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洗澡别议 |
正文 | 洗澡别议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有一回,几个朋友聚在一块天南地北的神聊。猛然间,一位老兄冒出一句话来:“我都十几年没有洗澡了。”当时,真可谓是语音刚落,举座四惊。沉寂片刻,随即是呼声鹊起,欢笑爆溢。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都明白了,那位老兄之所以口出谬言、造成笑话,是将“洗澡”和“游泳”这两个生活常用词给弄混了。也就是说,他是十几年没有下河游泳了,倘若都十几年没有洗澡了,我们还有勇气和他坐在一起聊天吗?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将“洗澡”与“游泳”使用得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记得小时候,一放学,一伙小朋友相邀结伴,朝着南浦溪飞跑,边跑边高呼:“走呀,洗澡去呀!”你说,这说的是洗澡呢还是游泳呢?应该说是两者兼而有之吧。 写到这里,头脑中又浮出一个词来“桑拿”。这可以说也是洗澡的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因为,与洗澡一样,这种生活活动的最主要目的,也是冲刷人体上的尘灰与污垢,还我们一个洁净与清爽。 通常理解,洗澡是一项简单而又必备的生活内容,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为人们进行这项活动提供了便捷的条件,而那些生活在水资源缺乏地区的人们,也同样缺不了这项活动。只不过,水,对于他们来说,太缺乏、太金贵了,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是偶然性地用金子般的水轻描淡写地擦拭一下身体,淋漓尽致地冲泡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 据说有极少数地方的人,原先一生只洗两回澡,一回是生下来,一回是死的时候。我没有到过水资源极其缺乏的地方,不知这种传言是否属实,但是,我耳闻后,大有毛骨耸然之感;毛骨耸然之余,内心大生庆幸——我辈有幸降生于不缺水的南方,实为上苍一大恩赐。所以,人生处处需感恩,就连平素看来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水,深究起来,也是需要我们顶礼膜拜的神物。 说简单一点,洗澡的主要功能是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的新陈代谢功能和抗病力。说得再简单一点,洗澡是生活中清洁卫生的一项最基本需求。而至于说到什么治病呀、保健呀等等,那都是后来人们赋予它的延伸内涵,一定的科学性自然有,但人们的主观意愿也不可排除。 说到洗澡,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历史上的大美女、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什么贵妃出浴图呀、什么杨贵妃沐浴华清池呀等都为众人所津津乐道、千古流传。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所描写的“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情景至今令世人耳熟能详。 洗澡原本是一项非常普通的生活活动,可是,一旦与美人相关联、与历史名人相关联,却自然而然衍义出了某种暧昧的俗文化。 历史上流传有一个关于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的故事,这个故事又为更多的人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当然,这牵涉到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两人有奸情,一方面是纯属正常之举,多年来这个话题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关系非同寻常者有之,说杨贵妃与安禄山根本没有什么暧昧关系者也有之。 据《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记载,天宝十年(755)正月初三,是安禄山的生日,唐玄宗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丰厚的生日礼物。过完生日的第三天,杨贵妃特召安禄山进宫,给这个“大儿子”(唐明皇曾让杨贵妃认安禄山为义子)举行了“洗三”(婴儿出生三日为其举行洗澡礼)仪式。杨贵妃命人把安禄山当做婴儿放在大澡盆里,为他洗澡,洗完澡后,又用锦绣料子特制的大被子,包裹着安禄山,让宫女太监们把他放在一个彩轿上抬着,在后宫花园中转来转去。 至于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关系到底如何,似乎没有历史定论。但是,她为这个义子洗澡的事情却是有史记载的,应当错不了。 说到这里,我们又不得不提到游泳了,大家知道,游泳,是在水上靠自力漂浮,借自身肢体的动作在水中运动前进的一种技能,并且,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两种,前者为一项体育运动,后者则为包括抢险、救灾、救人等在内的一种实用技能。 那么,为什么人们往往会将洗澡和游泳二者混为一谈呢?其实,这也不能理解。从我们寻常百姓的角度而言,洗澡也罢、游泳也罢,都离不开水,都属于一种水上活动,都具备有清洁身体的功效。再者,如今社会发展进步了,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了,家中有淋浴室、浴缸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所以,早晨锻炼后淋个浴、晚上睡觉前泡个澡也有如家常便饭了。可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这些基本的卫生设施极少光临平民百姓家,要在家里洗个澡也不是容易事,平时日子,好像多数人也仅能用脸盆盛些热水,擦一擦、拭一拭也就了事了;而到了年关,最多也只是用一个大脚盆,多烧些热水,将房门关死,坐在盆上,尽情洗一番。正因如此,有天气尚未太冷时,江河湖泊、大溪小涧,无疑成为了人们天然且免费的浴池。由于历史的延续,现在仍旧有人将游泳说成洗澡,实际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时代脚步匆匆,甩掉无数历史陈迹的同时,也融入无数新的生活原素。而桑拿,绝对是新的时代带给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生活享受。 许多人都享受过桑拿浴,但到底什么是桑拿呢?“桑拿”是芬兰语,原意是指“一个没有窗子的小木屋”,所以,桑拿,又称芬兰浴,是指在封闭房间内用蒸气对人体进行理疗的过程。桑拿分为干蒸和湿蒸两种方式。蒸桑拿是一种时尚与保健双得的休闲方式,其喜好者众多。尤其是不少女性更是喜爱小木屋中既减肥又美容,因此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桑拿浴传入中国分为两支。干桑拿浴由芬兰传入中国,因而称为芬兰浴;湿桑拿浴则由土耳其传入中国,因而也称为土耳其浴。不过,也有人认为桑拿“鼻祖”其实就在中国。相传早在战国时代,赵王曾下令将上千块炽热的铁块投入水中,产生大量蒸汽,他便率众妻妾跳入蒸汽池中嬉戏,由此成为桑拿的先驱。不过,无论是“西学东渐”还是“本土制造”,桑拿浴在融合了中国人特有的养生观念后,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洗浴文化,这一点是人所共认的事实。 如今,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洗浴中心遍地开花,干蒸、湿蒸热气汹涌,中式推拿、泰式推拿人群蜂涌。事情发展了这个程度,洗澡,就不仅仅是为了清除污垢、保持清洁那么简单了,至少升华到了人生享受这样一个层面。 新的时代、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生享受,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不然,时代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人们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可是,“泥沙俱下”这个成语绝对不是文人所杜撰出来的空穴来风,新的享受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刺激与新的人生挑战。 所以,久违了的“小姐”(当然还有“小哥”)从天而降了。如是,桑拿场所,在丰富的色彩中又添加了一道暧昧的灰色。肯定不能够说人人都是冲着“小姐”(“小哥”)而去脱光衣物,但存在自然有着其存在的土壤,这就是自然法则。 无论是洗澡、游泳还是桑拿,说到底,都是水的造化,都是人们对于大自然之水的一种变异需求,因为,最当初,水的最大功用当然是延续人类的生命,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更谈不上人类的辉煌及对自然的主宰,这是人类发展定论。 众所周知,洗澡不能不洗,但多洗不但对身体无益却害;游泳至少是一项锻炼体能的好运动,但技能不精或逞威逞能葬身水中者也不在少数;桑拿浴为人们提供了更高层的生活享受,但蒸得太久或方法不当也将危及人的性命,再者,倘若把持不住诱惑,以身涉黄,身败名裂也不是不可能。 总而言之,还是老话说得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013-7-5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