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门前,那棵开花的树 |
正文 | 题序--慈母辞世,二十有一日。在这一生中,还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听过妈妈的声音,深夜醒来,常泪湿衣襟。睹物思人,母亲在世时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无不唤起对母亲深深地思念。谨以此文献给我深深怀念的母亲。 ********************************************************************** 老家门前,长着一棵树,椭圆形的叶子中间点缀着红红的花。那花象一挂一挂的红灯笼,微风拂过,在绿叶间隐隐约约,喜庆极了。我们都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妈妈就自顾自地给它起了个名字:灯笼花树。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后,我家也处在重灾区。待安顿好在成都的家后,我便急匆匆地赶回老家。幸好老家一切皆好,但面对一天多次余震,要想在房中安然入睡是不可能了。于是我就买了些彩条布在房前给爸妈搭了个帐篷。因为地方不够宽,我便砍去了灯笼花树的一些枝杈。妈妈心疼得不得了,她叫我把砍下的枝杈插在房侧的土中,说不久它又能存活。我照妈妈说的去做了,但从此把这事也就忘了。 2012年初,妈妈被检查出患了肺癌。我把妈妈接到成都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医院奔波。连续12次的放疗与6次化疗,使身体原本虚弱的妈妈更加虚弱。在治疗的间隙,我与爸爸总是在天气睛好的日子推着妈妈到处走走。妈妈是个极活泼的人,不论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人,总能因她坦诚的笑容很快与他们交上朋友。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我也认为我能这样陪着妈妈一直到老。那段日子是我这一生陪伴在妈妈身旁最久的日子。她的疼、她的笑、她对人生的深深眷恋、对亲人的深切挂怀……在这些日子里我都感同身受。但异乡的生活总是让妈妈感觉不踏实。她经常说,她想回老家,不知那株灯笼花树没人管,如今怎样了?家里养的那只白狗在别人家里养着还好吗?在外一年,田里没有种庄稼,是否长满了草?今后复耕要费多大的力啊。 2013年春节,我陪着妈妈回到了老家。一下车,迎面的竟然是那棵在冬日暧阳中绽放的灯笼花树,象一位老朋友欢迎阔别一年的母亲回家。这是二弟新修的房子,三层小楼,在全村的最高处,门前就是公路。二弟也把妈妈最喜欢的那棵树移栽了上来。妈妈高兴得象个孩子。家乡的一切对妈妈是那样的亲切。看望的乡亲们一拨刚走,一拨又来,妈妈总是强支病体,脸上绽放着灯笼花般红艳的笑容,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那个时候,妈妈每天都会坐在树下,与门前路过的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闲谈问候。那个时候的妈妈,每天脸上都带着笑,慈祥得如同黄昏下的夕阳。搬到新家不到半年,凡是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只要路过我们家门口,都喜欢到我们家坐坐,与妈妈聊聊天,天热的时候喝口水,下雨的时候借把伞,天冷的时候烤烤火……妈妈以她那一生与人为善的大慈大悲温暖着每一个她认识与不认识的人。妈妈就像门前那棵灯笼花树时刻带给别人快乐与喜庆。 病中的妈妈始终充满着对生命深深的眷恋。回家后的妈妈一日消瘦过一日,浑身疼痛,每日只能以止痛药度日。但只要精神稍好,妈妈就会给我说:娃娃,你妈这辈子苦也苦过了,如今这么好的日子,哪个舍得死嘛。在妈妈最后的日子里,妈妈总是喜欢一个人默默地坐在灯笼花树下,什么也不说。自从知道得了这个病,妈妈就知道她在世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妈妈从来不害怕死亡,但她害怕等待死亡的这个过程。妈妈生前,有一次我陪妈妈坐在树下,妈妈给我说,她希望去世后埋在新房子后面的山脚下,不愿意埋在老房子下面去,害怕那里太偏僻,一个人躺在那里孤单。这是我与妈妈唯一一次谈到她死后的归宿问题。说这些话的时候,妈妈很平静,但我还是细心地发现她的眼角有些湿润。 在与病魔抗争近三年后,妈妈再也起不来了,在她63岁生日后仅47天的时间,妈妈永远离我们而去。遵照妈妈的遗愿,我们将她埋在新房后的山脚下。那里视野开阔,可以看见远方如黛的山峦,可以看见妈妈一生辛勤耕耘的庄稼,可以看见二弟家屋顶烧饭的冉冉炊烟,甚至那株开满灯笼花的树。 那棵树是妈妈生前所爱。父亲说,那年地震时我插的几株树已经长得很大,可以移上来栽在妈妈的坟前。我拿着锄头与父亲去挖树,没想到当年尺来长的枝杈如今已长成人多高的树,上面缀满了红红的灯笼花。数年前种下的因,难道就是为了今日吗?我的心隐隐作痛。我们小心地把树挖出来,在妈妈的坟侧栽了两棵,坟后栽了一棵。这样妈妈在天国的生活想必也会多姿多彩了吧? 其实每次看到绿叶中摇曳的灯笼花,我都会想起妈妈,一切晃如昨日。妈妈其实并未走远,还在我的精神中鲜活地活着。我想妈妈在另一个世界看到这些花时,是否也有一样的感觉呢?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