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清明祭 |
正文 | 又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清明是祭祖的日子。 记忆中,每逢清明前后总是阴雨连绵偏多,像今年这样连续晴朗的天气实在难得。难怪唐朝杜牧写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千古传诵至今,想必清明时节阴雨天自古就多见。 已经两年没有回老家上坟祭祖了,本来打算今年的清明节一定回老家去和兄弟姐妹一起上坟扫墓的。儿子正上高中自然是不可能回去了,身为医生的妻子临到清明节前却没办法请假。不是请假不批,也不是没有假期,为了清明能一起回老家,妻子还特地在春节期间没有休假,将假期全部留到清明以便有个把星期的时间回老家一趟。只是妻负责的科室还有好几个危重病人,必须每天化疗,身为主任医生怎能弃病人于不顾呢?这样积攒了半年的假期包括清明上坟的计划都一起泡汤了。而我,一个做了心脏手术还在恢复休养期间的病人,也就没有办法一个人从千里之外独自回去了,虽试图说服争取我一个人回去,却被真正“妻管严”了。妻子用非常简单的办法,就阻止了我想回去的念头,建议我去做每个月必做的例行检查,表示只要结果允许就可以由我决定行止。彩超结果显示:髂总血管剥离尚未完全肌化,假腔仍可见血流。于是妻子以不容置疑的医生口吻警示:长途颠簸无专业人士照顾会相当危险,且北方清明期间气候多变,对更换大血管手术还未完全康复的病人来说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说的斩钉截铁,毫无回旋的余地。无奈中,只好作罢。只能选择将一腔哀思,一怀愁绪付诸笔端,只能于千里之外缅怀先祖,遥祭列宗了。 相信很多身在他乡,远离故土的人,每逢清明因种种的原因不能亲自在逝去的亲人的墓旁祭祀时,一定也只能选择将一缕哀思托付给料峭的春风,托付给飘渺的白云,聊寄一怀幽情了。 清明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八天,按阳历算来,是在每年的四月四日至六日之间。北宋之前的习俗里,祭祖的日子本来在清明节之前的几天,即寒食节。而清明却是嬉戏游玩的重要时节。这些从唐宋诗词间的一些描写便可见一斑。唐代诗人来鹄在《清明与友人游》中写道:几度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唐代另一位诗人贾岛在《清明园林寄友》中也写道: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北宋时代的哲学家程颢在《郊行即事》这样描写清明: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北宋时期清明节游春踏青是非常盛行的,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便是北宋徽宗年间清明时节东京汴梁(今开封)汴河两岸繁华热闹的景象。 清明节为仲春时节,万物生长,阳气清新,天地明净。故古人在清明期间多外出春游,携侣踏青,赏花游园,饮酒呤诗,或放风筝,或荡秋千,在大自然盎然的春意中展示人的勃勃生机。 由此可见,清明原本是一个春游寻欢,饮酒恣乐的节日,大约在南宋之后,才慢慢变成祭拜祖先的庄严肃穆的节日。人们普遍认为这与清明节相连的另一个节日——寒食节有关。 寒食与清明本是两不同的节日,寒食节在冬至后的105天,一共三天,之后才是清明节。寒食节源于春秋时代晋文公重耳与忠臣介子推之间感人伤悲的故事。当年介子推在重耳逃亡的路上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烤熟奉君,却在重耳执政后不图富贵拒绝上朝做官,并背老母躲进绵山。晋文公派人搜山未果,便听从了一个馊主意:放火烧山,以逼介子推出山。三天大火后,介子推与老母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之下。晋文公悲痛之余,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每年在当年放火烧山的这三天里,禁止烟火,只吃寒食,以怀念介子推。这便是寒食节的来源,是有纪念亡人的本意的。此后,寒食节成为中国隆重的民间节日。寒食三天里,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并编织柳条圈戴在头上,或把柳条插在房前屋后,借以悼念亡魂。 到了唐代,朝廷干脆就直接将寒食节定为祭拜扫墓的法定节日。唐玄宗开元年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此后,每年寒食节,人们便祭祖扫墓,追思亡人。北方人习惯叫上坟扫墓,南方人则称拜山祭祖。传统习俗里的仪式大致相同,家人携带祭品、香纸、鞭炮上坟,祭品隆重一些的有三牲、酒食、果品、一些地方(如广东)习俗里还必备祭祖金猪(烤乳猪)做为祭品。简单一些的也得备上修(干肉)、鱼、果品,插几枝柳条,按长幼之序一一叩拜祖先。大别山一带称作上坟或标坟,或不插柳枝,将彩纸(现在有塑料花)扎的花插于坟旁墓前,供上祭品,燃放鞭炮,燃烧纸钱,或同时为坟墓培上新土,庄严叩头祭拜,肃然哀悼亡故的亲人。以此祈祷荫庇子孙,福佑后代。 寒食节之后,连着的就是清明节。古人在寒食节里为亡者肃穆祭祀,至清明节便开始为生者欣然贺庆。这一悲一喜,一祭一庆,自是道出了死与生的重要玄机。哀悼思念故去的祖宗亲人,目的是让人更加珍视生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 自南宋以来,清明节便开始逐步与寒食节混在一起了。大宋王朝本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等最强盛发达的时代,无奈被野蛮入侵,战祸连年,使得辉煌文明的大宋不得不步步南移。寒食节祭祖悼亡,国人一并沉浸在国破家亡的举国哀痛之中,哪有心情再在清明时节郊游欢娱呢?人们在祭拜祖先和悼念亡故亲人的伤痛之时也将亡国之恨一并祭祀了。南宋之后有关清明的诗词便多有祭悼之情。“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南宋高翥诗)。明代高启有诗:满衣泪血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此后,清明扫墓便成了全世界华人对已故之人的尊敬与怀念了。寒食节被人逐步淡忘,清明节的原意已经被彻底转化。 祭祀本属于礼的范畴。祭祀始于商朝,《礼记》中就有专门的“祭义”的记载。祭祖源于对祖先的崇拜。人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灵魂仍在,可以祸福子孙,故而每天都需有专门的时候虔诚祭祀。上古时期即纳入“五礼”之中,一开始是为贵族的“墓祭’。上崇下效,加上数千年儒家关于忠孝思想所传承,民间遂成风俗。 祭如在。祭祀是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怀其德,念其情。《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厚矣。儒家将对祖宗的虔诚祭拜上升到“礼”即国家制度层面的范畴,固然有其维护“家国”天下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但也的确起到了敦化民风的公序良俗的作用。 祭必诚。祭祀是传统,更是文化。是儒家所倡导的“礼仪”之一。国有国祭,举国哀悼之。家有家祭,子孙共祀之。是生者对亡者的祝福与尊敬。使逝者得以安息的慰藉。不管人们是基于对亡灵的恐惧,害怕其作祟并祸及后人,还是基于对神灵的顶礼膜拜,希冀其显灵并福荫子孙。而“诚”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中庸》要求人应当“至诚如神”。 认为“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一如我们对良好愿望的祈祷:心诚则灵!心诚则灵的训诫,作为生者与亡灵相互之间沟通的至高境界,对人应当有着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含义与警示。心诚则灵,不仅用在人与亡灵之间的沟通上,用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乃至更大范围层面上的对话,岂不是更加有效和更有意义?对今天的人们而言则更加具有心灵的启示意义。 祭必恭。“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宗,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如此谆谆教导。并认为是孝道的具体表现,作用非同小可。“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这在讲究孝道,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里当做做人的最高准则。古人认为不孝者不可以做官,不孝者必不忠。当代作家冰心在《寄小读者》中对清明扫墓的意义这样写到:“清明扫墓,虽不焚化纸钱,也可以训练小孩子一种恭肃静默的对先人的敬礼”。 清明祭祖,是传统,是文化,不仅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对故去亲人的哀思,更是对生命的敬礼!! 英国有位历史学家说道:“对于遥远的不幸,我们的同情心是冷淡的。”是的,我们不可能为所有逝去的生命哀伤,也不可能为远古的人作古而悲泣。我们悼亡追远,是由最亲近的人推之及远,推己及人。亲人的离去,外人不可能比我们更悲哀。陶渊明在《挽歌》中说得更为贴切:“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自是人之常情,否则,人们岂不是每时每刻都活在痛不欲生的悲伤哀痛之中?反之,人如果连最亲近的人亡去也无动于衷,他又如何会真爱别人呢?! 鲁迅曾为悼念因反封建而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青年爱国学生刘和珍写过一篇文章名为《未了忘却的纪念》,用以纪念那些不能被忘却的人和事件。而我,为了悼念某些本不应该丢弃的传统,想起了寒食,想到了清明。 清明,这个原本为踏青春游的喜庆节日如今已成为忘却的纪念。 而寒食节,这个本是祭祀祖宗的节日不幸成为纪念中被忘却的节日。 所幸,自2008年始,中国将清明节正式认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改为三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对传统习俗的必要尊重与理性回归。 清明祭。祭祖先,念先祖;祭亡人,思亡人。也祭清明,记清明。祭寒食,忆寒食。 清明,这个风和日熙,万象更新的季节,我带着家人,去城郊野外,折一枝嫩黄的新柳,拿在手上,讲述着有关清明和祭祖的传说。看着天上匆匆飘去的白云,遥对千里之外远在北方的故乡,想起远隔千山万水长眠在老屋山岗上的父母以及列祖列宗,想起了远去的寒食节,想起了古代的清明节。 今日清明,聊为清明祭,亦为祭清明。 清明节记于岭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