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情怀 |
正文 | 我以为,任何一个有情怀的人都会在偶像陨落后自发地缅怀一番,任何一个有情愫的小女生,也都会对着镜子自我沉醉一番,任何一个有深度的人都会在旁征博引之余留下可供商量的余地。那么,何为情怀?何为情愫?又何为深度? 我以为,内心强大的人是不需要安慰的,面容姣好的人是不需要护肤品的,戴着眼镜的都是饱含知识的智者,有心思在这胡乱贴标签的大概都是苦命的码字狗吧! 推翻之前的揣测,回到常识的范围去认知,我想去除浮躁与偏见后沉淀下来的大概都是经得起推敲的,经得起推敲这一结论未免不是盖棺定论之说,理性让位于无休止的争吵,只能是疲于应付喋喋不休的唾沫星子,没有时间关心自己的立场,容不得自己深思熟虑去给争论的话题贴上公知的标签,不为公众仗义执言,只为一己私利就显得太low,公知真是活的不容易,仿佛不去讨论弗洛伊德关于性的观点,都没自信去提升“豆腐块”文章的格局。 破局的人常说“少些套路,多一点真情”,套路让人驾轻就熟,消极之处顶多也就是不思进取,也不至于缺失真情流露,套路的意义在于是对“作文速成”模式的积极拓展,是从1到N的积极尝试。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本性,这很好地体现了人们对于欲望的无限遐想与价值观。但是站在道德立场的正义人士自然是要口诛笔伐的,为民请命自然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可是情怀并非廉价,能引起共鸣的情怀就价值不菲,问题就在于如何颠覆大家的固有认知。 一场观念革命难免和社会文明进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站在风口浪尖的人常常是时代的弄潮儿,《参与感》一书就坦言,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现在,为自己的洞见著书立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然而放到二十年前,那也只是极少数人做到的。就目前而言,每一年出版发行物多到环绕地球无数圈,就连如何读书的指导书籍也成为了畅销书,在阅读之前,选择比信息获取更为重要。不喜欢读书的人是有先见之明的,至少不用纠结于茫茫书海里的遗珠,也不用太担心自己的脑子不够用。 大学专业的划分让知识信息看起来更加分裂和独立,虽然这是信息爆炸过后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默认了人类认知的极限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不堪一击和败北,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人们面对五花八门的技术和高精尖的高水准要求,才能在知识吸收,技能强化和个人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一万小时”理论之所以走下神坛,是因为人们用一千个小时就通过了司法考试,这对“一万小时”理论有恐惧症的人带来了福音,同一件事,对于能走捷径这回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情怀确实有时效性,很多年前,我们一致高喊“四大天王”,热衷于讨论《大话西游》,更热衷于抄写歌词和收集贴画,现在,孩子们选择的空间大了许多,回家的车上,小学生用手机观看《极限挑战》,对于明星的认知还处于贴标签阶段,她们确实全身心地在感受美和塑造美,遗憾的是,贫瘠的土壤无法给予太多,于是他们带着渴望与好奇奔向看似热闹的各种综艺和影视剧,饮鸩止渴有些过了,无知与幸福感没太大关系,幸福感的感知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满足感,总而言之,能为感官提供情绪快感的一切举动都能提升个人情绪,都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至于获取途径道德与非道德,违法与犯罪就不在这作过多讨论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