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姚会友回忆录 |
正文 | 姚会友回忆录 (初中六级:1956年7月——1962年7月) 馆陶县王桥乡南孙店东村是我的故乡,我的人生始自于1941年正月20日,村民都是炎黄后裔。 1956年7月,我毕业于王桥乡赵庄高小班,同年考入馆陶县一中,(馆陶县中学,校址在漳卫河东岸焦圈村),入学后被分到六级四班。那年招生四个班,六级一班为女生班,另外三个班都是男生。我们的班主任叫卢继武,高黑个子,任几何课。他有个儿子叫卢宗严,毕业后在沿村教小学。上初中时我和他是同班。校长叫郭冠英,是本县寿山寺乡南肖寨村人。1951年建校到退休,工作认真,平易近人。王尚白任教导处主任。我们这个年级在焦圈只上了半学年,放年假的时候,学校要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用品和桌椅板凳送到今文卫街正在建设的馆陶一中。 那时校园只冲大门里边盖了一座大办公室,中间有东西过道,过道两边是各科办公室。校长室、教导处、教务处都在里面。大办公室两边是直通后面操场的两条道路。操场南面有个大伙房,在学校中轴线上。院子东侧前面有两排四座教室。教室后面依次三排房子是老师的宿舍兼办公室。院子西侧前面也是两排四座教室,后面依次是三排学生宿舍。当时学校还没有院墙,只在大门位置西侧盖了一间传达室。向南修了一条三米宽的土路,直通政府街。路两边是40亩学校试验田。 1957年春天,为绿化学校,每天下午利用两节课外活动和一节自由活动时间,动用五级和六级两个年级的学生,搞校园绿化劳动。五级四个班负责在焦圈老校区把合适移栽的杨树刨下来,削去枝杈,然后几个人一起把树抬到南馆陶古镇木桥东头(今南馆陶古镇卫河对岸),我们六级的同学接到大木桥东头,再抬到新建的一中校园。留在学校的女生和其他一些体个小一些的同学挖好树坑,再把抬来的杨树栽好,浇上水。 参加移树活动的同学,个个都累得满脸大汗,但同学们都不觉累,反而都感觉能为学校绿化出力感到快乐和高兴。一天又一天,一直把树木移栽搬迁工作彻底完成。直冲校门大办公室的两头有两条南北路,路边各种了两行杨树,三米远一棵。教室前后盖房用土留下一米多深的大沟,全部垫平后栽上了树木。四级学生因暑假毕业、面临升学考试,没参加后期劳动。 待杨树长出新叶后,阵阵风吹,杨树的叶子哗啦啦地响着,仿佛是在向我们拍手致意。 到1957年暑假,我升入初中二年级时,原班主任卢继武老师调回临清市,班主任换成陶金榜老师。陶金榜老师高个子,有五十岁上下的年龄,不讲究穿戴,从没发过脾气,性情和蔼,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1958年,社会上搞起了大炼钢铁,各公社都在搞,社员都在食堂吃饭,各家的铁锅一律献出来,炼成了铁块。以提高国家钢铁总产量。当年国家钢铁总产量两千万吨。学校在操场东北角也建起了炼钢炉,土法上马,全民性的炼钢运动。参加炼钢劳动的同学轮班倒,把耽误的课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再补课,炉火不停。 学校各班还派出若干学生参与打狗运动,利用周日不上课的时间,到附近村打狗,见狗就打,打死后抬到学校,把狗皮卖到废品收购站,把狗肉切成块放锅里煮熟,晒干至发霉。作为有机肥料被翻埋在农田里。 当时,我被分到“扫盲”组,我利用周末时间画了许多水果和使用物品的图画,下面写上相匹配的文字。比如画一个苹果,下面再写上“苹果”二字。我到老陶北走家串户去扫盲。每次回校都要向班长回报去了多少家,教过多少人,教会村民多少字。那时建国还不足十年,生产条件差,经济落后,上不起学,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不识字。不及现在已普九,人人都是初中毕业。是年秋后,还在综合办公室后面搞了一个沼气池,封闭的挺好,接上电灯,灯泡就亮了。 1958年秋后,我们不少同学都参加了试验田生产劳动,播种麦子时,用手撒麦种,为撒种均匀,每天课外活动时,每个班负责播种的同学,都到操场东南角(综合办公室东边的那条路,去操场的路口处)。一人一堆土,练习撒种子。撒完了,收起来再撒,反反复复地练习,就这样,一直练习了两周时间。到播种的时候,同学们撒得都很均匀。学校种了四块试验田,分别是每亩地播种120斤、160斤、240斤。还有路西一大块按每亩40斤播种,拥木楼套种,行距20公分,与现在播种机行距6寸相符。 由于怕墒情不好,出不齐苗,播种后,又踩了一遍。出苗时,麦芽盯着土饼出不来,同学们又把土饼敲打碎后,麦苗才慢慢出来。有一些麦畦是遍撒的,长了一段时间,又铲掉一铲子宽,变成了宽垅密植。待到抽穗灌浆时,一刮风,一片片麦子扑倒了。班里买来小竹竿,扎成方孔,把倒伏的麦子架起来。 麦收时,县里派人亲自验收。结果用种量多的地块,反而产量低,每亩只有400多斤;每亩用种子40多斤的地块,产量却有900多斤。通过种植试验田,使同学们真正认识到毛主席制定的:“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中的“密”字,不是越密越好,不是像人们所说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量)”。不是播种量越多就产量越高。“密”是要合理密植。现在沙土地种得早几天的,一般每亩35斤左右,粘土地一般在40斤——50斤之间。亩产千斤以上。以上所有活动都是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进行的,学生以学为主。 1959年春,初三第二学期,面临升学考试。毕业四个班,高中招收两个班,有百分之五十的学生被淘汰。我爱静不爱动,在课外活动时,同学们都在操场打篮球、打排球尽情玩耍的时候,我一般都在教室里做作业、看书、复习老师讲过的课程。 1959年7月招生时,我被录取。被分在高二一班(1958年高中扩招成两个班是第一届)。到60年、61年、62年,这三年中,由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与中国翻脸,逼着中国还债。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还清苏联外债。再加上虫涝旱,灾害严重。造成全国性的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在生活上还提出:“粮食不够,瓜菜代”的口号。 我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趁生产队刨红薯,社员们把红薯秧子拉到地边上,在还没有刨红薯之前,我用筢子把红薯叶搂到一起,收起来包好,背起一个大包,步行20多里路交给学校食堂。后来食堂竟收了两大垛。一垛是干红薯叶,另一垛是荠荠菜(小蓟菜)。学生定量是29斤口粮,吃不饱。学校伙房把红薯叶晒焦,搓碎后,再用筛子筛,把筛下来的碎末用水淘洗后,搀和玉米面,蒸成菜窝窝头吃,菜窝窝头吃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伙房又用增量法蒸窝窝头:先把窝窝头在锅里蒸半熟,下笼凉凉后,再蒸成窝窝头,第二次上锅蒸。这样吸收的水分还多一些,吃起来更软更好吃一点。后来还用玉米包(玉米轴和玉米皮碾碎,再用水浸泡,提取淀粉)制成淀粉。然后在烙成锅饼。每人都尝尝,忆苦思甜。之后,有不少学生发生水肿,郭冠英校长找到县长路子平,弄来两麻袋黄豆,伙房炒熟后,每个学生分一把。当时,由于生活艰苦,还有不少学生辍学。 当时,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社会发展形势而开展的。农村工作六十条下发执行时,及每年征兵时,馆陶县一中(馆陶县中学)学生都打着校旗和五彩旗,敲着洋鼓,吹着洋号,到大街上作宣传。 2017.9.6. 姚会友简介 姚会友,男,汉族,1941年1月20日出生于馆陶县王桥乡南孙店东村。1951年秋至1954年夏在本村上小学,1954年夏至1956年7月在王桥乡赵庄村上高小,1956年7月至1962年7月在馆陶一中上初中、高中,1962年7月至1964年10月在家务农,1964年10月至1965年7月在刘齐固教小学,1965年7月至1966年10月在临漳搞四清,1966年10月至1967年10月在本村文革,1967年10月至1969年10月在房寨小学、北孙店西村、南孙店东村教学,1969年10月至1974年10月在南孙店东村中学、芦里中学教学,1974年10月至1979年10月在河寨中学教学,1979年10月至2000年8月在芦里中学教学,2000年8月退休。退休时正在搞普九,因我管理教学仪器,李拥军校长怕换个新手摸不清头绪,让我代课到2003年国家普九基本验收过后才离校。2003年至今在家休养。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