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三公”消费披上阳光外衣 |
正文 | 武汉市昨日首次公布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今年“三公”预算为万元,连续5年支出零增长。同日,市直单位也首次公布“三公”经费预算。该市财政局介绍,106家市直单位,除少数几家涉密和差额拨款单位外,其余在本周末前会陆续在各自官网上晾晒“三公”账单。(中新网4月18日电) 近些年,中国致力于进行公共财政建设。公共财政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阳光财政,即公开透明的财政,财政收入支出的信息是透明的,是向社会公开的。社会公众如有需要,可以查询了解。诚如人们所说,阳光财政,可以给政府以清白,给公众以明白。 政府信息公开早已是各界共识,但其落地过程却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预算公开和“晒三公”,每前进一步都可说是一个“破冰”的过程。从粗略地公布一个总数,到细化分项支出;从罗列一堆枯燥的数字,到主动说明数据变动背后的原因。信息公开“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既是政府不断回应民意的过程,也是行政体系公开透明的自我进化。在此过程中,政府公开的胆量和能力练出来了,公众监督的意识和水平也练出来了。 公开“三公经费”是建设阳光财政迈出的正确一步,但也只是一小步。从2011年开始,中央政府每年公布“三公经费”预算,但人们仍然觉得意犹未尽,因为相关的信息还相当的简单粗略,不够细致明晰。这显然是目前为止公开的预算信息的普遍问题,因此,更加细化,更加明晰,更加具体当是以后需要改进的方向。同样重要的是,现在公开的“三公经费”,是不是还有压缩空间,是不是可以再少一些,仍然值得深入讨论。 其实,晒“三公”经费能够增加政府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强化群众监督和制度约束,增强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减少甚至杜绝铺张浪费、吃喝招待,最终让政府和群众之间增加理解,减少误会。政府部门不应将其当做是一种负担,而应把其作为沟通群众的桥梁,甚至是让自己逃离疲于“迎来送往”的有利武器。 公开“三公经费”,在满足人们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同时,更应不断压缩不合理的三公支出,提高财政支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相关部门应认真对待社会公众对三公支出的关切和质询,接受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编制更为科学合理的的“三公经费”预算,将财政资金真正用于人民所希望用到的地方。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