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狗脚 |
正文 | 狗 脚 王建福 前几天下班,在通勤车上,与我同座的一位女同事,拿着一小块烤得焦黄的面疙瘩在那里啃。尽管它的形状非常不完整(甚至可以说已经被小姑娘啃得没有了形状),但我一闻到那带着甜甜碱味儿的香气,立马就叫出了它的名字:“狗脚!”正啃得有劲的小姑娘瞪大了眼睛:“您怎么知道这是‘狗脚’?” 噢,我太知道“狗脚”了。它是黄冈县(现团风县)的特产。它的原料与做馒头的原料差不多,只是碱要稍稍放重一点,使它烤出来颜色更好看一些,也更香一些。把面和好后,做成七八岁孩子拳头大小的圆柱形,在其中一端用刀切一个半寸深的十字(也有切成六丫的),然后放进炉中用文火慢慢烘烤,一直烤到它里里外外都象锅巴一样脆硬,才算完工。烤好后的“狗脚”一端有切口而开裂,状如狗的脚爪,这便是“狗脚”的来历。听当地的老人们说,正宗的“狗脚”,还应当在前面所说的工序完成后,放冷,再回炉烤一次。据说,回炉的“狗脚”会更香、更酥。 其实,再香再酥的“狗脚”,说到底不就是一团面疙瘩么? 我认识“狗脚”,是在一九七零年。当时,我下放到黄冈县上巴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那时的条件之艰苦,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在生产队里,我们的口粮是每月四十五斤谷,折合大米不到三十五斤。在缺油少菜的情况下,这样的定量,对于我们这些十六七岁每天都要付出很大劳力做农活的小伙子来讲,是肯定不够的。所以我们基本上长期处于一种饥饿状态中。我一年大约要回两次武汉,一次是在“双抢”以后,一次是春节。我所在的上巴河与武汉的公路距离大约只有一百四十公里,但是我回去一次得一天一夜!因为,我没钱坐汽车直达武汉。我要先花九毛钱坐早上的车到团风镇,然后再花一块二毛钱坐深夜十二点左右的小轮船,到汉口是第二天早上八点。这样至少比汽车直达要节约一倍的钱。时间肯定是浪费得多了。可那时我们多的是时间少的是钱,而且我们的“时间”并非“就是金钱”,比如一九七零年我在生产队里出一天工的价值,只有三毛六分钱。 我与“狗脚”就是在此时相识的。为了等深夜的船,我必须在团风镇呆十几个小时。这之间,我得吃两顿饭。这两顿饭的主食,多半情况下就是“狗脚”,因为它便宜,而且耐饿。当时团风镇有一个很破的电影院,电影院的隔壁有一家餐馆,该餐馆卖的“狗脚”最正宗。所谓正宗,就是又大、又脆、又酥。当时的价格,是一个“狗脚”一两粮票六分钱。花一毛二分钱买两个“狗脚”,再花一毛钱买一碗阳春面,可以管饱。然后,考虑到深夜时分肚子饿,再买两个“狗脚”揣在怀里。五毛六分钱,就打发了一天的伙食,还十分潇洒:夜半时分,在一大群饥肠辘辘翘首盼望小火轮到来的人群中,有一个知识青年在格嘣格嘣地啃着又香又脆又甜的“狗脚”。那年月,这是何等潇洒而又奢侈的享受! 现在看来,那时的“狗脚”之所以能成为黄冈县有名的特产,主要是因为大家太穷。在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嘴里能有这样一个东西慢慢地啃着,鼻子里能闻到粮食的香味儿,胃里能得到食品的安慰,这就该满足。何况在鄂东南一带它还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后来,跑的地方多了,才晓得普天下穷人太多,而且穷人过日子的办法又大同小异,于是,又发现了“狗脚”的“亲戚”。比如江汉平原就有一种烤制的面食叫“金刚角”,口味与“狗脚”几乎没有差别。再比如与“金刚角”形状口味一模一样的食品,在襄樊(现襄阳)也有,且名字更厉害,叫“金钢钻”。其实意思差不多,就是一个硬。 象“金钢钻”一样硬的食品,绝不是好的食品。在贫穷年代,只是聊胜于无罢了。所以,近十几年来,很少看到“狗脚”或“金钢钻” 一类的东西了。忽然闻到它久违的香味儿,又看到有人有滋有味地啃着它,不禁感触良多。它令我回忆起那不堪回首的磋砣岁月,又令我庆幸赶上了今天的好日子。现在的人们之吃“狗脚”,不是用它来填肚子,而是一种讲究营养平衡、提倡吃粗粮的时髦。就象一则手机短讯调侃乡里人对城里人的埋怨所说的:俺们吃野菜的时候,你们吃肉;俺们现在赶上吃肉了,你们又吃上了野菜。 写罢上面这些文字,心中便十分想念“狗脚”了。我有朋友住黄冈,下次来时,定叫他带几个来啃一啃。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