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把课堂变成学生表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 |
正文 | 表现和展示自我,是人的天性之一。走亲访友、谈判沟通、重要节日、集会,人们总要刻意打扮一番:理发整形,更换新装,擦亮皮鞋,精心化妆等。丈夫、医生、教师、领导、工人、老板等,无不竭诚扮演着自身的角色,表现着自我,目的,就是要获得人们的肯定、赞美和支持,以期获得自信与成就感,积淀前进的动力。 大人们尚且如此,何况小学生啊!小学生的表现欲望,没有了大人的矜持与含蓄 ,表现得就更为直接、开放和随心所欲,唱、跳、哭、野、“坏”,等等,只要是他们认为能获得别人关注、显示自己“能”的事,就会不遗余力的去表现。甚至于钻桌底、抢走别人喜欢的玩具、门上坎放条笤、偷偷把同学背后的凳子挪走,等等等等,为所欲为,不一而足。 小学生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是从“以无意注意为主”逐步向“以有意注意为主”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初小阶段,吸引学生注意的,多是以具体形象的、色彩鲜明的、感触体悟的、具体可操作的、有兴趣的事物为好,并且注意的持续时间短,注意范围单一。在课堂教学上,如果没有很好的策略方法,学生的注意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迁移,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小学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也就成了老师们必须深入探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牵牛要牵牛鼻子,降马非得抓紧马嚼子不可!小学生强烈的表现欲,给了老师抓住其注意力的马缰绳。经验丰富的老师总能把看似枯燥的知识同学生的兴趣对接起来,课堂上给全体学生以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活猴般的一年级学生也能俯首贴耳、轻松愉快地学习40分钟,高效而余味缭绕。把知识同学生的兴趣对接,把学习活动同学生渴求的展示对接,把学习的辛苦同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接,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高效课堂教学艺术魅力的真谛之所在。 那么,如何才能把课堂变成学生表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呢? 笔者从多年课堂教学听课学习的实践中,得出如下感悟,愿与朋友分享,望不吝赐教。 一、展示形式多样化 首先要认识到,让学生自主观察、讨论、探究、发现、提出、回答、归纳、总结问题,就是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给学生的最好的表现机会。学生受到了尊重,在兴趣的牵引下,自然会积极投身其中,各显其能。给学生自我表现展示的机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合理、综合加以运用,才能收到持续吸引注意力,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的效果,单一的、重复的表现形式,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而转移注意的。 具体的学习展示形式有: 1、全员参与学习展示:这是课堂上学生表现展示基本的形式。听、读、写、唱、算、练等,听、读、写、算为主,听是前题,是基础,读、写、算则是练习。课堂上要多种形式穿插并用,避免单调重复。文科多以读为主,多种形式配合。教师或录音的范读非常重要,这是给学生示范,是学生听准、读好的前题,如语文是用文章内在的语言美来诱惑学生使其欣赏,模仿,锻炼听力和审美情趣;英语则是把标准读法呈现给学生,先入为主避免读错。学生的读以朗读为主,高年级适当运用默读。齐读有益于烘托活跃课堂气氛,凝聚、激发学生的情感。理科的重要定义、定理,也要让学生读或齐读为好。 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学生表现展示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全员平等参与探究,倾听同学意见,畅所欲言地发表个人见解,获得成功体验,有益于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合作意识、民主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有益于学生在群体中的交流、沟通、磨合、展现自我,形成健全人格,为将来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在多数学生学习探究遭遇困难难以解决、或是对某个问题意见分歧难以统一、或是开阔思维深化拓展时才能使用,不得随意滥用。小组合作学习要给学生较为充足的探究时间,使学生能充分发表个人意见,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学生个人展示:让学生个人展示是检查学生学习参与程度、学习效果和发现教学问题的必要形式,也是满足学生表现欲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学生个体展示运用得当,学生参与踊跃,课堂气氛就热烈,学习效果就好。因此,精心设计课堂上让学生个人展示的方法,也就成了影响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不夸张地说,所谓课堂教学艺术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学生个人展示的方式方法也体现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风格。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类型:(1)直接表现,口头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计算解决问题等;(2)评价别人;(3)对话交流沟通,如学生相互检查作业、背诵课文、一问一答等,可以同桌二人同时进行,也可随机抽点二人,也可自报奋勇,也可自愿组合;(4)角色扮演,感悟不同角色的思想情感,以学生自报奋勇、自愿组合的形式能够较好的满足学生个人的表现欲望;(5)投影展示,诸如:作业、作品等;(6)随机展示,如分男女生齐读、分行分列读、横竖排火车读答;(7)爬黑板答题、默写等;(8)竞赛抢答,引入竞争意识,激发兴趣。 4 、五官肢体的感受体验:增强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如看色彩深浅 、形状差异、 嗅气味、掂轻重、触摸、对比大小、多少、轻重 ,以及感受热、凉等等。 5、综合运用,相益得彰:各种展示形式的选用,要以课堂需要为准则,不可走形式,摆过场。最好的方法是,多种形式灵活机动的综合交互运用,以此造成悬念叠起、波浪翻滚的课堂效果,让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不知不觉地追随着教师的指挥棒,片刻不忍分离。切忌千篇一律,单调重复,再好的展现形式,用的多了就没有了新鲜感,就会乏味,难以持续吸引学生注意力,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教学以外的内容,诱惑太大了,如教师鲜艳的服装,奇异的发型,手机的铃声,窗台落下的麻雀,飞机的轰鸣,生日与婚礼的鞭炮.....。课堂上,你没有办法留住学生的心,心飞了,你就更没有招术把它拉回来。 二 、展示内容层次化 教师在备课设计学生表现展示形式时,要深刻把握教材,用好教材,明确课标要求,分清层次,精心设计诸如复习已有知识、引证新知识、巩固练习、拓展延申等教学展示的各个环节,使教学展示内容呈现梯度性,有利于吸引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学习兴致此起彼伏,高潮叠起,学生40分钟不走神,是能够做得到的。 三、展示机会均等化 时刻关注全体学生,这是教师设计给学生展示机会时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原则。如果课堂发言、回答问题,只是在几个优秀学生中来回漂移,那么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缩水。要做到即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使优秀学生吃得饱,有事做,需要掌握以下基本方法: 1、优生引领,做小老师。让优秀学生领读、评价其他学生的回答的问题、代表小组汇报结论、拓展延申问题由优生先抛砖引玉等等。 2、随机抽取。在教师提问抽查时,全班任何一个学生都有随时被叫到的可能,这就有效克服了个别学生的惰性和侥幸心理,使之专心致志地跟着教师的指挥棒参与学习。如读生字词、英语单词、回答答题卡等,用排火车的方式,即节省时间又给了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展示的机会。还要注意不断变换方式,让学生无规律可循,如横排、竖排、小组排、男生排、女生排等。 3、竞答。是很好的机会均等的展示方法,内容要注意先“浅”后“深”,“浅”是巩固基础,深则是拓展延申,引导学生绕有兴趣地步步深入。竞答为避免老是个别优生中标,可变换竞答范围,如全班竞答、小组竞答、男女生竞答、行列竞答等等,体现机会均等。 4、游戏方法。如传球击掌法、抽签法等等。 四、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前准备再充分,课堂上也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情况。课堂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之后,在学生参与、表现、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掌握学生学习反馈信息动态,把握课堂节奏,调整方法措施,主导课堂向着达成课标任务方向深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需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精炼准确的过渡语。选用恰当的语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自然、新颖、有趣地衔接,达到牵引学生思路、再激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实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形成自己独具的、 直接了当、干净利落、畅快淋漓的教学语言风格。课堂上,要刻意去克服生活中养成的语病,诸如:“对不对呀”、“是不是啊”、等似问非问、答不是不答也不是的问句 ;“我想再找一位同学起来回答这个问题”这类心想口出,自言自语、啰嗦费时的话语.......。 2、巧妙的激励。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孩子表现展示中呈现出来的点滴进步、闪光点,迅速及时地给予热情、中肯的激励 。激励的方法,一是口头短语夸奖、赞美;二是赠送小奖品,如小红星、好作品等,不宜多用,多了,自身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牵到奖品上去了,反而不利;三是运用丰富的表情、肢体语言来传递激励信息。一个热情的鼓励语言,一个欣喜的点头微笑,一个伸手、欠腰请讲的姿势,一双炽热、期待 的目光,一句俯身贴耳的问候叮嘱,一次和谒亲切的抚摸、拍肩,伸出大姆指轻轻一揺,都可以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感情,对学生的表现、展示起到意想不到的肯定、激励作用。 3、纠错的艺术性 。对于学生在表现展示中出现的不尽人意的地方,教师要用娓婉的方式来对待,给予鼓励和期待,切记讽刺、挖苦、嘲笑。教师也不要急于引导、启发,可以让其他同学给予指导、纠正,不放过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其他学生不能解决的,老师再给予开导不迟。 综上所述,把课堂变成学生表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表现、展示自我的过程,也就真正变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的自我学习能力、良好的社会人格的形成过程,这样的课堂,学生能没有兴趣?能不高效?学习成绩能不提高?怪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