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沙朗捞塌坎第二分卷其人、其事18
正文

18,记“战时后方青年服务团”和自然会引起的某些思索

1937年‘八.一三’,日寇在上海发动侵略战争,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奋起反抗,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占领中国的痴梦,但当时在蒋介石中央政府不抵抗政策下,被迫撤到福建西部……

杨知方,时年19岁,(1918年生)上海沪江大学二年级学生,积扱投身抗目救亡运动。他大老伯杨在田在开战初,就叫他送几位姨娘和弟妹回到沙朗西港老家避难。杨知方一回到西港,他马上联络了一批因战争影响,学校停课回乡的上海、苏州爱国学生,成立“战时后方青年服务团”,他出任团长,在家乡沙朗中沙一片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募捐活动。

听当时看过西港爱国青年学生“战时后方青年服务团”,在三兴镇的抗日救亡文艺戏曲宣传、募捐活动的人的一些记忆:

……下午一点敲过,三兴小学堂操场前,已坐了三、五百个人,很多人正肩扛着凳子从四面八方朝小学操场里涌进来,用课桌拼成的舞台上的锣鼓,也正敲得起劲,操场上人声喧哗,一片噪杂,热闹非常。一点半敲过,三兴小学校长,就走到舞台前摆了摆手,待操场上稍为静了点,校长慷概激昂地做了一番演讲,校长首先表示感谢杨知方带队的“战时后方青年服务团”来三兴镇上为家乡父老文艺演出,宣传抗日,功不可灭。接着他痛骂日寇,不顾全世界人民的谴责和反对,竟于公历七月七日,在北京卢沟桥首先向中国人开枪开炮,发动侵华战争,又于公历8月13日,在上海北郊,首先向中国人开枪开炮,又派飞机轰炸,妄想占领上海。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陈铬枢、蔡廷揩、张鼎臣等几位将军的指挥下,奋起反击,现在保卫大上海的激战正在展开,前方非常吃紧。十九路军受到上海、苏南乃至全国人民的敬爱和支持,现在国难当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有力出力、有钱出钱,为了用实际行动来支援十九路军将士们的英勇斗争,希望三兴镇的父老乡亲们慷概解囊,钞票不论多少,表示了我们的一片爱国诚意,父老乡亲们!为了支持前线打胜仗,大家前来募捐吧!……

这时操场上有近二十排坐着凳子上的人,后头已站满了一大圈人,再后面的人就都站在了凳子上,估计这时操场上有千五百人不止。校长的话刚一讲完,前几排坐着的人就马上站起来,依次走到放在舞台边上的募捐箱募捐起来,这时有二位大学生走到舞台前沿,带领大家高呼起抗日爱国口号,台上的锣鼓又敲了起来,还有人放起了鞭炮、炮仗。

估计募捐的人不会少于五百个,三兴镇到十一圩、十二圩一带的,家境较可以的,又有小孩在学堂里念书的人家,都上前捐了款。二点刚过,文艺演出就开始了,除唱歌、跳舞、诗朗诵外,还有几出街头“活报剧”,那鼓舞人们抗日爱国斗志的剧情,和生动活泼的演出场面,让所有观看的人都大受感动和教育。这可是乡下人,从来没有看过的文艺戏曲形式。

杨知方当时除参加大合唱,集体诗朗涌外,还参加了“放下你的鞭子”和“芦沟桥事变”二出戏的演出,他都是扮演一个有胡子的大爷,黑胡子夹在鼻孔上,一翘一翘很动人,虽然形体、服装、扮相象个五十多岁的大爷,但他的声音再装老腔,还是听得出一个靠廿岁青年的脆括气质,他的脸皮再抹上黑灰色油彩,但他脸面上的嫩气,还是直透三尺外。特别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所以,1937年8月份,在沙朗发生过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抗日文艺宣传活动,无疑是沙朗文化、文艺史上的一页。他们是沙朗最早演出“活报剧”的文艺团体。

说到这里,本文想从“战时后方青年服务团”和出身沙朗的抗日名将,中国共产党员杨知方身上引出,纯从文化领域里研究历史、人文学的角度出发,纯学术性的思索几句:

当时(1937年)8月里,沙朗其它地方返乡的上海、苏州青年学生,还在好几个地方组织开展类似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如合兴街就有陶松坡等人。后来,因有些人因受家庭和环境影响,加上自身的政治立场,让他看不清形势,投身了忠义救国军,加入国民党,加入国民党特务行列,为此他们受到了不良影响,对抗日失去信心,再也不言抗日,灰心之下离开忠义救国军的也有,如合兴街陶松坡,他因他本身坚持坚守自己的民族节气的原因,不愿当汉奸,在沙朗忠救军换旗投降日本人前,就自动离开忠救军去续书。其中有的人,干脆在1940年公开投降日本人,做了汉奸、卖国贼。一失足成千古狠!当然,当年沙朗地区,参加抗日初期救亡运动的青年学生中,后来也有追随共产党抗日到底的,或者牺牲疆场的;也有人参加了国民党军队中抗日的队伍打过日本人,其中也有牺牲的。扬知方就是追随中国共产党抗日到底的人中的杰出代表。

扬知方,出身沙朗首富西港杨家,自小受家长伯父杨在田、父母杨在山、尉迟香山‘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教育,后又受中共地下党员宋茂生(又名宋思学、徐政)的教育、影响,加上他兄长杨行方,因同情支持共产党“苏浙人民抗日自卫队”(民抗),被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反共顽固派围攻一事,让他对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假抗日,真反共的面目看清,坚定了他坚决跟共产党走的决心!在抗日战争艰苦岁月里,他是中共沙洲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的地方主力部队警卫一团的团长。英勇战斗,多次受伤,成独臂将军……

这就是谈到抗战初期沙朗“战时后方青年服务团”所引发出的,对参加过抗日战争初期沙朗青年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后,他们后来各自走的人生之路的一段历史的追忆和思索,能让人受到正反两面的教育。

文革中,杨知方象大多数领导干部一样,被“无产阶级造反派”揪出来,定为反革命,走资派!不久听说他被迫害而死!后来又听说在1982年,苏州市委为杨知方平了反……

在2007年,笔者却仍然听到一些有身份的人(其中有在改革开放中挣了大家业的沙朗人,比当年的杨在田要有钱、有地位、有身份……),他们讲到杨知方的话时总起来是这样:……杨知方不自量力,不识相,不想想自己是什么家庭出身?什么政治背景?胆敢支一派打一派,挑动群众斗群众,……死则死了,自找!

当时笔者问,他是不是真的挑动了群众斗群众?是不是真的自杀?他们笑笑,说:谁知道?……群众运动,怪啥人?谁叫他出身不好,活该!死不足惜!

笔者瞠目、傻呆、悲伤、无奈……但,这已是历史,这就是历史!

据查,在抗日战争时,在沙洲地区日伪的自卫团、和平军、伪警察、伪职人员,加上不抗日,专打共产党的忠义救国军,总人数超过五千人,(当时沙洲有三十万人口、七千户)。又据查,八年抗战中,沙洲地区参加共产党抗日队伍的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参加抗日队伍后,二次战略转移,过江北进。留在沙洲坚持斗争的同志并不多。

在1941年,沙洲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树起抗日大旗的那段日子里(1941年2月到10月),当时沙朗有句顺口溜流传:“半饥半饱自备队,咸菜冬瓜警卫团(共产党);有吃有穿忠救军(国民党);吃鱼吃肉自卫团,姑娘陪吃特务队(汪伪汉奸)”。可见坚持抗战的革命前辈,他们的生活是何等艰苦,而他们的革命意志是何等的坚定!抛头胪!洒热血!

为此,笔者追忆这段历史时,头脑中一直有一个纯属历史学、人文学研究的题目在思索:即当年在沙洲,日伪五千人的庞大队伍,是由那些阶级出身的人组成的?解放初肃反时,这庞大队伍里被人民政府定为反革命、有历史问题的人占多少?其它人在土改中,都定为什么阶级成份?解放后历次政冶运动中,他们的政治身份、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又如何?这群特定的群体,在沙朗近代史上到底起过了什么作用?尤其是在世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

由抗战初期的青年学生救亡运动所引发的历史追忆和自然会引起的某些思索,可纯是学术问题,可纯是文化领域中的历史学、人文学、社会学、政治经学等学科研究的内容和对象。研究这些学科问题,至少对进一步肃清各种错误思潮,为建设一个和谐社会会有好处。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4: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