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游览独秀园 |
正文 | 40年前,我曾在安庆工作过6年多时间,当时只知道有座独秀山(属怀宁县月山区),可从未听说过还有独秀墓,这次战友聚会才听说起。原来,1947年6月,陈独秀之子陈松年遵父遗嘱,就将其灵柩从重庆江津迁回,葬于安庆市北郊叶家冲,与原配夫人高晓岚合冢安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便宣传。尤其是陈独秀的特殊人生与特殊经历,致使我党历史上难以“盖棺定论”,使得人们对他是非功过的争议未休,总把他作为反面人物的典型来对待,所以很少有人知晓陈独秀墓究竟在哪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拨乱反正开启,安庆市以独有的前瞻眼光率先对陈独秀墓地进行保护, 并确定为“安庆市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特别是1991年苏联解体后,原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历史档案公开,大革命时期陈独秀问题的史实真相大白,强加给陈独秀的一些罪名一个个被否定。陈独秀之墓得到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关注。2004年规划在旧墓基础上扩充建设“独秀园”。国家文物局、省、市文物局开始拨专款对墓冢进行修葺,2013年上半年,独秀园由“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升格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独秀园的落成和开放,标志着陈独秀将再次回归公众视野,陈独秀人生和历史形象将完全被还原。据介绍,现在的独秀园占地 110亩,墓地1058平方米,包括陈独秀墓,浮雕墙,陈独秀纪念馆等景点。1998年5月该墓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5月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自然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集文化、纪念、旅游为一体的园林式纪念地。 今年4月在安庆举行“原安庆军分区调防4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有机会和战友们一起拜谒了“独秀园”,参观了陈独秀纪念馆。 26日上午,我们一行50余人驱车前往。这里,是安庆的一道风景线,新的旅游景点。墓区取名“独秀园”,是以陈独秀墓为核心的大型人文景观,位于安庆市北郊十里铺乡林业村境内,离市区约10公里。不仅气势磅礴,风景优美,还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是一个风光和气势都堪称佳境的墓园。高高的白色圆顶,被一片茂密的杉树环绕,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老远可以看出墓地巍峨气派。 一进大门,就是高大的汉白玉牌坊,正面写着“独秀园”三个大字,是用著名书法家赵朴初的集字镌刻,两旁是陈独秀书写的“民主”、“科学”四个大字。白色的牌坊映衬着青山绿地,十分壮观。对面牌坊,是巨大的弧形雕塑墙,雕塑着陈独秀和象征汹涌澎湃的群众革命热潮的浮雕。穿过牌坊,是宽阔的广场,两边种植着茂密的柏树。在广场中央,高耸着陈独秀的塑像,一位意气风发的革命青年,远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思绪万千,筹著满怀。再往前,是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雕塑。正面是杂志封面,背面是一本打开的书,刻着陈独秀1925年9月写的《敬告青年》的语录:“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往后便是陈独秀墓地,墓地前,是一大块“纪念水池”,池水倒映着陈独秀的墓。面对这个水池,我思绪万千。 这是一口方方正正的水池,好像一面镜子镶在这里。原先这是一口很小的水塘,纪念水池就是在原来天然池塘的基础上改造而成。考虑到建设“独秀园”要保护生态,设计扩大了水塘。水塘既寓意历史是一面镜子,告诉人们历史是由人民来写的,功过曲直自有公论,历史终究会还原其本来面目;也寓意着陈独秀一生淡泊明志、清平正直、胸怀坦荡的风格。正如一些伟人对陈独秀的评介。毛泽东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称“前有谭嗣同,今之陈独秀,其人魅力雄大,诚非今日俗学可比。”1919年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文章,称陈独秀“为思想界的明星,我视陈君万岁!我视陈君至坚至高的精神万岁!”邓小平曾说:“陈独秀,还有瞿秋白同志,李立三同志,这三个人是不搞阴谋诡计的。”胡适曾说陈独秀是“终身的反对派。”“他的历史癖太深,故不配作革命的事业。文学革命的进行,最重要的急先锋是我的朋友陈独秀。” 陈独秀是我省怀宁人,出生于世代书香门第。十七岁考中秀才,五次东渡日本留学和避难。任过北京大学教授。晚年客居重庆江津,虽穷困潦倒,寂寞惆怅,却仍心系革命事业,不坠青云之志。他是“五四”运动先驱,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和早期领导人,是中国现代史上的文化伟人,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曾被称为“南陈(即独秀)”、“北李(即大钊)”如两面大旗,集合起中华民族的精英,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但由于他认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需等待资本主义发展成熟后方可进行,终成革命局外人。1942年(时年63岁)病逝并安葬在江津,后迁回家乡重新安葬。 拜谒了独秀园之后折回,参观了陈独秀纪念馆。纪念馆在进大门的右侧,分为上下两层共1600平方米。随着讲解员的讲解,在我面前展开了陈独秀先生的波澜起伏的生平画卷。琳琅满目的展品和照片,使我目不暇接,感受到了这位先后担任第一至第五届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风采和惊心动魄的人生历程。 纪念馆里面陈列着陈独秀早期革命活动的史料,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等对陈独秀的历史评价。走进陈列室大门,迎面就是一幅毛泽东评价陈独秀的文字: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的《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些人的影响最大。可以说,是由他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毛泽东的评价和史料充分说明,陈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一大至五大党的最高领袖。 1927年大革命失败,对这次革命失败负有第一责任的共产国际领导层,把全部责任推卸在它的中国支部——中共的头上,中共又把主要责任推卸在总书记陈独秀头上,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后改为“右倾机会主义” )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撤销了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通过史料介绍,深感陈独秀虽不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但却是一位革命家。他是一位文人,一位有骨气的文人,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却只是充当了一个时代的弄潮儿。不过,他是有贡献的。他的最大贡献就是领导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在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创刊号上,第一次提出“科学”和“民主”的口号。他把科学称做“赛先生”,把民主叫做“德先生”,指出科学和民主乃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动力。没有民主就没有科学的发展,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真正的民主。他在五四运动前提出的“科学和民主”的口号,不仅在当时,就是在当今时代,仍有它的积极意义。 再进去是一幅陈独秀的半身照,两边有幅对联“身处艰难气若虹,行无愧色心常坦”。更点明了陈独秀的人格特征。旁边一块花岗岩石碑上刻有陈独秀生平介绍: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号实庵。陈独秀涉世,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际。为寻求救国之路,陈独秀放弃科举仕途,参加拒俄运动,反清反帝,追求民主共和。他创办《安徽俗话报》启迪民智,组织安徽爱国会、岳王会,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创办《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发动“五四”运动,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大解放,创建并领导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的新纪元,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第一至五届中央最高领导人。大革命失败后,虽被开除党籍,但始终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着相想。抗战时期,积极投身全民抗战行列,直至生命终止。他一生为革命,四次流亡,五次被捕,险遭杀害。他一生为救国救民,执着追求民主、科学和社会主义,始终如一,至死不渝。看了这样的评价,对这位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敬意不免油然而生。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而又备受争议的人物,在历史上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思想界的拨乱反正,加在陈独秀头上的一些不公正的帽子逐渐被摘除。例如,1991年修订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把1952年版中关于“汉奸托派”的注释,由“是一伙无原则的和无思想的暗害者、破坏者、侦探间谍、杀人凶手的匪帮,是受外国侦探机关雇佣而活动的工人阶级死敌的匪帮”,修改为:“把托派与汉奸相提并论,是由于当时共产国际内流行着中国托派与日本帝国主义间谍组织有关的错误论断造成的。”这个解释可视为对陈独秀等托派成员“汉奸”罪名的平反。但是,究竟怎样看待陈独秀与托派的问题,仍然很受人们的关注。 陈列室里还陈列陈独秀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为革命牺牲的资料。陈独秀长子陈延年与其弟陈乔年于1920年同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两人都加入法国共产党。1923年,两人同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陈延年于1923年回国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江浙区委书、江苏省委书记。“五大”被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候补委员。1927年2月26日在上海被捕,7月4日牺牲。陈乔年于1925年初回国,历任北京地委组织部长,北方区委组织部长,湖北、江苏省委组织部长。“五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之后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28年6月在上海牺牲。时被称为“父子三委员,兄弟两英杰”。现两人都葬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1954年,毛泽东主席曾为陈延年、陈乔年家属颁发过“光荣纪念证”。 陈独秀早年留学日本,接受过西方教育,学识渊博,精通日文、法文、英文,懂得德文、拉丁文。他工宋词,善隶书,文学造诣尤深。晚年穷困潦倒,仍恢谐地称自己“常有艰难能炼骨,依然白发老书生。”陈列室里还展出了一些陈独秀与朋友往来的信札和诗词作品手迹。字如其人,笔力雄浑,挥洒自如。 陈独秀的一生是一本教科书,他的生前身后对后人都有教育和启示意义。人生的起伏、浮沉,或至事业成败,都不能只以一时一事而论,关键的时候都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通,该看淡就看淡、该淡定则淡定。独秀园既是人们了解历史、接受教育的地方,又何尝不是思考人生的好场所和一处别样的心灵港湾?! 参观独秀园和纪念馆后,不仅对陈独秀一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对其功过是非有了重新认识。特别是这个纪念馆的建立以及所展出的资料、图片,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过去,因为陈独秀在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否定了他的一生。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历史地、全面地、客观地评价陈独秀的一生。陈独秀的一生是发展变化的,他走过的道路也是复杂、坎坷的,不因为其错误而否认其贡献,也不因为其贡献否认其错误。把陈独秀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研究,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其一生,说明党中央是实事求是的,也是充满自信的,更说明我们党的英明、正确。(万汝滨) 2015年5月10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