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红楼梦》应当反着看
正文

《红楼梦》应当反着看

李 铁

《红楼梦》的另一个原名是《风月宝鉴》,而“风月宝鉴”的重要特点是可以两面看,那么,《红楼梦》也可以两面看吗?

谁照过《风月宝鉴》?(小标题)

在《红楼梦》一书中,惟一照过“风月宝鉴”的人是贾瑞贾天祥。他被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设计,得了重病,卧床不起。这时候,来了个跛腿老道,给他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就是“风月宝鉴”。老道告诉他,他的病很重,一般的药治不了,只有照“风月宝鉴”才能好。“风月宝鉴”一定要反着照,不能正照,这非常要紧,并说三天后来取宝鉴。当时,贾瑞满口答应。

贾瑞首先反照,宝鉴上是一个骷髅头。贾瑞想自己一定是受骗了,于是,他正照了“风月宝鉴”。“风月宝鉴”的正面是王熙凤,王熙凤不仅没穿衣赏,还摆手叫他。贾瑞不由自主的就跟王熙凤去了,云雨一番。出来以后,王熙凤还摆手叫他,他又去了。反复几次,贾瑞就死了。

贾瑞父母死得早,负责照看贾瑞的是他爷爷贾代儒,贾代儒夫妇早已哭得死去活来。贾代儒大骂:“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石头记》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周汝昌校订批点本)于是,贾代儒命人架火来烧“风月宝鉴”。这时候,那个跛褪老道又来了,他把“风月宝鉴”从火里抢跑了。贾代儒去追,但老道早已不知所踪。贾代儒没追上,只好回来把贾瑞安葬。

对于这段故事,脂砚斋有明确批注。在蒙戚本上,脂砚斋批注:“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第一次出现的畸笏叟也批注:“勿作正面看为幸。”

《红楼梦》就是《风月宝鉴》,这一点《红楼梦》里已有明确交待。“风月宝鉴”正反两面都可以照,哪《红楼梦》可不可以两面看呢?

过去,很多年我们都把《红楼梦》正面看,看得很透彻,反面一直没看过,也不知怎么看。但是,我们是不是要尊重作者呢,是不是要尊重一下脂砚斋和畸笏叟呢?

元春和宝玉的年龄(小标题)

《红楼梦》很多地方得反着看,如果正面看,看懂《红楼梦》就是个“大难事”,不能解释其中“真味”。例如,元春和宝玉的年龄在《红楼梦》里,就是一个谜。

在《红楼梦》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元春的年龄只比宝玉大一岁。贾政的妻子王夫人:“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日就奇了。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宝玉。”(《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程乙本)王夫人第二胎大年初一生的就是元春,在这里,她只比宝玉大一岁。

但是到了元春省亲的时候,元春和宝玉的母亲差不多,比贾宝玉至少能大十多岁,这是不是太“荒唐”了。因此,有的版本改了,说王夫人十多年后才生宝玉。有的编辑为了使前后一致,把“次年”改成“后来”。还有人说“次年”并非指第二年,“次年”不过是酒后闲谈之词,不足为信,是冷子兴放言不实之处。“次年”不是第二年,那又是哪一年呢?

冷子兴是曹雪芹小说里设计的一个人物,他在“演说荣国府”的时候,说了不少事,几乎所有的信息都非常准确,单单贾元春和宝玉年龄这个重要信息记错了,而且错的还不是一星半点,可能吗?冷子兴是曹雪芹设计出来的一个人物,冷子兴可以错,而“演说荣国府”是第二回的事,已经对《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曹雪芹绝对不会错。这个误差只能是曹雪芹故意留下的。我这么说是不是作者有点太“痴”呢?

前文已经讲过,贾元春就是秦红玉。而贾宝玉是曹雪芹的化身。说秦红玉比曹雪芹大一岁则非常合理。这也许就是《红楼梦》的真“味”吧!

反着看《红楼梦》,在这里,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秦红玉比曹雪芹大一岁。冷子兴其实一点都没有错。

“元春的判词”(小标题)

正看《红楼梦》,“元春的判词”也看不懂,人们一直都很纠结。因为这个“判词”并不是预示元春的命运,它咏叹的是“个中人”秦红玉。

“辨是非”有的版本写作“辨是谁”。元春“省亲”时大约有30来岁,为什么说20年来辨是谁呢?让人十分不解。有人认为,一定是元春才20岁进宫,她在荣国府20年,一直在分辨秦可卿是谁,后来终于认识到,她原来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进宫后元春向皇帝告密了,于是秦可卿自尽了,而她自己因此当了皇妃。

20岁进宫,皇帝不嫌岁数大吗?在贾府,大约有几百个丫鬟,有几个达到20岁?连鸳鸯、袭人这样的“大丫头”也只有16、7岁。在《红楼梦》里,曾经提到了一个傅秋芳,23岁没找婆家,曹雪芹是以嘲笑的口吻写她的。由此可见,在当时23已经是女性的超大年龄,非同小可。20岁的丫鬟,贾府早就配人了。反正20岁贾母肯定嫌年龄大,进不了贾府。那皇宫呢?

也许皇帝有病,偏爱20岁以上的大龄青年,也未可知。据载,清朝每个皇帝都要“选秀女”,但秀女的年龄一般不超过17岁。

“榴花开处照宫闱”是说秦红玉是宫廷的人,她过着宫廷生活。“榴花开处”用苏轼典,苏轼《阮郎归?初夏》有“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的诗句。“宫闱”乃是官名。隋唐时就有宫闱局令,掌管宫内的法纪、制度,出入管钥匙。“三春争及初春景”是说秦红玉在“三春”中的第一年所获得的宠爱是最多的。唐朝韩愈有一首诗叫《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意思是长安城春雨纷纷,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好像没有一样。早春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远远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秦红玉在“三春”中给曹家办了不少事情,等新鲜劲一过,乾隆皇帝就不喜欢她了。

“虎兕相逢大梦归”中的“虎兕”早就有人用过,但这句应该来源于明末清初吴梅村的诗句“前有猛虎后苍兕”,指的是宁古塔地方景象。宁古塔是清朝满族的发祥地之一。虎即是猛虎,兕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类似犀牛的猛兽。“虎兕相逢”表意是说宁古塔虎兕横行,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这里代指清廷。“大梦归”即表示生命的结束。“虎兕相逢大梦归”指秦红玉到了清廷后,她的生命也因此终结。

不管怎么理解,“虎兕相逢”字面意思是完全能说得通的,但有的版本改成“虎兔相逢”。除了杨藏本和己卯本,都是这么改的。不过我一看见“虎兔相逢”几个字我就想发笑,有时能笑出声。“虎兕”二字是一个固定词组,老子、孔子都用过,甚至乾隆皇帝也用过这个词,为什么曹雪芹就不能用呢?

什么叫“虎兔相逢”?属虎的和属兔的一相逢,元春就“大梦归”了?那元春是属虎还是属兔?

还有人认为“虎兔相逢”指的是虎兔相逢之年,就是虎年兔年之交的时候。据推算,雍正元年是兔年,死的时候也是兔年。“虎兔相逢”是指康熙死了雍正即位的时候。“虎兔相逢”12年一个轮回,往前12年,那时康熙还活着呢,他比较照顾曹家,可能性不大。往后12年曹家已彻底瓦解,可能性也不大。

这种说法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它忽略了曹雪芹为“闺阁昭传”的本意。

“虎兕”确实不是一个常用词,如果学力不足,很可能不知道这个词。抄书人误把“虎兕”写成“虎兔”,也情有可原。

结合全书内容,这首诗其实说明秦红玉17岁进入清宫,后来她“才选风藻宫”,当了皇帝乾隆的妃子,为曹家争得“三春”。不到20周岁的时候,秦红玉被乾隆皇帝厌弃,于是她自己“斩情归水月”了。

焦大是骂谁?(小标题)

如果正看《红楼梦》,焦大骂谁也是不能确定的。

在《红楼梦》里,焦大骂人是很瞩目的事。焦大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有了好差使就派别人,像这样黑更半夜送人的事,就派着我了。没良心的王八羔子,瞎充管家!你也不想想,焦大太爷跷起一只脚,比你头还高呢!二十年头里的焦大太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把子杂种王八羔子们!”又骂贾蓉:“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儿。别说你这样儿的,就是你爹,你爷爷,也不敢和焦大挺腰子呢!不是焦大一个人,你们做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家业,到如今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柳湘莲也说:“您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谁都知道焦大是指桑骂槐。那么,焦大和柳湘莲是骂谁呢?

通常认为,他们骂的是贾门子弟,特别是骂贾珍。贾珍和秦可卿有“不伦爱情”,所以是“爬灰”。“养小叔子”的有可能是王熙凤,所以焦大也是骂王熙凤。果真是如此吗?

顽童闹学堂之后,璜大奶奶去找秦可卿算账。但是秦可卿生病了,她见的是贾珍妻子尤氏。尤氏一席话让璜大奶奶把算账的想法吓得丢到爪哇国去了。从尤氏的话语中看,尤氏对秦可卿的关切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一丝的勉强。如果贾珍和秦可卿有什么风吹草动,尤氏岂能一丝不觉,岂能不心怀怨愤?贾珍和秦可卿有“不伦爱情”,这种说法很流行,但我现在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反正曹雪芹没写,脂砚斋也没写,这是一个历史冤案。

且不论“养小叔子”有无真假,王熙凤是荣国府的人,跟焦大也没太大关系,原来都不认识。王熙凤并没有得罪焦大,焦大骂王熙凤干嘛?

焦大骂人的话是“没天日”的话,众人吓坏了,忙给他塞了一嘴马粪。有人认为,宁国府没有言论自由,其实“没天日”的话就是骂皇上的话。贾宝玉也是“一时有天无日”,心里也没有皇上,所以十分欣赏焦大的骂话,觉得有趣。

反着看《红楼梦》,黛玉进入荣国府一文说明,荣国府和宁国府实际上都隐喻的是皇宫,而贾蓉是代表乾隆皇帝的“香芋”。焦大和柳湘莲实际上骂得是皇家。通部《红楼梦》骂得都是乾隆,焦大和柳湘莲实际上骂得也都是乾隆。曹家是清王朝的功臣,但是没有落着什么好下场,因而对皇家产生仇恨。曹雪芹有通过焦大为自己家族辩冤和自我表白的意思。

脂砚斋批注:“忽接此焦大一段,真可惊心骇目。一字化一泪,一泪化一血珠。”《红楼梦》产生260年来,除了脂砚斋,可能还没有人知道焦大骂人一段“惊心骇目”,可能也只有脂砚斋一个人知道焦大一段“一字化一泪,一泪化一血珠。”

有人认为,曹雪芹写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他应该是骂贾珍。正看小说可能的确如此,但此处应该反看,否则,脂砚斋有什么可以“惊心骇目”的?担心焦大被贾珍解雇吗?

多年来,人们并没有看懂《红楼梦》,只好捕风捉影,把账算在贾珍、秦可卿和王熙凤头上。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