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散文:夯和磙 |
正文 | 在老家,每一个物件都有用处,每一个场所都是需要。存在,就是合理;浪费,就是犯罪。可以说,老家人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 有屋的地方,就一定有场坝,场坝是屋的延续。就如老家的人,做农民的就一定有像样的农具,农具是农人的延伸。 场坝,我们又叫晒场。粮食收割后,在归仓储存前,要放在晒场里,经由阳光的暴晒。像油菜籽,麦子,苞谷籽,谷子等。暴晒,让它们内部的水分自然蒸发掉。只有经过这样的暴晒,在储存的时候,才不至于腐烂、生虫,才能熬过一个冬季。 夏天里,即使不晒东西,我们也离不开晒场。一到吃饭的时候,在晒场里找个不晒太阳的地方,搬个条凳,把菜往条凳上一放。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坐的坐,蹲的蹲。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即使碗里盛的是黄连,放进嘴里也不觉得其苦。有什么好一点的菜,东家跑到西家,串串门子,是常有的事。在晒场里吃饭,既敞亮,空气又流通,更主要的是有吃的一种气氛。到了晚上,搬把椅子乘凉,就是一天最美的享受了。头上,满天繁星。地上,凉风阵阵。握一把椭圆形的自己编织的棕叶扇子,或扇风,或躯赶蚊虫。国家大事,农事,道听途说的新闻,张家长李家短,在闲聊中,打发着睡前闲闲的时光。晒场,是休闲之所,是信息交流的地方。 至于我们这些小孩子,晒场就是我们的乐园。宽敞的晒场,可以你追我赶,三五成群地玩游戏。老鹰捉小鸡呀,打仗呀,斗鸡呀,摔跤呀,踩高跷呀,踢毽子呀……想象有多丰富,游戏就有多丰富,快乐就有多丰富。 晒场不仅要平整,还要坚实。但再好的晒场,也经不住一年四季日晒雨淋,风化雪蚀,牛踩人蹭。晒场,极易变得凹凸不平。几乎每年冬闲的时候,都要重新打理晒场。 先是用挖锄将晒场最外层的土挖松,捣碎,再添上适当的新土,耙平,浇上水,使泥土刚刚湿润。然后就要用夯,一一夯实。这一道工序完成了,再添上一层薄薄的新土,去高就低,用石磙反复碾压。爱好的人家,还在这土里加上石灰,这样整出的晒场,既好看,又耐用。 夯这东西,大致分两类。一种是独用的,一种是合用的。独用的夯,通常是圆形,就是在一块石匠修整过的圆形石头上,镶上木柄,木柄上有横杆。打夯的人两手握住横杆,努力向上提,然后突然卸力,再借力下击。石头下落,凭借自身的重量和两臂的力道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将夯下的泥土砸贴实。合用的,石头呈方形,通常在两百斤以上。两人一左一右,用双手同时托起来,举起,再落下。这种夯,打夯的人除了要求力气大,对协调性要求特别高。双方用力要高度一致,要均匀。因此,合夯的时候,往往要由一人喊口令,或一、二,或上、下。在雄浑的吼叫声里,夯起夯落,发出沉闷的声响,有如闷雷滚过云层,显得很有气势。打夯,是高强度的力气活,只有壮劳力才有资格。看着打夯的人,举重若轻,我特别的羡慕,特别的崇拜。喜爱力量,崇拜力量,或许是人的天性。直到现在,我仍然对力量充满敬畏。 我读过一个叫李汉荣的作家描述打夯的文章。北方人和我们南方人在生产劳动和生活习惯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唯独打夯,有着惊人的相似。 夯过的地方,泥土变得坚实,但往往凹凸不平。这时,就要用石磙反复碾压。 把石头,凿成一个圆柱,在圆柱底上再凿上两个对称的小洞,就是石磙。用一个木架固定石磙,木架的一端,框进石磙的两个小洞,另一端,套牢梭头上的两根缰绳。将梭头架在牛肩上,牛鞭一挥,牛向前走动,石磙就滚动起来。石磙反复碾压,直到牛踩上去也不能留下任何痕迹,晒场就整好了。 石磙有小有大,一般的石磙一米多长直径一尺左右,四五百斤重。我见过有人比力气,那力大的,可以轻松地把横着的石磙竖着立起来。在他们的谈论中,我得知竟然还有人能把石磙抱离地面。后来,看体育比赛的举重,心里很为我的父老乡亲憋屈。要是当年他们也能参加这样的比赛,冠亚军怕不要手到擒来? 豆子成熟了,像黄豆,绿豆,收割后就连同豆秸秆,在晒场上薄薄地摊一层。暴晒几日后,就着石磙碾压几次,然后用耙子耙去桔梗,满晒场都是金黄或碧绿的豆子。 有一段时间,我们队的那个生产队长,忽发奇想,要在队上修一条手拉车路,跑步迈进“农业机械化”。按队长的说法,是要修一条“社会主义金光大道”,迎接全公社“学大寨,赶昔阳”的农业现场会的召开。既然是“金光大道”,自然要夯实碾压。群情昂扬。石匠梅胡子当即表态,要凿一个“社会主义大石滚”,为路添力,为队上增光。梅胡子的表态,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口唾沫一个钉,这是老家人的性格。这种性格好是好,但一遇着不按规矩出牌的人,往往吃大亏。我是有过不少这样的的教训的。但性格这东西,要一下子改变过来,挺难。因此,有时候,我很老火自己这种性格。但到了现在这个年龄,吃亏就吃亏吧,也不在乎多一回少一回了,随它去吧。 梅胡子精神抖擞,老当益壮,带着几个帮手,夜以继日地忙活开来。过了不久,一尊巨大的石磙就在樟树坡上诞生了。这石磙约两米长,足有一人多高,像个巨无霸。那是我平生见到的最大的一个石磙。怎样把石磙从坡上弄到新修的路上,却成了个难题。还是梅胡子见多识广,想出了个绝妙的办法。在石磙前放置几根原木,石磙用绳子绾着,让人在后面拉着。为了使石磙沿着设计好的路线滚动,或撬或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石磙终于被移到路上。 石磙太大,一头牛拉不动,最后用了三头牛。那石磙滚动起来,有如泰山压顶。那声音,宛如平地响雷。石磙轰隆轰隆滚过,一条坚实的“社会主义金光大道”闪亮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从那时起,我就滋生了这样一个朦胧的信念:人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什么困难能难住人。 无论是打夯还是拉动石磙,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地面平整,坚实,耐用,比如一个晒场,比如一段路。 想想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何尝离得开夯和石磙呢?人的成长,总得夯实一些东西,像信仰,德行,心理素质,知识技能等。同时,还得得碾碎一些东西,像狭隘、自私、仇恨、贪婪等人性的秸秆,只有这样,闪烁人性光辉的豆子才会脱壳而出。成长,需要夯实我们人生的基础。 人的一生,有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努力地去夯实,去碾压。只有这样,才能使有价值的东西变得结实一些,坚固一些,牢靠一些,平整一些,光滑一些。比如信仰,比如做人,比如婚姻,比如友谊,比如事业,比如幸福。生活中,不平是常态。消除不平,社会大同,是人类的终极理想。我们需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努力夯实合理的,合力拉动社会体制这只无形的巨大的石磙,坚持不懈地去碾压不合理的,逐步地去改变现状。 夯要一下一下的砸,石磙要一圈一圈地滚,都要用力。人生也罢,生活也罢,夯和碾,都得一步一步地来,反反复复地做,这是打夯和拉动石磙的学问,也是我的人生哲学。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