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读书论
正文

书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尤其是人们烧掉的那些。

在我们身边,我们往往发现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人中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我就不说其他的人,就以我为例,在高中的时候,受国家应试教育的影响,除了课本外,别人是不允许你看其他的书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其他的人,就是我们我们最亲爱的老师和最亲近的父母。在学校,你想看其他的书,是什么养的形式,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背着老师偷看,如果老师一经发现,轻则没收,重则挨板子或是请家长,而在家里呢,你也不可能有那机会去看课外书的,家里人的眼里只有学习,所谓的仕途大学梦。最近老是听到相关的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也许媒体报道的统计数据并不准确,但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中,凭直觉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是越来越不喜欢看书。

此前就有人写过文章介绍,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看书。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是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鲜有看书的人。

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几百平米的书店内是门庭冷落。

在我们家乡,处处都有麻将馆,里面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几乎都是满的,不愁客源,生意火爆。来参与打麻将的有农民、生意人、退休老干部,教师、医生、国家公务员等,甚至很多教师趁中午休息也要玩两把,自诩“经济半小时”。可以说,不论文化高低,不分男女,中老年人参与到麻将当中,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和看电视。

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我在徐州读书的时候,去机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都在玩游戏,在宿舍都在玩游戏,甚至在图书馆,有人拿手机斗地主,声音还开得很大很大。当然,也不排除少数人是去学习查资料的,但是少之又少,这是我们 都众所周知的,只是大家不说罢了。

以前,网上有一句来讽刺公务员整天无所事事的话: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说明那时候还有很多公务员在看报纸,但自从网络化办公后,网络带来的海量阅读信息反而没有人读了,报纸更是无人问津。我自大一实习到今年,分别去过大大小小不同的监理组,项目部,试验室,到过不同部门的办公室,很多人或公开或偷偷摸摸在网上斗地主、玩游戏已经太正常了。打牌战况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至于打什么牌,那就随地域差异了。

说说我们都知道的,再看看现在的各部门领导,一天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应酬、饭局,更是感叹抽不出时间来读书,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当然这是好的也不是说不读书就不行了,人家照样拿高薪高职。这不只是我善意地猜想,也许很多学者也不看书了。从愈演愈烈的论文抄袭、剽窃来看,他们之所以冒这样的风险干这样见不得人的勾当,说明这些学者写不出东西来了。写不出东西的学者,肯定是没有及时给自己充电,老本吃完了,才会江郎才尽。一个经常读书学习的专家学者,哪有写不出东西的道理。

今年七月底年,我与好友出版界的一位自称出版社编辑的王姓人一起聊天,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反正我信了,她的文学功底很是深厚,我心底对她的博识还深感佩服,她这样感慨道:现在中国写书的人比读书的人还多!这话也许是笑谈,但现在买书的、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确实让人担忧。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不光国家与社会都离不开书,人类也离不开书。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材的竞争,终身学习是提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力的不二法门,而阅读又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这样低的阅读量,这样低的文化素养,能让中国可持续发展吗?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吗?我看有点悬。

我们中国人不爱读书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直到近几年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上述国家,老早就普及高中教育了;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家庭和社会也缺少读书的氛围;三是国家一直在实行“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同时,应试教育剥夺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权力,这也最重要的因素;四是好书越来越少,内容不吸引读者。中国每年200多万种新书,去除评职称用的,市场投机的,粗制滥造的,以色情、爱情为主,思想品位高一点的,值得一读的也就是少量的引进版图书。

读书这种习惯要靠从小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校和家庭。可是多年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学习就是做作业。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叮嘱学生的一句话:回去把作业做好。而家长督促学生的一句话就是:作业做好了吗?从没有人问:今天看了什么书?在学校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在家里面躲着家长看课外书绝不是传说。读书并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你只要在学校走一转,你还有可能听到校长或教师无所谓地说:我最不喜欢看书。很多学校的图书馆都是摆设,很少有学生去借阅。而家长只知道给孩子买玩具,买食品,却不知道给孩子买书。我估计,在中国的一些普通家庭中,拥有10册藏书的肯定不多,我是说除了专业以外的书。

中国人都为了钱和权及利而拼搏。孩子读书为了考取名牌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并非按自己的兴趣去读;成年人读书为了晋级或考取公务员;政府重视的是高文凭人才而不是知识,那么读书何来快乐?关键的关键是如何让国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他在书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董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家里突然起火,你首先会抢救什么?”当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时,母亲会严肃地告诉他:“这些都不重要,你首先应该抢救的是书!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因而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即使在乞讨,他们的身边总会带着每天必读的书,更别说衣食无忧的人了。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在以色列书刊价格非常昂贵,每本书的售价在20美元以上,每份报纸也在6美元以上,但普通以色列人对购买图书和订阅报刊都十分慷慨。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所谓“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有人感叹道:“当今社会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很多人把宝贵的时间耗在推杯换盏、打牌搓麻将、欢歌劲舞等娱乐应酬中,却不愿花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几本好书。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坚信:阅读始终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我建议:不管是什么人减少一些应酬,多读几本好书吧,别老是让别人看不起自己,说自己肤浅,庸俗,只为真一口气,生气不如争气,叫苦不如吃苦,读读书吧,诸位!

书籍是什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它,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可以提升心净,净化心灵,陶冶性情,还有很多很多原因是我们都显而易见的。当然,在此刻,我也不能一一列举了。说白了,读书就是一种文化,而文化是什么,前几天我在空间看到一段话我觉得特别适合解释这个文化概念。文化的力量,它也不能让人起死回生,也不能改变金融危机的袭击,更不能阻止地震的来临,但是当这一切来临时,我们可以改变面对这一切时的态度,额,就以这个说说作为结尾吧?。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