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官品与书品 |
正文 | 官品与书品 某县有位原县长,书法颇有造诣,求字者众。有确实由衷喜爱者求之;有“醉翁之意不在酒”者求之。于是乎,它的墨宝(案:笔者未添引号)渐渐地在街头建筑物上几乎随处可见。未料此公书品颇佳,官品却欠佳,不久因索贿罪(当然也包括所谓写字的润笔费)而锒铛入狱。于是乎,他的墨宝便又成了“墨宝”,众人纷纷愤然铲去,而爬在最高处亲自带人铲除这位贪官墨宝的最卖力者,多怒发冲冠、振振有词曰:“岂容这类下三滥的腐败分子的桃符鬼画,污染城区市容,更污染我们纯洁的心灵!”之辈,却多为昔日为求得县长大人的“民族文化之瑰宝、书法艺术之极品,而让单位领导职工一看到县长您的亲笔题词,便能深感县长对本单位工作的重视,而鼓舞士气,为振兴我县经济竭尽全力,确实意义重大,意义重大……”如是等等极尽谄媚奉承,软磨硬缠之流。而县长大人日理万机,奉上一份润笔费,自然是有劳伤神累腕而理所当然“务请笑纳,不成敬意”云云。 我是一个极其卑微的人,当然没有为县老太爷鸣冤叫屈的意思,而且原南昌市街头随处可见的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大人的“墨宝”,不也早被铲得一干而净?何况你一个小小的县长!更因事情也明摆着:您老若不是县太爷,而是卑贱如我,字写得再好,人家会夜黑时分,轻轻敲开我家的门,恭请我在那一幢幢新落成、乃至眼谗别的单位有题词而不惜重新装饰一番的建筑物上去题写墨宝,“锦上添花”吗?人家又可能会送上那么丰厚的“润笔费”吗?倘使你官品好,人家纵使口生莲华,理由堂皇,笔在我手,字在我心,能奈我何?身正笔自正!清代《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名满天下,求字者更是可想而知,他却一概敬谢不敏,并赋诗示众:“虽云老眼尙无花,其奈日懒疏有加,垂语清河张彦远,此翁原不入书家。” 至于求字者和铲字者种种百相丑态,不屑议论。我只是从铲字之举,有着许多迷惑:书法艺术“象形类物无不可,闻风游云千万朵”,确实乃我民族文化之瑰宝!如果县长大人,乃至胡大省长之书法,确实有着过人之长,名符其实称得上墨宝,即便官品不好而下了台,似乎也无需那样去兴师动众,而非要将其墨宝变成“墨宝”,-概铲去,因为它毕竟也是城市文化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许多城市建筑物上迄今且日益还在增添的官品好书法也好的墨宝,往往令行人停步驻足,叹为称绝!书品相对官品而言,有如个人人格均有二律悖反性,某种程度上似乎并不存在绝对的利害冲突。腐败行径危国害民,自应严惩不待,而其墨宝则不至于祸国殃民了。好的墨宝,一夜之间就这么突然一钱不值地铲掉,令人扼晼叹息之余,似乎还让人感觉到国人不仅是对我国独有的书法艺术,缺乏-种纯艺术欣赏的胸襟气度,而且在心理上也显出一种小家子气的概念化的不正常的心态。尤其书法本身只是一种视觉艺术,字其实还是那些字,若是县长省长没有下台,墨宝自然赫然还是墨宝,而不会变成“墨宝”,自然便不会遭到铲除的厄运了。政治因素当然不能不考虑,其实只要铲掉这些书法题词的贪官们的署名,岂不便能两全其美了吗? 自所述这些事例来说,当今人们对艺朮的欣赏心态,还存在许多可以商榷之处。某种程度上似乎还不及古人。蔡京是众所周知的宋代奸臣,但历史并未因其是奸臣而抹煞他的书法成就,而是苏、黄、米、蔡一并垂名青史。不仅书法艺术欣赏如此,其它艺术窃以为也应如此,不去因人而异。也是宋代的那个沈括,完全是个令人不屑的小人,(如陷害苏轼、趋炎附势等)但不会因此否定其《梦溪笔谈》的杰出价值吧?真正的艺术欣赏,尤其字、画类视觉艺术,我们其实大可进入一种无背景的纯艺术欣赏状态,即既无须考虑其自然品质、象征意义,也无须考虑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作者遭遇、性格等背景。仔细想想,这些背景对我们的艺术欣赏毫无用处,真正的欣赏,是对作品本身的玩味,以一种闲适的心境,凝神于单纯的墨迹之间,渐渐地会感到一种意趣而怦然心动,一种纯艺术欣赏的美感也会油然而生。 2000年3月4日泊心斋灯下。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