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生是走出来的 |
正文 | “规划人生”几乎是当今大学生在毕业前夕听见最多的一句忠告语。课堂上老师不厌其烦地在讲,寝室里学生们时时地在讨论,回到家父母更是刨根问底地盘问。 进入企业以后,你也一定会看到领导们一次又一次聚在一起讨论着、修改着短期、中期、乃至于远期的企业规划。 在这里我不想去告诉你规划对企业究竟有多么的重要。我只是有兴趣与你讨论一个命题:人生是规划出来的吗? 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她的回忆录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自述:“大学毕业走上留学之路,我踌躇满志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我的人生竟在一瞬间改变。母亲突然离去,我一夜之间从一个学生变成国家的‘第一夫人’。” 当今世界的变化是你无法预测和驾驭的。当你捧着外国语学院的入学通知单,正想好好规划毕业后的职业道路时,出国留学的国门突然打开了;当你终于用自己的第一份工资买了一支好笔,准备去实行你曾经对她的承诺,用这支笔写一份情书时,她告诉你用Email发给我吧;当你正在规划着成立一家剪报公司(把报纸上的信息按门别类的分开),搜索引擎诞生了;来自海外的制衣订单源源不断向你滚来,当你刚完成了扩建工厂的施工图时,下一波单子已经流向了用工比你更廉价的越南了……。 一场报告、一本书,一首歌,一个人,一场电影等的突然出现,都可能导致你曾经做出的规划顷刻间土崩瓦解。 曾经庄则栋的光环,激发了全国的乒乓球热,每个街道都成立了乒乓队;数学家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重要成就一发表,50年代中有很多学生就此爱上了数学,立志也要当个数学家,当时的数学老师也瞬间变得趾高气昂;年仅18岁的丁俊晖在2005年的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上荣获了他的首个冠军后,台球房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在我国各大城市;莫言的获奖,重新唤醒了人们对文学的关注等等的现象,足以说明人生的规划是经不起外界诱惑的,是及不稳定的。 制定目标也好,做人生规划也好离不开一个前提:对自我的了解。当对自己的志向、特长、兴趣以及将处的环境等还处于一种一知半解的时期,千万不要急于去规划你的人生。这样的规划只是异想天开,犹如是沙滩上的建房,不接地气也不牢靠。有一只青蛙十分羡慕鸟儿在天空上的飞翔,那是一种真正的自由享受,于是,青蛙制定了目标:要像鸟儿一样的飞翔,并且制订了详细的练飞计划。 青蛙是永远不可能飞起来的。这与青蛙的信心、毅力、练飞计划的科学与否等毫无关系。人的兴趣、才能、素质是不同的,每一门类的科学所需要的素质和才能也是不同的。比如:做一个杰出的临床医生,必须具有很好的记忆力;研究理论物理学,抽象思维能力必不可少;一个数学家没有必要一定具备实际操作、设计和做实验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对于一个化学研究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天文学主要是一门观察科学,需要很好的观察能力、浓厚的兴趣和长久细致进行观察的毅力。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没有把自己的擅长利用起来,你所从事的行业需要的素质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么你就会落入这个学飞青蛙一样的结果。 难怪,凭借《未来在等待的销售人才》一书而闻名的未来学家丹尼尔?品克在2009年访问韩国时,一位记者提问“您最想对年轻人提出的忠告是什么?”没有一个人会想到,得到的回答竟是:“学生无需订立任何计划。” 我还记得,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先生在回到台湾给学生们做报告时,被问得做多的提问也是这类问题。张董的回答更干脆:“尽情谈恋爱、开派对、跳舞娱乐,偶尔也记得读读书就好。那么着急做什么?” 与其有时间去坐在那里苦思冥想地规划人生,还不如走出去。在“动态”中去发掘你的志向、你的兴趣、你的特长。 凭借着与阿莫斯特沃斯基对决策制定问题的开先河之研究,丹尼尔?卡尼曼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个心理学家怎么会获得了经济学奖呢?是瑞士的经济学家布鲁诺?弗雷的一篇文章和与拍档阿莫斯的一次跨学科的有趣交谈,“没想到那次交谈会重新确定了我的职业生涯”卡尼曼回忆说。 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是用你走过的路编织出来的。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