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谁的青春不迷茫》读后分享 |
正文 | 用安静的阅读状态,花了两个晚上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以下几句话是这本书编辑给这本书的概括,十分准确。这是一本送给所有年轻人的心灵指南,是送给所有同龄人的成长礼物。30岁的刘同回看自己北漂十年的成长岁月,对这十年过往经历的总结,感悟及思考,在时间和空间交错中,用文字搭建一个立体世界,去看一看他走过的路,发生过的故事以及相逢的人。然后发现,我们就是这样成长的,青春不是一个年纪,而是一种状态,你觉得孤独就对了,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 当合上这一本书的时候,我想对刘同说的是:谢谢你写了这一本书,谢谢我的青春里有了这一本书的相伴。看完这一本书,内心格外的平静,似乎真的找到了一种感觉,似乎以前在韩寒、张悦然、明晓溪等的书中无法找到对青春的最准确共鸣都在这一本书中找到了。十年,作者经历了很多,写了很多,当然作者在编辑这本书的时候,在每篇文章后面注释的重读感想如正文般触动我。 当然,如书评所说的一样,这是一本刘同用十年的逆袭人生写给都市中焦躁不安困惑迷茫的书。庆幸在我青春困惑迷茫之时,我阅读了这样一本如人生灯塔如知己的书。 作者在书的一开始用了这样一段话起篇:我叫刘同在北京四环旁边一个叫沿海赛洛城的楼盘里。幻想以写字为生。但无奈学识有限,北京太大,我写出来的那些字都不够成为我容身的砖瓦城墙。还好,我生性贫贱,嘴贫性格贱,从不抱怨自己的遭遇,所以投身传媒这一行,至今。以前我是城市旅人,为工作奔走城市间;后来他们叫我职场达人,为生活奔走于工作。现在,我和你一样。依然在路上。 是啊,多少人与我们一样,依然行走在路上,让我们用此书在青春的路上,结伴而行,共同阅读,共同领悟,共同成长。 今天,我想用文字来记录阅读完这样一本书的感受,用于自勉,用于自省,用于与同在路上的亲爱的你们一起分享。 分享一:用一朵花开的时间来听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很想念,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你会假装听不见,听了又掉眼泪,却按不下停止键,多少的夜,就这样开着灯到另一个夜。书中作者提到了《遇见我》、《允乐》、《活该》、《我是火星人》,虽然我一首都没有听过,但我很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其实每个人都有让他触动的歌曲,什么歌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的情绪与言语都被浅浅地埋在了这些歌曲里。个人比较偏爱那些林夕老师作词的歌曲,因此我常常听的歌手是张学友、王菲、陈奕迅、杨千嬅、李克勤等。林夕的词通常用婉转曲折甚至隐晦的方式摹饰复杂多变的情感,强烈的自我牺牲意识、不安全感、宿命感也是林夕的词很触动我的原因。他的词很容易触动人,很容易让处于困境的人在歌词中找到共鸣,得到救赎。所以用一朵花开的时间来听听那些埋了很多你自己的情绪与言语的歌曲,让自己在这些曲中找到一种稳稳幸福的状态,找到一个让自己得以独处的地方,找到一种自己乐此不疲的生活形式。 分享二:永远的青春,永远的朋友 每每看到关于青春的书籍时,你会发现青春里永远不会少了“朋友”这一词,无一例外。朋友是青春永恒的主题之一,这一点,毫无疑问。书中提到的人很多,我却不想写出,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是不同的,每个人的朋友也是不同的,因此没有必要用文字去赘述别人的生活,别人的朋友,我想说的是一种状态,一种观念。一开始看到这本书,觉得作者有着许多的朋友,很是羡慕,但是到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其实不然,如文中所说的一样,他们该创业的创业,结婚的结婚,回家的回家,有的连联系方式有没有换都不知道,曾经的好友变成陌生人的很多。其实关于朋友,以前的文字中,描述得太多太多了,现在想对亲爱朋友们说的,愿大家能安好。看完全书,突然发现自己很希望像作者一样有一位可以一直陪伴的Ann姐,有一位教自己如何保持小清新的师傅阿sam,有一位与自己相像的好友陈默,有一位可以冷战,可以彼此成为对方礼物的姐姐秋微。 分享三:走远了,一心想回去 从记事开始,自己就很少很少回老家看看,几年才回去一次,因此看到这篇行文的题目时,会有一种触动的感觉,很明显地感觉到了心脏突然很用力的抽搐似的跳了一下。时间隔得越远,记忆就越记得清楚,那种深刻的孤独式的记忆,常常源于一个人童年的孤独。因为一个人的独处,会让人对周围的事物产生难以磨灭的记忆。记得那收获后显得异常显眼的田埂,记得奶奶老屋后那道暖暖的阳光,记得奶奶给我煮的那碗独一无二的味道的面……其实就如刘同所说的“那种貌似深刻实则幼稚透顶的思考,却让我的骨子里有开始拥有了一股安静的力量”那样,我很享受这样。走远了,一定要找个时间回去看看。 分享四:即使不能扬名立万 这片行文很短,但是却句句触动,字字感同身受。“一些人存在的意义总归是让另一些人成长,然后消失。”这句话一点也不消极,反而我觉得会让很多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一直想不明白的是人为什么非要扬名立万,非要功成名就,似乎这样的社会在我看来很是浮躁,可是社会很浮躁我不浮躁又能怎么样呢?毕竟我的力量很渺小,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我不能改变这个社会。我并不是说扬名立万、功成名就不好,也不是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千千万万个的他或者她或者它来组成的,每个人有每个人存在的意义。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即使不能扬名立万不能功成名就,能够继续偶勇气走下去,也是因为在我生命中从未张扬过的每个你。 分享五:有种感觉叫难以释怀、一不抱怨二不解释 “被任何掠过都比被回忆掠过释怀。”“难以释怀是最不想遇见的境遇,三杯两盏,四季清秋,也抵不过莫名的愁上忧。” “遇见,然后离开。多年后,再遇见,突然有种感觉叫难以释怀。”从小到大,从出生到死亡,人总有一些难以释怀的事情在心中难以释怀,或是爱情,或是友情,或是亲情,或是工作……对于难以释怀的事请做到一不抱怨二不解释,难以释怀的事终究只能埋藏在心里,让自己用内心慢慢去消化去阐释,不必对他们进行抱怨,解释。很多时候,沉默,再沉默是最好的方式,沉默是憋不死自己的,只会让对方把自己憋死了。说到这点,似乎自己与刘同特别的相似,我有着和他共同的观点。其实不是不能解释,只是懒得解释。一个了解你的人根本不会问让你解释的问题,而你也不会给真正了解你的人问这样的问题。“所以能从一个眼神读出你的歉意才是你的真命天子,能从一个拥抱中感受你的不舍才是你的知己。”“那些需要你浪费时间去像TA解释一切的人,必定是上帝派过来收你的人,撤吧。” 分享六:火柴的奇妙力量 火柴“那种磷的燃烧比镁的燃烧更接近人的情感”,很喜欢用收迅速划火柴后传出的“哗”的声音,接着出现熊熊的火焰,飘出那沁人心脾的味道,让我很享受,心情很愉悦,似乎这种场景让人很有满足感,满足了听觉、视觉、味觉。人如火柴一样,每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都必须找到那种着火点,找到着火点需要类似火柴般奇妙的力量。人如果没有找到那种爆发的点就如同火柴受潮一样,无法点燃。书中有段话很吸引我:“胭脂红不够,有了苏丹红。脚步不够,有了飞机。感情不够,有了情书。关心不够,有了速递。或者因为你不够,所以有了我。”火柴带给人是一种美妙并且强烈的情感,充满了奇妙的力量和浓浓的爱意。火柴的奇妙力量,只有喜欢火柴的人才懂。 分享七:贱狗人生 “没有那么低贱的过去,就没有今天的我。我希望一直这样,像蜷缩在角落里等待被发现的贱狗,不抱怨,不自恋,碰个杯,就把人生各种滋味一饮而尽。”在书中这种贱狗的人生的表述有反复的几次。刚看到这段话的时候,觉得形容的很有趣,仔细一回味,觉得很有哲理。如果你不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不是红二代,似乎你都得需要这样心态的过程才会更加容易地达到人生一种高度。用贱狗来形容人生是不文雅的,但是却十分贴切。放低自己的姿态会更容易让人接受生活、工作中的那些无奈与悲哀,也会让人的性格愈加淡然。用所谓的贱狗的生活方式来与生活相处与工作打交道会更加让人融于社会,会更加觉得生活的甜蜜,当然也会更加让你接近成功。贱狗一词虽不文雅,但是在我的词海里我把他归类为褒义词。我相信,做好自我,把自己的姿态放低,然后与人相处,坚持做个好人,然后你会遇见更多的好人,最后一切都会让你觉得是多么的美妙。 分享八:理解自己才会有好人缘 古语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更看重的是知己,知己是提前。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阻碍自己前进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曲解误读比曲解误读他人对自己产生的阻碍大得多,而且不是一点点,也许会是一个方向的问题。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我们似乎很难接受朋友眼中的自己,很多时候朋友眼中的自己比自己眼中的自己来得更加的真实。了解自己,会让自己懂得自己需要什么,也能让别人懂得你需要什么。所以,我亲爱的朋友们,多花一些时间在了解自己身上,少花一些时间在应付别人身上。因为最后,能够给你提供最有利帮助的人,除了你自己,没有别人。 分享九:在该绽放的时候尽情怒放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第一眼觉得很文艺,第二眼是在思考这是在讲什么道理。突入脑海的想法是这肯定是再说该出手时就出手,得把握住时机的道理。人生漫漫,错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有时候在那个瞬间没有把握住就会即逝,很多很多东西不会等到你想把握的时候才让你去把握,转眼即逝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很多人有这种思想,我无法评判这种思想是否正确,但起码我是不认同的,那就是该轮到你的时候自然轮到你,我觉得这种思想很是奇怪,你不去争取,不去努力,成功会向你走来么。这种思想也许在某刻时候是那么的有道理,但我还是不敢苟同,我还是坚持在该绽放的时候尽情怒放。比如爱情,书中说道暗恋的美好就在于也许永远不会失恋,但引起思考的是暗恋最终给予你的肯定会是永远得不到。这样的爱情是否悲哀了点,这样的爱情之花是永远不会怒放的,等到凋零的时候依旧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我坚持必须让所有的所有尽情怒放。 分享十:那件青葱且疯狂的小事叫爱情 特别认同“情侣是全天下最令人害怕的关系。陌生人因情因景走在一起,亲起来比亲人还亲,陌生起来比陌生人还要陌生。”这样的说法。所以每对分手的情侣分开后,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如果我们不曾相爱,我们是亲戚关系那该多好,不能一生得到,但起码不会一生失去。无论谁的爱情都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如果爱不疯狂,那又有什么东西配得上疯狂这个词。他说,爱情终始于爱情,即使是最热烈的友谊也无法转化成最冷的爱情。爱情终始于爱情,即使最在乎的亲情也无法转化为最决裂的爱情。书中提到的一首歌,袁泉的《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我也听过几遍,很好听,很唯美。让我们记住在我们的青春岁月里,有件青葱且疯狂的小事叫做爱情。 分享十一:有信仰的人,总是积极的 似乎很多次写东西,都会涉及到这个词。 信仰是人的心灵被某种主张、或说教、或现象、或神秘力量所震撼从而在意识中自动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 信仰是心灵的产物,不是宗教,或政党的产物。宗教,或政党只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没有宗教和政党,人同样可以拥有信仰。 信仰,是行走在路上的人们的指向灯。没有信仰的人,就像无头苍蝇,就像失去与指挥中心联系的飞机,就像迷失在森林里的人。有信仰的人会无坚不摧的,有信仰的人做起事来总给人一种特别带劲的感觉。信仰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动力,是人们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挺进的动力。 我最亲爱的朋友,在行走与追求的路上,请保持并坚持你心中的信仰,这样的行走与追求的路是烂漫的。 以上是读完《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一些感想与分享。仅以此文做个文字的留念。感谢刘同在我青春的路上写了这样的一本书,谢谢。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