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那些味道:韭花逞味之始 |
正文 | ![]() 五代,一个秋天的午后,大书法家太子太保杨凝式午睡醒来,腹中饥饿。恰好友人送来韭菜花一盘,厨房已经烹制好肥嫩的羔羊肉。杨凝式以羊肉蘸食韭花,大快朵颐之后,提笔答谢“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一幅被称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的《韭花帖》就此问世。 从《诗经?七月》:“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到五代杨凝式的《韭花帖》,再到今天的涮羊肉中必备的韭花酱,看来羊肉与韭花同食的历史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历史。可少时北方农村,却只有韭花而无羊肉。 母亲将韭花剁碎,黄瓜切成条,混合搅拌,然后放入容器腌制。下午放学后,疯跑回家,搬过凳子,站在上面,踮脚拿下挂在房梁上的干粮筐子,左手拿一窝头,右手抽双筷子,打开韭花,香味扑鼻。瓜条上裹满韭花,咬一口,瓜条软脆、韭花鲜香咸辣。就着窝头狼吞虎咽,然后扳过洋桶壶,咚咚喝水。疯跑出去,找到伙伴互相哈气,相视大笑,哈哈你也吃了韭菜花!那灿烂的笑容,藏在心里,暖暖的,直到今天再也没见到。 韭花为食,切不可有籽。今涮羊肉必备之韭花酱,实为韭籽酱。韭花采摘晚了,结满了籽粒,剁碎腌制则渣滓满嘴,不可食矣。只能用磨,磨成齑粉。腌制后韭花香味全无,食之韭臭满口。 摘完韭菜花之后,割掉老韭,秋韭重生,尽脱夏韭之异味,郁香复来。此时正是八月中秋,包一顿韭菜鸡蛋粉条馅的饺子,过节的味道才浓。鸡蛋要用生鸡蛋才好,但用生鸡蛋,蛋液加上韭菜汁,难包。怎么办?干粉条过油炸酥膨化,剁碎后拌入,它的妙处发挥了,吸走了汤汁。煮熟咬一口,韭香、蛋香、再加上粉条的劲道,时或齿间还有些油脆,呵,难忘! 冬天要到了,儿时的北方农村只剩下萝卜白菜为蔬菜了,母亲要提前准备些将来过节的特殊菜品来调剂生活的味道。 将最后一茬韭菜切段,从霜打过的茄秧上揪下那些没长成的小茄纽儿,蒸熟与韭菜段拌在一起腌制。在萝卜白菜吃腻的时候拿出来佐餐。嗬,久违的韭香茄香,软糯咸鲜,馒头米粥一扫而光。 春节一定要吃韭菜,取长长久久的意思。将韭菜单独腌制,就可以放到春节,拿出洗净,与白菜一起剁碎,加上肥五花肉,做馅包饺子。煮的时候火轻一些,白菜还有些脆,吸满了韭菜腌制后特有的醇厚浓郁的味道,加上五花肉的油滑,堪称美味。现在冬季什么蔬菜都有,不会再腌制这种菜了,这种特殊味道就很难再尝到了。 几个月前,化疗后的大哥哥什么都不想吃。一天他对嫂子说想吃小时候过春节时吃的白菜腌韭菜馅饺子。嫂子专门做了很多,我和大哥哥吃的不亦乐乎。有些味道种在心里,长在胃里,浸透在舌尖,仿佛佳人难再得一样,虽然许久都没吃到,想起来也能滋养我们的人生。有些味道生在眼里,长在脑海,却无法种进心里,这是欲望的味道,它时刻都在消耗我们的生命。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