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单独中的洞见》书中部分语录解读 |
正文 | 1、“我们人生的前半部分就像一个缓慢地向山上攀登的过程,迎着太阳,迎着希望。在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开始从山上向下滑落,我们已经来到山的背面,太阳不再照耀我们,而且天色渐暗。” 解读:书中还有一句与之相关的格言“人生就像一个上山和下山的过程,能够在山顶上逗留和眺望的时间非常短暂。”这两段话可以彼此诠释。 2、“因为没有内在的光,人们才会格外强调和重视外在的光。所以,每个人都致力于把自己弄得金光闪闪的,并且最好能够把别人晃得头晕眼花。” 解读:内在的光指内在的素养,也指内在的智慧以及自我认识,所以人们才重视外在的装饰,以求炫目引人注意。 3、“当一个人在享乐中感到悲观,那么这种悲观就有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深度。” 解读:尼采说:痛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力。确实,如果一个人对享乐都感到了厌倦和乏味,那么世俗的世界里就在也没有什么能真正地吸引他,这样的人是有深度的。 4、“有时候,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如同一团乱麻,当你好不容易弄直了这根线,另一根线却因此而打结。很多人一生都在梳理这团乱麻,结果什么都没有梳理出来,自己反而被编织进去成为一个死结。” 解读:有时候,当你处理好了与一个人的关系,但你与另一个人的关系却因此而出现了问题,多数人一生都陷在焦头烂额的人际关系里,其后果就是他们将错失自己内在的成长。 5、“那些庸俗的社交聚会并不会比一个公共浴池好多少,至少那个气味是相似的,只不过人们没有脱掉衣服就直接在那里洗了。” 解读:现在的社交聚会主要就是人们自我炫耀和心理宣泄的平台,也是人们向外丢垃圾、洗洗涮涮的地方。 6、“每当一个社会变得浮躁和狂热,肤浅平庸的东西就会广受人们追捧。狂风大作的时候,垃圾就趁机飞上了天。” 解读:一个浮躁的社会,文化领域里真正经典的东西是无人理睬的,而垃圾一样的东西却广受大众吹捧。 7、“一个恶,它最好的命运就是有朝一日被正义堵住去路。不过,通常在这之前,这个恶就已经被一个更大的恶所宰杀。” 解读:恶与恶之间更容易狭路相逢,于是它们彼此火拼造成某一方的死伤。 8、“时尚总是与平庸、物欲和虚荣这三个要素密切相关,简言之,时尚就是平庸的物欲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虚荣心。” 解读:这句话是对时尚的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时尚的东西几乎都不会沉淀为经典,所以它的骨子里是平庸的,时尚是多数没有自己真正内涵和独特性的人用来显示自己品味的一个东西。 9、“生命的主干道直通死亡。我们一路上建造出宫殿、舞台、假山和盆景,有了这些屏障,我们就可以在这条主干道上拐弯抹角地向前挪动,就像接近敌人的阵地那样。” 解读:我们用理想、希望和各种目标充当了遮盖死亡的挡板,但我们还是一步一步地向死亡的终点进发。 10、“一个不曾好好地孤独过的人,不会变得深刻。” 解读:叔本华说过,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在孤独中,人的心灵才会趋于清澈,然后才能洞见事物的本质。 11、“和那些愚昧粗鄙的人交往,一个精神高贵的人不得不从自己的了望台上下来,下到自己的地下室去会客,否则他根本没有办法和别人在表面上取得协调一致,但地下室从来就不是他喜欢呆的地方。” 解读:瞭望台是指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地下室是指每个人身上最粗俗和动物性的部分。 12、“低处是那么的拥挤,虽然有一种暖烘烘的甜蜜。高处是那么的空旷,让人神清气爽,虽然时而会感到一丝凉意。不过,最极致的风景从来都在高处。” 解读:低处是比喻世俗的家庭生活与社会关系,这种生活有一种虚假的温暖和肤浅的甜蜜,但更多是相互拥挤、妨害等负面的东西。高处显然是比喻纯净的精神生活,这个层面上没有负面和污染人的东西。 13、“单独是一个人自由、尊严和神性的全部领地。” 解读:关系产生各种各样的奴役,有些奴役虽然微妙,但其本质仍然是奴役。单独是一个人内在的神殿,在这里,只有你与自然的关系,只有你和你的本性。就像书中另一句话所说的“社交是走向世俗的路,孤独是通往神的路。” 14、“知识夺去了一个人的天真,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真正有智慧,他只是因为知识而变得狡猾。自然是天真的,神是智慧的,而人是狡猾的。” 解读:亚当和夏娃因为偷吃知识之树的果实而被逐出了自然的伊甸园,由此失去了他们原有的天真,耶稣象征的是智慧和觉醒。 15、“每个天才都以他创造出来的伟大作品拷问自己的时代,但得到的回应通常都是长期的沉默。” 解读:天才的作品对他那个时代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是一个挑战,但每个时代都是非常肤浅和近视眼的,所以它们注定不会通过这种挑战,天才的作品由此只能默默无闻。 16、“智慧就像一条河流,活生生的,流动着的,而知识就像一个干枯的河床,河水把河道冲刷成某种形状,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但是当我们能够看到整个河床的全貌时,那个河流早已经不在那里了。” 解读:当你看到一条充沛的河流时,你不会看到它的河床,当你能够看到河床的全貌时,河流早已经干枯。智慧与知识的关系也与此类似,智慧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知识是死去的记忆、理论。 17、“真理通常都是冷色调的。真理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孤芳自溢。” 解读:真理看起来都有点冷漠和孤傲,因为它一直保持在自己的高度上,而且它从来不会故作姿态,也不想讨好任何人。 18、“直接去阐述一个真理是单调枯燥的,因为你无论运用了多少文字,它们都是同一个平面上的东西。但是如果运用比喻和寓言的方式,那么另一个层面的东西就进入了,一种立体感产生了,整个事情开始变得比较生动。” 解读:逻辑、论证这些方式是枯燥的,虽然表面上无懈可击,但总是不如寓言和比喻那样具有生命力和说服力。很多成语其实就是比喻和寓言故事。 19、“真正的创造力来自于一个人内在的宁静和空寂,当所有的欲望、情绪和动机都消失,某种神圣的东西就进驻到他里面。这种创造力不指向任何目的,它只是对内在宁静和喜悦的一个庆祝和表达,它只是那个喜悦的能量的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没有动机的创造力产生出最纯粹的艺术。” 解读:人类精神文化领域那些伟大的创造,要么就是来自于那些孤独的天才,要么就出自于老子、佛陀这些觉醒的智者。 20、“当老鼠被猫头鹰抓上天空的时候,老鼠也拥有了一次飞行的经历,但它并不拥有一次飞行的体验。” 解读:体验意味着放松,人都活在对目标的焦虑和未来的紧张之中,他们并没有活出真正的生命。 21、“正如地质断层是地震、火山和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域,同样地,关系是人们痛苦、不幸和灾祸的滋生之地。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与他人的感情和关系上,那么这就如同他把自己的房子建造在地质断层上。” 解读:就某种意义而言,地质板块的连接和关系很相似,它们都是一种拼凑。拼凑起来的东西永远都不如自成一体的东西,因为拼凑在一起的东西,它们之间挤压和摩擦总是存在的,在这当中,各种潜在的危机也一直在孕育,那终归要向外宣泄和爆发。 22、“在单独当中,一个人可以垂直地向上成长,就像一根竹子那样笔直地向上生长,伸向天空和太阳。在关系中,人们就像缠绕在一起的藤类,很难长高。” 解读:一个人精神、灵性的成长需要一个单独、宁静的氛围。在乱哄哄的生活中,一切细腻、敏感、独特和伟大的东西都将被扼杀。 23、“如果你真的是太阳,你就不至于会堕落到需要一块陨石来证明你的光。” 解读:渴望别人的承认正反映出一个人自己内在的黑暗,也反映出他的不自信。如果太阳要去询问一块陨石自己是否发光,那它肯定就不可能是太阳。 2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平线,一个人无法看到超出他自身高度以外的东西。” 解读:每个人都以自己为尺度去丈量别人,他自己所能看到的地平线就是这个尺度。 25、“成功带来的往往是更大的空虚。” 解读:失败之后,你还能期待成功,但成功之后,还剩下什么,只有空虚。 26、“当很多个没有找到自己方向和道路的人聚集在一起,就产生了群众。” 解读: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性和个体性的人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路,他对与他人的互动并没有太大兴趣。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会经常聚在一起。 27、“人们常常在山脚下谈论山顶的高度。” 解读:无论多么伟大神性的事物,只要胡乱地对他加以点评,就好像已经站到了它的肩膀上。好像每个人都把自己当初了宇宙万物的仲裁者。 28、“人们活着,像不会死去那样活着。人们死去,像不曾活过那样死去。” 解读:多数人活着的时候都不去思考死亡,他们死亡的时候也没有达成内在的结晶,了无痕迹。 29、“单独的浪漫,浩瀚而深邃,那是一个人与整个存在之间的浪漫”。 解读:两个人之间的浪漫是很小、很局限的,一个人与整个存在之间的浪漫,就如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30、“智慧的火焰熄灭后,残留下知识的灰烬。” 解读:生命会留下足迹,足迹却无法留住生命。 31、“小孩的天真中夹杂着愚蠢,觉者的智慧中散发着天真。” 解读:小孩的天真是因为他们的无知,但他们注定将被知识所污染,智者的天真是因为他们的觉悟,他们已经从污染中走出,他们再度变成小孩。 32、“多数人所认同的事物往往价值很小,而价值极大的事物却只被极少数人所领悟。这是人类认知领域的动量守恒定律。” 解读:稀世的价值只能被稀有的人所领悟,比如高雅艺术和古典音乐。高贵的心灵只随着神圣的节律而脉动。 33、“来到高处并不能让我们获得什么,因为越是高处就越是什么都没有,但它却能让我们更好地看清楚低处都有些什么。” 解读:来到高处,主要就是为了看清楚,然后你就会领悟只有很少的事情是真正需要我们去做的。 34、“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它一定会经常想念天空的自由。两只一起被关进笼子里的小鸟,不久它们就忘掉了天空。” 解读;这是在比喻婚姻,对于这个漫长的人生,婚姻是一个足够大的占据,天空是指残留在人性中那一点神性的渴望。 35、“智慧总是目不转睛的注视着整体,欲望的眼睛却不停地在局部上扫描。” 解读:智慧是一种大局观,一种纵览全局的眼光,欲望总是拘泥于局部,它看不到整体,所以才会经常遭到挫折。 36、“一个把自己摊平在水平面上的人,他将失去垂直面上的高度。” 解读:水平面是指在欲望主导下的世俗生活,垂直面是指在智慧引领下的灵性的追求。 37、“如果要完全看清一个层面的东西,隔开一定的距离也许还不够,甚至必须要错开到另一个层面上。然后,这两个层面就犹如两块不同的镜片,可以起到放大和显微的作用,于是一切都尽览无遗。” 解读:这是一个很精妙、深刻的比喻,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境界更高。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