我说是让我自便。向晚游客都走了,景区没有了人影。自己做饭一个吃,当然没问题;自己在房间里一个人睡也应该没问题,但一想到老张头一家离我还颇有一段路程,偌大的一座深山就等于我一个人,万一……哎呀,一想到万一怎么连门窗都叽叽嘎嘎发出了警告,屋外天籁的交响曲怎么都变了味地令人毛骨悚然了呢?这里不用空调自然凉快,心里发毛就嫌冷了,用被子紧裹瑟瑟发抖的身体,心里不由得后悔起来,毕竟一个人的旅程不比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喝咖啡那样优哉游哉…… 8月4日 星期四 (阵雨) 早晨5:00起床,度过了黑夜的恐怖,又开始喜欢一个人那种清静的体验了。可能是植被丰富的原因,这里有自己的小气候,半天时间里天一会儿雨一会儿晴,像孩子的脸一样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既然出门不方便,我也就安心地做做运动、静坐、看书、听着雨点滴叭滴叭敲着窗户,剥剥瓜子喝喝茶,内心充满喜悦、祥和和满足。这是宁静状态。这样的一种感觉是幸福和快乐吗?是。好象又不是。大概我的这次独行就是为了找到它,体验它吧。能够永远的保持这种状态那有多好啊…… 那位名躁一时,富甲天下的胡雪岩有过这样的状态吗?传说这里曾是徽商往返的必经之路,前清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从这里开始走入他的商贾生涯的。10:00雨停了,早早地吃完中饭,到杭徽古道进行了一次探险。 先随着一队游客到了景区的尽头“天滩绝景”,然后独自从一块“游客止步”牌后面拨开树叶,走过独木桥过河,依稀看见荆棘丛中的一条小路。据资料介绍,浙西天滩的这条峡谷深30公里,景区只开发三分之一而已,大部分地区是鲜有人迹的原始森林。我发现那里的植物种类似乎比景区多了许多,而且长的更好,许多叫不出名的树木密密茂茂的在这里竞向生长,沿溪的谷中长着成片成片的箬竹,其叶子比别处显得宽大厚实的多了。箬叶是包粽子的材料,又能做煮菜的佐料。关于箬竹在浙西一带留有很神秘的故事。听山里的老人讲,这种平时不显山露水植物,在必要的时候能长出雪白雪白的箬米,煮了吃味道比稻米还好呢。有关资料表明:1960——1962年自然灾害间期天目山地区出产了几百万公斤箬米,大大缓解了饥情。箬竹有灵性啊,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只默默的长着叶子供人们煮菜包粽子,为富足的生活添彩加色。遇到灾荒年头人们饥肠咕咕没米下锅的时候,它就长出雪白的箬米供人充饥活命。这是圣母的品质啊,慈爱而理智,它的爱没有多余总是恰到好处,给予勤劳善良衣食丰足的人们以祝福而不受其支配,赐予被处罚者以慈悲使其醒悟而不居功。 草木是有灵性的啊,它像人一样有自己的个性和寿命,但人喜欢自以为是地去主宰它们,在这是却没有烂砍烂伐的现象,它们在这里能够得到寿终正寝。一路上有很多老死的树枝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年久日深有些已经腐烂,有些则是炭化了,硬硬的有点像煤。这样好的植被应该有很多的稀有动物,可是那天只看到些昆虫和鸟类为我伴行,豺狼虎豹们怕吓着我特意不显身吧。 路一会在溪的这边,一会又在溪的那边,路过这里山民搬一根枯木架在溪流的两边就算是过河的桥了。幸亏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有过这方面的基本功,才没有在此行中半途而废。天滩景区以平展宽泛的溪床而得名,人们只知道景区有这样的奇景,不知道景区上游无人区也有这样的地方。从景区尽头大约走15分钟,这个滩面就出现的眼前。呵呵,去年爆出的裸泳事件大概就是那一带吧。谁不在自己的家里裸泳裸奔?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里的水清冽诱人,这里的山美仑美奂,身临其景想大自然作一次毫无阻隔的接触合情合理啊,人们这样大惊小怪,那么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裸泳了。 有一段路是在溪石上跳来跳去走的,想到有可能在这里发现什么宝贝时,着实激动了一把,在鹅卵石堆里翻来翻去,找到几块样子还算别致的石头,我想这藏在闺中无人知的地方,有几块宝石也不希奇啊,宝石没找到却找到了宝贝根雕,60公分长的样子,估计是个溪柳的根部头,被溪水泡得有几个年月了吧?树皮脱落露出精光的内质,间有几块小石头血肉不分嵌在根肉里面,看着像光溜溜的海狮,又像一个壮实的裸女,抱回家后有人说像一条火腿,真乃大刹风景也。 边走边玩,到一个造水库的工地才返回。回程到景区只半小时,去时却走了一个半小时。回到住处4:00,做饭、吃饭、休息,一宿无话。 8月5日 星期五 (阴) 在房间里休息半日,下午下山,听说台风纳沙要来了,搭一辆杭州游客的车到临安,纳沙已经先我而到,狂风暴雨正席卷着这个小城,是为我的归来洗尘吧。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