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的讹传 |
正文 | 上中学时,曾对此话深有疑惑,然而老师也没有明明白白地讲,我也不是那种爱钻研的学生,所以对此话的理解也就稀里糊涂的。但我总觉得这句话很矛盾,语法上也有些问题。前句“量小非君子”,说的是做君子一定要气量宽大,坦坦荡荡;而后句为什么却是180度的大转弯“无毒不丈夫”,是说做大丈夫的要心恨手辣,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这难道是古人的本义吗?肯定不是,然而究竟什么地方不对,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上大学后,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对这句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这句是一个典型的对仗句。“量小”对“无度”,“君子”对“丈夫”,而且是近义词的对仗,意思也必然是相似了。但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看不出任何的相同之处。这又是为什么呢?遗憾的是,我竟然从来没有问过我们的古汉语老师。我们的古汉语老师可是一位博学之人,如果当时问了,这个问题肯定早就解决了。然而我还是没有问。可见我不仅不是好学生,而且也是一个一知半解,不求甚解之人。 直到前段时间,我从陈荣赋编著《气度心理书》一书中看到这句俗语的真正含义,我才晃然大悟,深知自己是如何的学识浅薄,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惭愧。书中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中‘毒’字,正确的理解应是‘度‘。古人特别重视韵律的和谐美,可惜‘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扭口,换成‘毒’就比较顺口了,也就显出了韵律的美感。故此古人便把这句话传成了‘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了”。 原来古人的意思还真不是我们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我想当时古人肯定是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然而传到后来人们便单纯从字面上理解此话,所以就讹传下来。也不知从什么年代起,“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竟然成了行凶作恶之人或野心家、阴谋家的思想行为的“理论根据”,并以此作为心恨手辣,下毒手、做坏事的人生信条,在现代,也成了一些所谓“正人君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用非法手段干坏事的一块遮羞布。 后又经查证,这里的“度”字是度量,气度之意。和前一句的“量”相对应,指宽容的限度。非:不是。君子:古代指品德高尚的人。丈夫:是成年男子,男子汉,这里的“丈夫”指有远见卓识,胸怀坦荡的人。“毒”其实就是“度”一字:指宽厚。“无度不丈夫”中的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来正好是“度量”一词。整句基本意思是:度量小就不是君子,没有宽厚的胸怀就不能算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这样从意思上,形式上都浑然天成,无懈可击了。 讲到这里,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明白了吧,想想古人因“律”害词,因词害义的例子还不少。我们后人应该及时纠正,杜绝“以讹传讹”。对社会,对自己,以及对后人都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由此我想到生活中,我们不知还有多少类似这样的以讹传讹的事,想起来让人汗颜啊!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