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读史随笔】行孝值当下知恩莫要迟
正文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引以自豪的民族文化,可以说孝道贯穿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史。在平阴县六部旧志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孝亲方面的事迹,除了对尽力赡养父母、尊重父母意愿、医治父母疾病和守护父母坟墓等孝亲方式关注外,还对当地的孝感事迹,以及社会对孝亲事迹的弘扬等等。

民国《续修平阴县志》载:“刘宗芹,刘公廷敬之子也,世居大留。家境坎坷,于父母前爱敬诚恳,人无间言。”根据记载,刘宗芹是刘廷敬的儿子,世世代代居住在大留村。家境虽然坎坷,但是在父母亲面前亲爱恭敬、真诚恳挚,没有不夸奖的。母亲去世早,父亲活到八十七岁,饮食起居都离不开人照顾,他便奉侍父亲的床前膝下,顺从着父亲的意思、照顾的无微不至。平时常常让子孙和父亲在一起,让父亲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父亲高兴的对人说,我的衣服虽然不很新鲜,食物也不美味,而自己感觉超过吃得好穿得暖的人,因为儿子的孝顺让我欢心。

民国《续修平阴县志》又载:“田绍颜,苏州知府田怡裔孙。先世富饶中落后致力畎亩。性至孝,……”。根据记载得知:田绍颜的祖父田怡,曾任过苏州知府,家境特别富裕,后来家境逐渐败落,至田绍颜这一辈时,只能靠种地维持生计。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母亲去世时,他十几天吃不下一点饭,瘦的皮包骨头,几乎死去。亲朋好友都来劝说,你不能因为母亲去世,不管你的父亲了啊,你如果随你母亲而去,你的父亲又由谁来赡养呢?他幡然醒悟,开始节哀,将对母亲的哀思之情转移到孝顺父亲上来。他很善于经商赚钱,但是由于父亲年纪大了,他尊崇“父母在不远行”的古训,只在周围十里八乡做小买卖。他的父亲嗜好喝酒吃肉,他每顿饭前恭恭敬敬的为父亲温上一壶酒,炒上一盘肉,几十年都是如此,父亲特别开心幸福。大家认为他孝顺父母的这种精神值得嘉许、可歌可泣,便制作了一个门匾“曾闵道风”,将他的孝行与曾子、闵子相媲美,以示对他的嘉奖。

民国《续修平阴县志》又载:“王端,字肃斋,世居平阴天香村,清初孝子王者民裔孙,生讷于言,独以孝称。”根据记载,王端祖祖辈辈居住在平阴县天香村(今孔村镇境内),他的爷爷王者民是清朝初期出名的大孝子。平时说话办事谨慎小心,特别孝顺父母。当王端十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因过度悲伤,长期哭泣而使双眼失明,身患多种疾病,身旁离不开人。他顺从母亲的意愿,虽然地里的活很忙,但是每顿饭他要亲自根据母亲的口味去做。有一点好吃的东西就高高兴兴的给母亲吃,自己则以粗粮野菜充饥。冬天的夜里特别寒冷,他就脱下棉袄给母亲盖到身上,自己则聚蜷在灶火跟前。母亲不高兴的时候,他便搜集四外八乡的新鲜事讲给母亲听,边说边表演,直到母亲高兴为止。母亲活到九十余岁,王端也已经六十多岁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亲们一致推荐他的孝行,山东学政尹锡为之题写了“孝行可风”的匾额以示褒奖。

刘宗芹、田绍颜、王端等孝子牢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古训,在父母亲生病时尽心尽力的照顾。当父母病情沉重时,昼夜服侍在床前膝下,不敢离开。父母去世之后,还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以“曾闵道风” “孝行可风”流传乡里、辑录县志。平阴县因为自古崇尚孝道,如今民风纯朴,涌现出了许多以 “山东省十大孝星”韩金凤为代表的孝子们,正是他们用自己行动诠释着孝道,推动着平阴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发展,展示着美丽平阴的幸福生活。

诗曰:

行孝值当下,知恩莫要迟。

圣贤多教诲,子顺父母慈。

(2019年3月5日《济南日报.新平阴》刊载)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4: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