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用一场旅行忘记 |
正文 | 那时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 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北岛 那日同小姨一起去了某个远离这城市喧嚣的地方。 单是乘车,就用了一个上午,我的情绪也因窗外变化的景物与漫长又短暂的等待而变换着。的确,待在车上的感觉不好,却也比在家听那两位长辈唠叨要好些许。 下车后,周围寂静的环境难免又让我想起我那并不繁华的故乡,那里保留了我多少的快乐。 身边的乱石高傲地立在这片土地上。 高傲的独舞,却是你意料外的孤独,可它们很快乐,我也很快乐,书上说:“旅行中的孤独,是最好的孤独。” 我们向前行着,在这被群山包围的土地上徘徊着,我却很乐意享受这样的徘徊,就同我听音乐时的感觉一样,轻松、快乐。儿时与密友在榕树下嬉戏时,也是这样。 四十分钟后,我们乘车进入下一个景点,这里没什么可玩的,于是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车子行驶到了镇上,看着窗外人们朴实的生活,感觉有些画面似曾相识。 某一个叫“明月”的镇里,埋葬了我大部分的童年与快乐,我所有的乐观与平静的生活,也都成随葬品了。城市里的日子的确过得要好很多,可少了些什么,曾经我和小伙伴在家门口跳绳,在屋顶上吃棉花糖,在小小的学校里荡秋千……而今,徒剩旧日时光的琐细碎片。 周围轻松的气氛衬托出我沉重的生活。我在四年级下册的时候便离开了明月镇,城市里的日子从最初的新奇变为了日后的寡淡如水。写过一句话:“我不属于城市,不属于喧嚣,我不属于这里,而最后,我还是接受了这里”。长大的我,是如此地怀恋小时候的无忧无虑,如此地怀恋那并不大、装修简陋的校园。 王臣在《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中写到: “终有一日,要离开校园。迎对生活之艰辛、之褴褛、之孱弱、之孤自无依。之于我,更要做的是,把沉重的留给写作,轻松的留给生活。总有一些沉重是不能避免的,一如总共有一些时光是无法回去的。但放下,从来不是失去。 苦难还会有。 孤独始终在。 但日子,总要过下去。” 日子,总要过下去,无论跟往事再怎么牵扯不清。 最后去爬山时,导游让我们多做深呼吸,我是照做了,一抹抹绿意让我对往事释然不少。 即使极度恐高,还是拼了命走到了山顶,只是在最高点时,扶着一旁凉亭的柱子动也不敢动。我承认,这把跟我们同车的那位大叔逗笑了。 貌似这样也很好。 王臣写到: “世间总有一个城市,令你一见如故,心下惘然。 世间总有一个城市,令你再三往来,流连忘返。 世间总有一个城市,令你左手欢喜,右手惆怅。 世间总有一个城市,令你想停下来,好好去看。” 那毕竟都是曾经了。 下山的那段路程,总是笑声不断,即使在各种打击中我的世界观崩溃了好几次。 总有一天我抬头看见的不会再是灰色的阴霾。 总有一天我转身看见的不会再是孤独的回忆。 ——我都坚信着。 用一场旅行忘记,所有相似的回忆;用一场旅行忘记,所有迟来的觉醒。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