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范先荣老先生——鹿伦琼 |
正文 | 范老 读初中的时候,在上派旧书摊上看到一本《安徽女英烈》,很高兴,因为那时都喜欢看有打仗内容的书,英烈,女英烈,书里情节肯定刀光剑影,还曲折感人!我花五毛钱买了下来。迫不及待地翻开,嘿!还有肥西的女英雄呢!,宋继蕴、周老三姐,顿时,感到亲切、自豪、激动。她们也是像江姐、刘胡兰、赵一曼一样英勇无畏吗?宋继蕴、周老三姐的英雄事迹,深深地吸引了我,如果谁把她们编成戏曲,写成小说,多有意义啊。我那几天看着,想着,上课没心思。相反,看《安徽女英烈》倒是如痴如醉,冥思苦想的状态。 忽然,老师一把夺过我的书。我的心砰砰直跳,糟糕!老师要撕我的书了,可能还要向父亲告状。被父亲打一顿是小事,忍一下疼痛就得了,可书,这难得的书,我的女英雄,被撕了,到哪里去买到呢?书店里从来没看到啊!正在我心急如焚时,老师撕书的手,停了,真的停了,确确实实停了,而且,脸上露出笑容,我疑惑不解。老师声音颤抖地说:“哎,有几篇是范老师写的呀!就是文章的作者是范老师。知道范先荣老师吗?”我摇头说不知。 老师拿着我的书,走上了讲台讲起了范老师的故事。范先荣老师是芮店中学的创始人。办校期间,选地、整地、打墙、架房料,他和群众一起动手,天天是泥一身,汗一身;与干部沟通,与群众交涉,向上级汇报,他不厌其烦、坚持原则。有时去县里开会,或交代工作,从上派到芮店将近四十多里路,一夜能跑个来回。因为有了这个儒雅、坚韧的工作狂,很快,在紫蓬山南麓,潜南渠之畔,古老的露水集小街芮店旁,屹立起一座学校。 那时的范老师教学上模式、理念已很先进,在带领学生垒院墙、种菜、摘棉花、挖壕沟时,都能结合当天上的课文内容,联系眼前的劳动现象,即兴编个题目,让学生去思索解答。真正诠释了学以致用。老师还多才多艺,特别是他的文笔独树一帜。当时,在肥西就颇有名气,深得同仁、家长的尊敬,学生的爱戴。后来,范先荣老师因为文笔好,办事效率高,调到县里去工作了。这不,写书了。这是芮店中学的骄傲啊! 宋继蕴,周老三姐的故事就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写的?真了不起!他怎么写的?时隔多年,还写出很多细节,增添了艺术感染力。他像司马迁、谈迁一样走村串户搜集资料吗?绞尽脑汁安排情节吗?呕心沥血在灯下奋笔疾书吗?他敬业的精神,他的才华,在我,一个乡村少年心灵深处印下了光辉的一页。很想见见他,让他教教我,怎样把人物写活。怎样让宋继蕴,周老三姐走舞台,走向银幕。自此以后,我常常看到他的文章,每次,我都仔细地品味,他字里行间的主旋律、正能量,老道精炼的文笔,让我激昂得热血沸腾,佩服得五体投地。 直到我也变成老师,变成一个常在报刊杂志露面的作者,我才见到他。那一天,我在凌编辑的办公室里谈文稿,他来了,是一副儒雅、睿智、慈祥的老学者形象。当时我不知道是他,等他走了,凌编辑才说他是范先荣,我啊了一声,追到门外,但,已没看到他的身影。匆匆,太匆匆!凌编辑说,范老工作很认真、勤奋、效率高,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第二次见到他,就是今年正月十二。前一天晚上与文友黄璜聊天,他说刚看过我的网络小说《鬼妹子白玉芳》,觉得文笔很好,只是以现代元素太多,太虚。我说,现在只能写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了。他说,你不能丢失自我,应该反映肥西周边的现实生活。我说,不久完成了中篇小说《忍冬》,让朋友们看,有人说作品中很多肥西大事件,时间顺序不对。我突然不敢写现实了。因为肥西的前期历史,自己不太了解,也没有资料。他说,你可以找一个人,他可以帮助你了解肥西历史,他叫范先荣,很喜欢与搞文学的人交朋友,现在肥西“关工委”工作。 啊,范老,我心中的偶像,这次我一定要拜访你。那天早晨,天很冷,我没有坐公交车,在路上慢悠悠走着,我想,不用去那么早,正月里,还过着年,一位年近八十岁的老人能那么早吗?当我打电话预约他的时候,我想他一定在床上接电话,可是,他说他早已到了办公室了。哦,这么早! 老人出来迎接着我,步履稳健,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不知老之将至。他神采奕奕地谈着他的生活、工作和设想。 范老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出生在安徽长丰县岗集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勤奋好学,先后就读于肥西师范,六安师专。一九六三年参加工作。现为肥西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副编审。主编的皖西北、肥西(原属六安)、合肥党史丛书近30部,在《皖西报》、《安徽日报》、《人民民主报》等省内外报纸上发表文章124篇,约24万字,在《皖西映山红》、《合肥党史通讯》、《江淮文史》、《党史纵览》等省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95篇,约28万字。在《江淮英烈传》、《江淮女英烈》、《鄂豫皖苏区历史研究会论文集》等图书上刊载文章56篇,约16万字。向省内外举办的党史研讨会提交论文12篇,约6万字。编写党史专题40个,约17万字。出版个人专著《历史的彩虹》、《关爱的墨印》等3部。整个编研成果大约300万字。个人收藏资料54卷无偿捐赠肥西县档案馆。获得全省和全国党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个人传略辑入《世界人物辞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创业功臣大辞典》、《安徽省高级专家人名词典》等辞书。 老人得知我在芮店读过书,倍感亲切,上前握住我的双手说:“芮店毕业的,都有出席啊!我高兴唻。很多人文章都写的不错吔,活跃在文坛上!”“还不是受你老的影响。”我说。老人笑了! 我边说边翻开老人的《历史的彩虹》,一首《清平乐 元旦 》,充分展示了老人的胸襟和思想。“天南地北,大势如朝发。万里江山春一色,巍然神州共乐。昨日璀璨辉煌,今朝聚汇华堂。喜看神州腾跃,笑谈国富民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