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地走笔(32)鲁迅与地质科学 |
正文 | 鲁迅与地质科学 今年的九月二十二日是鲁迅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日。鲁迅先生不但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是一个一生都在用笔战斗的斗士,而且在他的生命历程中,他还与自然科学、地质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应该算是我们这些地质工作者的一个老先辈。 (一)青年时代从学矿务 1928年4月6日,鲁迅先生在黄埔军官学校演讲时曾说:“我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这虽是先生的谦虚之词,但他确实有过学开矿、学地质的经历,他的幼年时代也是从接触自然科学知识开始的。 鲁迅喜欢读书,幼年时代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有关生物、地质地理等方面的书籍。他阅读过的书籍有《释草小记》《释虫小记》《花镜》《山海经》等。年幼的鲁迅从这些书籍中,得到了不少的知识,感到这些知识“有无限趣味”,从而在他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种子。 1898年,鲁迅来到了南京求学。在南京,他首先考入江南水师学堂,但因不满学校的专制腐败,遂于第二年转学到了矿务铁路学堂。在矿务铁路学堂的学习生活,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我首先正经学习的是开矿”的时期。在矿务铁路学堂,他学习了格致学(物理化学)、地学(地质学)、金石学(矿物学)、算学(数学)、历史等课程,并阅读了大量内容新颖的自然科学书报,大大地开阔了视野。 鲁迅在南京学习期间,还经常到南京附近的青龙山观察那里的地质现象和地层岩石,并精心采集岩石和矿物标本,增加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这些活动,使他获益匪浅,为他后来撰写有关论著,做了必要的准备。 (二) 满腔的爱国情怀 由于鲁迅先生打下了地质学的理论基础,遂于不久撰写了一些地质学论著。1903年,鲁迅先生在日本发表了论文《中国地质略论》;同年,又与顾琅合编了专著《中国矿产志》,该专著于1906年出版。 在这两部论著里,年轻的鲁迅充满了满腔的爱国情怀,通过介绍和分析我国的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地形地貌、古生物化石和矿产分布等特征,热情歌颂“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喊出了“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可容外族之研究,不容外族之探险,可容外族之赞叹,不容外族之觊觎”这样的最强音。鲁迅在这些地质论著里,在向人们介绍有关地质矿产知识的同时,还在这些文章里愤怒地揭发了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肆意劫掠我国矿产资源的侵略行径,并对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出卖国家主权的罪行进行了无情的控诉。马良在《中国矿产志》的序中说:“用心至深,积虑至切,有裨于祖国”,对鲁迅的论著赞誉有加。鲁迅不同于一般之人,在地质专业的论著里,也倾诉了对祖国的热爱! (三)我国近代地质科学的先行者 鲁迅先生在《中国地质略论》里说:“以地球为宇宙间大气体中析出之一份,回旋空间,不知历几亿万劫,凝为流质;尔后日就冷缩,外皮遂坚,是曰地壳。”鲁迅的上述论述,是我国介绍天体和地球起源演化的“星云假说”的早期论著。由此可以说,鲁迅先生堪称我国近代地质科学的先行者。 鲁迅先生在《中国地质略论》里,介绍了我国的地质构造、地层岩石、地形地貌和矿产分布,以及古生物演化史,还提出了“由简以进复”,即地球史是一部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而发展演化的科学见解。文中说:“至侏罗纪,而诡形之龙类……跋扈于陆地,有齿之大鸟(始祖鸟)飞翔于太空。盖自有生物以来,未有若斯之瑰奇繁荣者也。且菊石、剑石之属,亦大繁殖,其遗脱(化石)遂造成白垩纪之地层,即学校日用之垩笔(粉笔)亦此微虫之余惠耳。至白垩纪时,生物界乃大变革,旧生动植,或丧或灭,而真阔叶树及硬骨鱼兴。”从这么一长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所勾画的这一段地质历史,与我们今天地质界对中生代地质、古生物面貌的看法何其相似乃尔!而鲁迅的文字又是多么的言简意赅! (四)运用语言文字的典范 地质工作者是脑体兼用型的人,地质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描述性科学。因此,地质工作者不但需要比较强壮的身体和吃苦精神,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工作之需,才能把从自然界得到的材料、把从山川土石中获取的无言的信息,转换成有用的地质资料。 鲁迅先生是文学大师,是运用语言文字的巨匠,他所撰写的地质科学论著也是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简约深致、生动形象,也是娴熟运用语言文字的典范。我们可以从本文前边引用先生地质科学论著的有限片段中,足以窥见到他的文风,领略到他的文采了。 这里,我们不妨再引录一下先生在《人之历史》中给“化石”所下的定义:“盖化石者,太古生物之遗体,留迹石中,历无数劫以至今,其形也然可识,于以知前世动、植之状态,于以知古今生物之不同,实造化之历史,自泐其业于(由其留给之意)人间者也。”短短数十字,就将化石的形成、形态和研究化石的意义等,阐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鲁迅先生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不但在文学上贡献非凡,而且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邪恶势力极其猖獗的时代,他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在短暂的时间里,重视学习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科学,对发展我国的现代地质科学怀有殷切的期望,他应该是我国现代地质科学的一位先行者。 今天,同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我们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走过了坎坎坷坷的曲折道路,科学的春天终于来到了。我们作为一个地质工作者,更应该学习鲁迅的革命精神,以鲁迅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1981年9月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