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漳河流域及阳谷一带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涉县娲皇宫游悟 |
正文 | 漳河流域及阳谷一带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涉县娲皇宫游悟 文/申保箱 9月30日,儿子驱车,夜抵冀南老家,已晚。数语风尘,将息,一夜无话。 10月1日,早饭后,儿子要拉我们出门风光一日。我说你们去吧,我在家里看门。一则附近没什么好去处,二则与你们在一起,不合适。我每次旅游,人们都等我半天,拍照录文的——慢! 儿媳说:“那倒无妨,到了景点,把你丢在那里,我们去吃饭,什么时候看够了,就与我们打电话——去接你!” 好!这倒不错。我想了一下说,那就去女娲庙吧,听说女娲庙在邯郸附近。 (馆陶漳卫运河,山东河北跨省大桥) 儿子在手机上搜了一下“娲皇宫”的卫星定位,说走青兰高速直达。于是车出村口,穿过青兰高速下面的涵洞,爬上县城东端的北环路。回头看看隔河相望的(属山东冠县)参天大树。车转弯向西驶去。当车驶离麻呼寨西沙河时,不由举头南望西河寨村。那里是子夏结庐授徒的圣地。 车上高速,沿“Q22”卫星定位兰青高速路线一路飞驶。岂料,娲皇宫远比我想象的远得多。光山洞就钻了三四个,深的竟有七八里长。比我们到邯郸的来回还远。 细想来,“女娲”二字进入我的脑海,还是42年前,我在馆陶一中上初中的时候,靳庆林老师的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一本《中国古代神话》,吸引了我,我借过去,一口气看完,感觉里面“女娲造人”的故事很有意思。 再一次谈及女娲庙,是在北京的红墙饭店。那是零七年,我国著名诗人雁翼去蒙古国开世界诗人大会的时候,落脚北京。我到红墙饭店去看望他,言谈之际,不知怎么就谈到了女娲庙。他说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去了女娲庙,在盘山道上有一个占卦的老先生拉住他,非要给他占卜一卦。他说我是唯物论者,不信那一套,结果没就有占卜成。他说事后想想,还是占卜一下好,看看他们占卜的到底是否灵验?也好有个说辞…… 另一次是在看了《红楼梦》之后。开首便是“女娲石上偈语: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由于这种中国文化传统信息在心底积淀已久,不知什么时候便慢慢产生了去女娲庙拜谒的愿望。这次突然成行,倒是令人很是开心。 车近涉县,路旁出现了一排排雕塑群:“三十万大军出太行”。塑造的都是刘邓大军出太行的情景。 在129师司令部旧址游览了一个上午,匆匆在“赤岸村”路标旁吃了一碗七元钱的甩面,就乘车去了娲皇宫。 下了车,儿子买了三张票,说他们经常旅游,不想上山了,让我们领着十一岁的孙子去玩。我对老伴说,你也不要上去了,你的脚伤还疼,你也爬不了山,别去了。就这样我带着孙子向山上爬去。 娲皇宫坐落在雄伟的太行山中,清漳河像一条蓝色的飘带,蜿蜒从中皇山前流过。娲皇宫景区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座落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由入口区、补天园、补天湖、娲皇宫和补天谷五部分组成。娲皇宫自汉代创建神庙三楹,现存北齐石刻、唐代题记、宋代砖墙、明清建筑等古遗址,并有林地、山谷、园林、花圃、水系等自然景观。 是日,可谓天公作美,云絮在溪水间缓缓飘逸,阳光偶尔钻出云层,眨一眨眼,就又藏了起来。一路沿缓缓流淌的溪边石径走去,路边水槽的水篦子上摆满了鹅卵石,淘气的孙子偏爱在鹅卵石上咔咔嚓嚓地走,累得满头大汗。走了六里多路,才到了女娲高大塑像的“晒秋节”广场。再左转、上行是“补天湖”。补天湖总面积300亩,其中水域面积180亩,包括放生台、水杉林、游船码头、映阁台、观湖岛等景观。据传,“补天湖”是女娲在此取五色石补天而成湖,由此而得“补天湖”之名。补天湖里各色游鱼霜叶一般,偶尔旋成一个太极图。 去补天湖不远,就爬上了“十八盘”“之”字型的盘山道。石阶不陡,天也不热,但爬起山道来,还是累得浑身是汗。孙子的短发都是湿淋淋的,他甩一脑袋,汗水沿发梢飞落。他让我帮他脱下汗衫,光着胖乎乎的脊背,红扑扑的胖脸淌着涔涔汗水。我几次要他走慢一点,歇歇再走。他却蹭蹭走在前面,拉下我一大截,喘着粗气,坐在石台上等我,等我走近了,他又连蹦带跳地向上爬去。 我一面爬,一面留意每一个转弯处坐着给人算命测字算卦新生。倒是希望有哪个算命先生看到我时,能露出一脸惊诧的神情,拉住我,给我算命。虽说我也是唯物论者,就算是为了了却雁翼老先生的一桩缺憾,无论如何,我也不会拒绝的。也许是我天生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亦或是他们见我追赶孙子心急, 没有停留下来的可能。那种希望出现的场景一直没有出现。 在这种若有若无的期待中,没有出现爬泰山那种筋疲力尽的感觉就爬上了娲皇阁的脚下,在这里只能拍到娲皇阁的一个侧面。娲皇宫是由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娲皇阁四组古建筑组成,包括北齐摩崖刻经、北齐石窟石造像、宋代砖墙、元代砖雕、清代壁画、历代碑刻楹联等。主体建筑娲皇阁坐东面西,紧依崖壁而建,通高23米,由四层组成,9根铁索将楼体系于崖壁悬空而置,素有“活楼”、“吊庙”之美称。北齐摩崖刻经是我国现存摩崖刻经中年代最早、字数最多的一处,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 在这里我们歇息片刻,让习习山风拂去浑身的汗水,顿觉神清气爽。然后我们非常敬畏地走近娲皇阁第一层。门额金匾上“华夏始祖”四个大字习习生辉。细看时,见此阁是一处条石垒砌的拱圈石洞。令人顿感远古朴拙之气,油然而生。 在此阁右侧是一处陡峭的石阶。扶着旁边的栏杆,小心翼翼地拾级而上,爬上二层。在二层楼阁的两端各有一个仅容一人上下的楼梯。左为上,右为下。我们从左边的楼梯爬到三层,又从三层爬到四层。我们总算是爬到了娲皇阁的最高处。这里供奉着“娲皇圣母”塑像。两边的一幅楹联是:“吊庙凌云警天帝,活楼悬空济苍生”。此刻,正有一个来自邢台的年轻少妇顶礼膜拜,祈求送子。 站在娲皇阁的最高处回望“补天湖”,云雾缭绕,就如隔帷帐而眺望到的世外仙境。之后,我们又小心地爬下三层娲皇阁,扶着栏杆一步一挪地走下右侧的陡立石阶,又登上鼓楼 一番欣赏歇息之后,此刻却没有了丝毫的天热与疲倦。 然后我们便向“补天谷”,沿阶而下。走不多远,便看到了在“补天谷”上面回环而下的索道。孙子看见索道,怎么也不愿意走了。看看天色已近四点。还有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原本还想回到邯郸逗留些许时间。况且,乘索道回环而下,切能体验一下另外一种风光与幽情雅致。 等了一会儿,我们便乘上了缆车。此番回望山顶火红一片,霞光缭绕。山涧里,白云悠悠,补天湖与补天谷里雾气缭绕。一眨眼,白云与云雾熔融在一起。在脚下、在身边徐徐飘逸。坐在缆车上,闭一会儿眼睛,在山涧绕上两圈,只听耳边风声渐响。一睁眼,眼前一片云雾弥漫。那感觉就如神仙下凡一样妙不可言。还没缓过神来,缆车已到了尽头。我们也从仙境回到了人间。 补天谷与中皇山主峰相连,其景观主要有风顺亭、补天台、补天峰、静泉庵、酌觞池、凌云台、龙吟涧、北齐石刻陈列馆等。据传,补天谷因女娲在此炼石补天而得名。谷内四季常绿、鸟语花香、溪流淙淙,清幽凉爽。登高远眺,寺庙檀香袅袅萦绕,临水而坐,美景尽收眼底,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与自然山水相妙合,构成了一幅神秘旖旎的画卷。 在中皇山下,无意间使我又发现了伏羲的雕像。相去不远是“天缘”雕塑。其文曰:“传说……上古时期,洪水滔天,九州废,万物生灵具毁。伏羲、女娲兄妹隐居此山。为繁衍人类,顺呼天意,从山上滚下磨盘吉合、结为姻缘。曰:天缘”。 伏羲是华夏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他始通八卦,以佃以渔、造书契,代结绳之政,制婚娶以俪皮为礼;立九部,设六佐,以龙记官。钻木取火,教人熟食;制立法,定气节;尝百草,制九针;制琴瑟,作乐章,立占巫之法。奠定了中华民族文明昌盛的根基。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阳谷县志》有这样的记载:“阳谷北境有宓城,太昊伏羲氏之城也,故宓城传言为伏羲城。伏羲或谓宓羲。城在阳谷安乐镇以北,阳谷在伏羲城以南,为伏羲教民种谷之地。” 大明一统志载:“陶山”在馆陶县之西南五十里,馆陶镇之西北七里,有陶丘,战国时赵主下降到此地,置馆于其侧,因名馆陶。 看了这几段历史记载和传说,使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也许从中能够解开我与我们馆陶人很久以来所困扰的一个结。 可以想象,是历史上那次滔天洪水,把伏羲兄妹逼到了这座中皇山上。他们炼石补天,斩蟹脚以稳四维,使天地复原。大水回落。他兄妹从山上滚落磨盘吉合而天缘成婚。婚后,他们不知天下还有没有人,便顺漳河而下,走出大山,跨过邯郸西部的丘陵地带之后,再向东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他们从邯郸沿漳河再向东走一两日的路程就到了漳河入卫的汇流处(漳河历史上三道入卫处,都在馆陶境内及离县境不远处)。他们行走多日,总不见人影。一日来到漳卫河汇流处,由于有卫河阻隔,不便继续东行直达50公里处的阳谷,于是就停下来滞留一些日子,也是合情合理的。由于多日行走,不见人影,又是在成婚之后。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女娲心目中很想要一个孩子。也许是行程较远,亦或是采摘果实或狩猎追逐跋涉劳累,亦或是其他原因,她又不便直说,也就在河边抟泥捏起泥人来。 是暗示、是希望,大家不难想象。也许这就是今天能解释的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 也许他们兴致所至,伏羲弄来一大堆河泥,供女娲捏造泥人,又弄来树枝木柴,钻木取火,让女娲吃烤熟的猎物。同时把捏造好的泥人放在火堆上烧烤。这就出现了最早的陶制品。那一大堆河泥理所当然的就是“陶丘”。除此之外,没有更合适的注释。尚若不是这样,那应当称之为“土堌堆”更为合适。 也许阳谷就是他们的故乡。一心想回到阳谷去。去寻找他们在大水中失散的小伙伴。最终他们又回到了阳谷,找到了部分失散的小伙伴,亦或是找到了周围幸存的一些人。于是就定居了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为了提高人们的生存能力,他把自己在坎坷的经历中怎样取火、怎样渔猎、怎样种植与养殖的方法传授给身边的人们。这就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农耕文明社会。 我的故乡人,常常自豪地说:“陶山、卫水,钟灵毓秀,土地肥沃,人杰地灵”。今日来到娲皇宫,看了大山沟壑、丘陵地貌,以及女娲炼石补天、捏泥造人的传说,才感觉到太行山东部平原的奥妙与神秘之处,才真正体会到人杰地灵的真实含义。这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试想,我县地域南北长不过百里,东西宽不过五十里(1964年前区划)的这片土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子夏就在我县西河寨结庐授徒,培养出军事家吴起、法学家李愧、儒学家段干木,以及他的再传弟子,数不胜数。个个都是名垂千古的历史名人。有学者研究认为:子夏在中国历史上,对于军事、法律、诗歌、文学等方面的传承与贡献,功不可没。 自西汉以来,有四位皇帝千金被封为“馆陶公主”,有三位皇子,被封为“馆陶王”。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谏官都出自馆陶。一个是唐朝贞观年间的魏征,另一个是北宋时期的刘安世。除此之外,历朝历代,仁人志士从出不穷。 自抗战以来,我县涌现出民族英雄范筑先,抗日将领张维翰,战斗英雄王汝汉,以及与馆陶人民一起淤血抗战,在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将军就有几十人。建国后,我县担任省部级工作的领导人,就有五六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在经济建设中树立起的几面旗帜:工业学大庆;煤炭学开滦;钢铁学邯钢等三面旗帜,都是馆陶人扛起来的。著名的世纪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其奠基人之一就是馆陶人。 即是当代,我县军职将官,从少将到师团及干部也在十多人以上。以及核武器专家,都榜上有名。在教育界,出自馆陶籍的海内外学者、博士、博士生导师、无人机专家、机器人专家,都不乏其人。 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享誉世界的和平旗手、诗人、文学家雁翼,漆画家乔十光,自称馆陶是其第二故乡的狂草画家汪易扬。以及享誉国内外的粮画小镇、漆画小镇和黑陶艺术品作坊及研究院。以及享誉全国的书画家郭抱湘和白云乡。还有一批蓬勃发展的文学队伍等等等等,不已而足。 为什么这里就人杰地灵?为什么他乡人踏上这片土地就能成就一番事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文奇观?千古无人述说!也许这就是天地感时育英才!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世界国际组织进一步界定为:“古黄河流域的中国”当然卫河也有小黄河之称。黄河曾裹挟卫河、漳河一同入海。华北平原应是他们的共同杰作。如果再进一步缩小范围,那应该是涉县到馆陶之间的漳河,以及从馆陶到阳谷之间的一些地域,东西全长不过200公里的一个不算广阔的地域。这里应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地带。这是有历史记载的伏羲兄妹足迹所至的一片区域。 为什么这片土地就人杰地灵?从神话的角度来看。首先漳河自涉县到馆陶这一段河流与馆陶到阳谷这一片土地,造就了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兄妹。其次,女娲炼石补天,所剩诸多虽不能补天,尚能沃土的精华之物,皆顺漳河而下,形成淤积成太行山东部大平原的一部分。漳河水本身也是伏羲、女娲一应诸事所用之水。他同样灌溉与濡润了这片大平原。漳河在馆陶境内汇入卫河,卫河又自南而北贯穿全境。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所以在这片土地上出现这样的人文奇观,也就不足为奇了。 2016年10月8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