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西北望长安 |
正文 | 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 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一个陌生 这样飘荡多少年这样孤单多少年 终于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我才发觉 哦·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 经过的事已随风飘去 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 …… 没有什么更能够像这歌词般形容自己现在的处境。回来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反抗和抵触的情绪不再像之前那般强烈。也开始过着大部分人都在过的生活,安安静静的上班、下班。 毕业那年,似乎跟所有的工作过不去,跟所有的城市和人都过不去。拖着行李箱只身去了遥远的大西北,寻找那连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摸样的梦想与生活的意义。只是很强烈的知道自己要离开,去一个遥远的地方。不甘心就这样毕业,像大部分人那样生活。就这样,我拉开了长达两年的藏区流浪生涯。 也不知是从何时开始,脑子里面就会有一个画面,自己身处在藏区广袤的草坝子上,一望无际,没有一点生机的景象,可却能在远方传来天籁之音。内心惊心动魄,煞是壮观,心里便向往着。我以为这是内心荒凉的感觉,以为是西藏在召唤我,它想让我见到世间最为荒凉的景象,再投身大千世界时内心依然能够保有孩子那仅有的善良和纯真,学会宽容、爱和慈悲。每每这个时刻,更加坚定自己要离开城市,将青春的热血洒出去,洒在内心向往的地方。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是福是祸,反正一转眼我已经毕业两年多,也才明白人生往往心里想的,现实中八九不能如意。 藏区毕竟是高原地区,天气极为恶劣,对于在平原长大的孩子而言,原本就不是该长久呆下的地方。好在在家华那里得到了一点安慰,我们似乎对藏文化都情有独钟。在云南的一次相见,他说:离开吧,回到城市里去,多学点东西。我就纳闷:他不是一直都很支持年轻人能多留恋下藏区来修养自己么?于是,我离开了,到了北京,并真心想要留下来好好的多一些事情。找了家还不错的基金会,没有机关单位、企业那么多条条框框和琐碎之事。可惜,最后还是没能好好的呆下去,放心不下藏区,再或者是说还是不甘心就那样轻易的就范,我只是不喜欢屈服。买好车票,又回到了藏区。 直到后来无法再反抗家里的时,我打电话向他哭诉。旧话重提,他依然是那句:离开吧,既然已经不能再选择了那就回到城市去,将城市的生活过好,也是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等五十年后我们再聚。 五十年后我们就70多岁,那时或许已经在等待死亡的降临。 这才下了决心回到原本生活的地方并呆下来,回到毕业的状态,开始找工作上班。自己原本就不是那么物欲的孩子。正如和老师聊天时,他问:你有想过自己三十岁的样子吗?我眼睛转了一圈:反正跟现在一样穷。两人哈哈大笑。有这样的心态,对于做一个观察者似乎能更加坦然接受,反正早已立定了守穷的志气。俗话不是说“旁观者清嘛”。清不清还未可知,然而眼光却是大了些。或许就此从容的面对自己和外界,未必不是人生一件有意义的事。然而,始终放不下对西北的眷依。常常独自站在这东南之隅,从东南方向向着西北仰望,心里始终萦绕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忧虑和惦念。这样的旁观者其实是苦不堪言,远不如埋头出苦力干活来的心里踏实,平和。这样的心情也只有稼轩说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一句诗可以表达一二。 那些我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已经不再念念不忘,那些我们一同经历苦难的朋友都似乎离自己很遥远。可是所有的过往已经不再如之前那般流于表面,似乎更多的是变成心中那份沉甸甸的信念。也深刻的知道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本质上并没有脱节,而我也没有将那些曾让自己留恋的东西忘记。不但不能忘,而且要始终关注。无论离开那片土地有多远,总希望如藏民那样有自己坚定的信仰。这希望也正是赖以支撑自己回到正常轨道生活下去的全部力量。因为稼轩还有一句,叫做: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再或许,人生也只不过是生下来,活下去,不谈任何意义,只是感受、接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