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疯狂的饭局 |
正文 | 古人讲吃饭"为腹不为目"可如今孩子们吃饭多是为目、为舌,所以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仍有很多孩子吃成了营养不良。大人在报怨和指责孩子们的同时,如果细想一下现在大人们的吃饭问题更为复杂,不仅为目、为舌,还为眼、为耳、为脸,而官员大多是为屁股(位置和权柄)吃饭。难怪钱钟书先生讲,你最后一次请人吃饭点莱的质量决定了他与你交往时间的长短。 也正因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这样的民族习惯和潜规则的指导和压迫下,现代人(特别是有权和有钱的人)感到吃饭成了负累。“吃什么?”、“在哪吃?”、“和谁吃?”、“为何吃?”、“吃后干什么?”等问题始终困绕着官商两界。大小机关也为此而没立了专业的机构,一些能喝酒、能安排饭局的“能人”也因此成了抢手的“红人”,“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要提升”等段子并非民间编造。酒桌上的政治决策、钱权交易,火锅里烫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夜店里评比出来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的经验做法,酒后出现的酒驾、醉“闹”红灯区事件更是不绝于耳。除了酒驾以外的所有伴生或衍生产业,政府更是“鼓励式打击”。 商家更是聪明,一些酒店、夜店不在菜品的质量上动脑经,而是在店面外观的包裝、服务员外部形象和服务方式,服务种类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用足了政策法律,搬动了一切可以和不可以的关系。店大欺客不再是个别现象,最低消费的门坎让自掏腰包的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VIP只有可以使用公款的人可以“无偿”享有,官员特别是手中有权的执法人员“搭干股”经商,执法者成黑保护伞,公款吃喝,公款消费,美其名曰“招商引资”、“考察学习”,不一而足,就连国务院也禁不了了。于是乎,一批批官员倒在了酒桌上,每年都差不多有一个三峡工程被一口一口吃掉。没有资格在桌上倒下的,倒在了他们吃剩的残羹里,从地沟里提炼出草根们认为的精华一一地沟油,再让大佬们品鉴。 聪明人终于搞懂了这吃的重要性,于是总结出了一些经典的段子,比如“成功在八小时之外、成就在深更半夜”等等。就连国内一些知名的学者也说“吃饭是文化”。 我妄想如果有一天政府立法把最低消费的门坎砍断,变成最高消费标准的高压线,如果有一天哪家食店能够打出“公车私用另走别路,公款吃喝莫入此门”的招牌,文明、文化也就既有了里子,也有了面子,更扎稳了根子。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