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剃头匠 |
正文 | 一 故乡小镇有一个挑担子走街串巷的姓李的剃头匠。李老头瘦高的个子,扁扁脑袋,咧嘴一笑就露出口中的豁牙。 李老头的担子一头是小木箱,箱的几个抽屉分装剃头家什,上面放条板凳,另一头是燃着炭火的小泥炉和装着水的家什及铜盆。他边慢悠悠走,边用唤头招揽生意,从南街到北街,从东街到西街。有人招呼,他就停在路边放下担子,给人围好白布单操起家什剃头。 李老头很和气,服务周到,不分老幼一视同仁,边笑嘻嘻地聊天边干活。剃完头,架起铜盆,用手试试水温给顾客洗头。为了逗剃头的小孩开心,他常常讲故事。他的故事真多。有一次给我剃头,讲了个定了娃娃亲乳臭未干的小屁孩给老丈人拜年喝茶喝尿裤子的乐子。成年以后我还记忆犹新,整理出来发表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吉林分会主办的《民间故事》上,叫我每想起此事,就对李老头涌上一股感激之情。 李老头原籍是哪里我不知道,背地里有人叫他老奤。他的儿子是我小学同学,口音也有点像乃父。闲时老奤也从小市场里的家走到北街与我的邻居黄麻花和孙筐匠等人当院摆上棋子杀几盘。那时,准围一帮人,高手对弈,有瞧头。 我上学之后都是到小镇公私合营后的理发店或学校的理发室,翻过水牌,等候理发,由于人多,常常等得很不耐烦。理发店有的老理发师也爱讲古,但我还是怀念李老头,倘若坐在这儿让他剃头该多有趣。 二 清晨醒来,在灯下看会儿书,伸直双臂抻懒腰,不经意看见右臂肘关节与左关节不一样——不仅伸不直,且里侧凸起个小包。一桩剃头匠为我端胳膊的往事就浮上心头。 民间把脱臼叫错骨环。我小时候右臂肘关节错骨环多次。听人说,次数多了,那个部位极易掉环。比如有人下巴颏掉滑了,吃饭说话稍有不慎都掉,但也容易治愈,只要托住下巴颏向上一托即可。我的这个小毛病因何而起,最初经谁治疗已经毫无印象。而有记忆的一次发生在念三四年级的一个午后上课前,我坐在学校操场篮球架的底座前端看打篮球,听见钟响要上课,急起身回教室。坐久了腿麻,一下子歪倒在地。由于双手插在衣兜里,肘关节先着地,被全身的重量压住。及至想用双臂支撑起来,右臂却不听指挥了。 肘关节错骨环的那胳臂虽然抬不起来,但并不特别疼痛。我怕耽误功课,垂着伤肢默默的坐到教室里,坚持到两节课结束放学。回到家,患部肿得像小腿般粗。一个邻居告诉母亲,掉环的地方凉了,不好端,赶快找剃头棚的老徐头。 老徐头高个子,驼背,一只眼的眼球大而凸出,有人说,是换的狗眼。他有个儿子与我大妹妹同学,好捉弄女孩淘气。有一次,这小子往我父亲做活的棉花房东窗根撒尿,两家发生过口角。此时是求人之际,母亲只好红着脸找他。 老徐头一手掐住我患部上方,一手攥住我右手猛地一抻,又顺势抬起患肢捏住肘关节一端,左右一摇。整个动作干净利索一气呵成。说,好了。我试着举起胳膊,果然错位关节复位。他说,错环时间太长,肿了,棘手呢。事后,母亲买了礼品答谢人家。 毕竟耽误了治疗时间,那个部位的畸形便伴随我一生。 事后我知道,许多剃头匠都会端胳膊端膀子端下巴颏,用句术语讲,懂推拿之术。 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县城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次理发,没去国营理发店,就近找了家个体理发小店。店里只有一把椅子,理发师是一个面貌白净的老头儿。老头说话轻声慢语,举止稳重,看样子资历挺老。推子当然是老式的手动推子。咯噔,咯噔,推子推下一团团头发,像听一曲童年的歌。他执刀给我刮脸时,刀锋在脸上轻轻而过,甚舒服,尤其是刮到嘴鼻眼部位,刀法愈轻,最后又仔细刮了耳蜗,那叫一个享受,不由叫我想起少年时在故乡澡堂子看见过的那些老头刮脸的惬意样。这样的理发师分明就是昨天的剃头匠。“师傅您一定会端胳膊吧?”我问。他笑着说,从前剃头的都会。末了,他擎起我左右两只胳膊前拉后推,揉捏拍打,露了一手。一下子拉近了彼此距离,我喜欢这儿。 过了一年,我再去时,一个和蔼的老太太接待我。曾听说她是老理发师的后老伴。我问,老头呢?她说,走了。声音很小。她为我理发时,默默的,我亦默然。屋子里只听得到推子发出的声音:“咯噔、咯噔……”。她想什么,我知道;我想什么,她不知道。恐怕我再也遇不到她老伴那样的理发师了。以后每路过这个小店,我都慢下脚步,不过已经再不进去了。 又过了两年,这个县城大街路北的独立小房不复存在。 现在那个位子是工商大厦广场花坛。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