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散文:“儿童节”快乐
正文

“滴——”手机响了,打开一看,是短信。赫然屏显着:“儿童节快乐!”不禁莞尔。

是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是恶作剧。这个冒失鬼。

清早乘电梯时,同楼的几位父母带着孩子一同出去。那几个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像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浑身都散发着美丽,洋溢着兴奋。我当时还纳闷着呢。心下腹诽着:现在的义务教育太不靠谱了,这么早就逼着孩子上学,拔苗助长,不尊重教育规律,其实是在摧残祖国的花朵啊。

原来是“儿童节”!

不是我不关心祖国的花朵,实在是“儿童节”离我太遥远了。就连我孩子过最后一个儿童节也过去了十三四年,孩子现今都要出国读博了,就更不用说我的“儿童节”了。

城里的孩子,“儿童节”可隆重了,学校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不但孩子是全副盛装,就连做父母的也不例外。看看父母们满脸那藏不住的得意,就让人感动。要表演节目的孩子,还要化妆。登台表演,可谓万众瞩目。难怪孩子们起得这样早,显得那样的兴奋。能快快乐乐过自己的节日,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

我陪孩子过过“儿童节”,虽然是在乡下,村小,比不上城市的排场,但同样隆重。记得一次孩子过完“儿童节”,兴犹未尽,很遗憾很严肃地问了我一个啼笑皆非的问题:“老爸,为什么‘儿童节’不每月一天?”我当时心头一震,只好这样解释:“一年一天,才珍贵,才好玩啊!过年才一天吧,天天都过年,还有什么玩头。”孩子似懂非懂,轻轻地叹了口气。孩子的轻叹,让我心痛了好久。我知道,为了孩子的未来,我早早地就把他引到书山之路逼她艰苦跋涉,蛮横地剥夺她童年的快乐,实在是孩子不可承受之重啊。这很残酷,也很无奈。但作为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老百姓,孩子还有什么是比读书更好的出路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孩子很懂事,此后,再也没有提过这样让我难堪的问题,而是按照我的意愿,一步一步登书山,越题关,披荆斩棘。孩子书越读越多,也离家越来越远。如今,孩子就要远渡重洋,去国万里,踏上北欧那块陌生的土地,我不知道是该庆幸呢,还是该难过。孩子所做的,是我日夜期望的。但是,真有了这个结果,心里又很不是滋味。理智和情感矛盾着。人,或许就是这样,患得患失,看不清自己真实的内心。挺可笑的。

我自己过过“儿童节”吗?我努力地想着。是的,我过过,那是在一九七五年。因为只过过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儿童节”,因此,意识里还清晰地保留着记忆的碎片。

就是在这一年,我们生产大队(现在叫村)有了正式的学校,有了正式的老师。学校就在河边。这河我们叫大河,以区别其它几条小河。民谣里有“九里十三弯,银马配金鞍”的句子,学校就叫“金鞍中小学”。学校坐南朝北,枕山卧水,像宝物一样小心翼翼地安放在山脚。一溜儿土墙瓦屋,簇新簇新的。篮球场上,两只篮球架,很威风,也很招摇。

我读书的经历很奇特。有了学校,比我大五岁的姐姐读五年级,我也就跟着读五年级。换句话说,我正式读书是从五年级开始的。识字写字没问题,珠算也是我的拿手好戏。就一样,我不会在纸上列算式。姐姐五年级读完,家里没有让她上初中。我呢,从一年级读不发算,读初中又太小,后来家里采取一个折中方案,读三年级。我在文章中反复提到对我一生至关重要、影响深远的两位恩师,就是在这时出现的。一位姓沈,一位姓刘,他们是夫妇。刘老师教数学,专门抽时间给我从一年级列加法算式教起。那份母亲般的深恩,我永远铭记在心底。我惭愧我一直没有报答过老师的深恩,不是我不懂,而是恩情太大,无从报,也无法报。

也就是在七五年这一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了一次有史以来的隆重的庆祝活动。那时大队管学校,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和供销社取得联系,“六一”这一天在学校的场地举办“广交会”。我至今也不太明白这“广交会”是个什么来历,反正就是生资百货的展销和土特产的收购。全大队这一天都放假,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还可以领到大队发放的两个馒头。简直就是人山人海,那场面,那热闹,之后再也没有亲历过。

在庆祝会上,我第一次表演节目。除了表演三句半,快板,最出彩的是讲的一个雷锋少年时的故事。很多年后,我的那些父老乡亲还记得这事,津津乐道。加上我下象棋的传奇故事,我被人们演绎成了一个神童,常常被人刮目相看。也就是在这个“儿童节”上,我还如愿当上了“红小兵”。

蒸馒头的师傅,是从区上请来的。其中的一位姓金,小名里有个“章”字,和我是一个生产队的。家就在我家屋后一个叫“包上”的地方。天生背驼,大家都叫他章驼子。他特意使眼色让我进伙房,夸奖我一番后,奖励我两只又大又白的馒头。那馒头真香真甜啊!那时,我就想啊,如果我长大了,有了钱,我一定买好多好多的馒头,天天吃,吃个够。没想到的是,一语成箴。至于吃包子,吃更好的东西,大大的超过我那时的预期。老实说,我对人生、对现实,也有怨言,但更多的是满足和感恩。时代和社会给了我们多少惊喜啊,扪心自问,好多都是过去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

自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过过属于自己的“儿童节”了。

如今,人生虽只半百,却早已暮气沉沉。那错发的短信“‘儿童节’快乐”,不仅催生了我诸多的回忆,更让我猛然警醒。是啊,人生易老,是自然规律,这是没办法的事,但心是可以永远年轻的,是可以回到童真的。心的沧桑,是因为欲望太多,太重,堵塞了了童真的泉眼,窒息了幸福的枝蔓,使之腐朽。人是能够活得像儿童一样纯粹的,幸福的,这与年龄无关,与职业无关,与地位财富更无关。

“谢谢!儿童节快乐!”我郑重地回复着短信,而且,打算转发给那些童年远去的朋友们。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