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地走笔(13)地震活动 |
正文 | 地震活动 地震,也叫地动,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的自然灾害。强烈的地震可以迅速改变地表形态,顿然使地面塌陷、山崩崖垮、河流改道、房倒屋毁、人畜死伤。因为强烈地震可在瞬间造成巨大破坏,几分钟或几秒钟内使地表面目全非,城镇矿山毁于弹指之间,惨不忍睹的凄惨景象立现面前,所以,人们往往“谈震色变”。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关中地区是一个多地震、多强震、记录地震最早的地区。据记载,除不确切的资料外,自公元前1177年至现在,我国共发生≥5级的地震2100余次;此期间,关中地区发生≥5级的地震37次,其中8级地震1次,7-8级1次,6-7级6次,5—6级29次。公元前1177年(商帝乙二年)的岐山地震是最早的地震记录。 关中地区的华县,于明代嘉靖34年腊月22日午夜(公元1556年1月23日)发生了一次8级地震,它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此次地震的极震区在关中华县、渭南、华阴、潼关和山西蒲州一带,震中烈度达11度,波及地区除陕、晋两省外,还有甘、冀、豫、鲁、鄂等省的185个县。历史记载称:“秦晋之交,地忽大震,延及千里,川原坼裂,郊墟迁移,或壅为岗阜,或陷作沟渠,山鸣谷响,水涌沙溢,城垣庙宇、官衙、民庐倾颓摧圮,十居其半。军民被害,其奏报有名者,八十三万有奇,过路旅客,其不知名未经报奏者,今不可胜数。”这样的地震记录,今天读起来仍觉惊心动魄、肉跳魂飞! 关中地区较大的地震还有: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岐山发生的6—7级地震;公元793年(唐贞元9年),渭南、华县一带发生的6级地震;公元1487年(明成化二十三年)临潼发生的6.25级地震;公元1501年(明弘治十四年)大荔朝邑发生的7级地震;公元1568年(明隆庆三年)泾阳发生的6.75级地震;公元1704年(请康熙四十三年)陇县发生的6级地震等。 我们把地震时地下发出震动的地方叫作震源,把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叫作震中,把震中至震源的距离叫作震源深度,把邻近震中的周围地区叫作震中区,把大地震时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作极震区,把地震按大小进行的级别划分叫作震级,把地面和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以烈度来表示。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震级是8.9级,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世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地震也是地球内部各种矛盾为了达到统一而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是一个运动着的星球,在长期的运动过程中,地球内部地应力不断地产生、不断地积累和加强,使地下岩层逐渐发生弯曲变形,当地应力积累到一定量时,岩层经受不住这种力的时候,就会产生猛烈的破裂、错动和位移,并且引起地壳的震动。这种震动传到地面,就是地震。这样的震动是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引发,使地壳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动而产生的。这种地震我们称作为构造地震,它是地震分类中的主要类型。我们关中地区的地震,基本上都属于这类构造地震。当然啦,地震还有别的类型,我们就不赘述了。 下边我们就来说说关中地区的地震活动。 关中地区是一个近期地质构造运动非常强烈的断陷平原,在地质构造上是一个以渭河为轴线,南北两侧由一系列断层所构成的地堑。这个地堑在距今七、八千万年以来的新生代期间,是一个一直处于强烈沉降的地区,原来的老断裂普遍复活,表现了明显的活动性。主要有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的三组断裂。这些断裂相互交错,使盆地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从而具备了地震活动的地质背景。 我们分析关中地区的历史地震资料,发现这里的地震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地震的震中呈条带状展布,其方向同主干断裂线方向相吻合。关中地区的主要地震带有: 1、秦岭北坡的盆地南缘地震带:方向为北东东或近东西向。此带东起潼关,经华县、渭南而达临潼;继续西延,经过西安到咸阳。历史上,此带发生过6次较大的地震,公元1556年的华县8级大地震就是其中之一。此次地震就发生在华山北侧大断裂与华县—渭南断裂的交汇处。 2、盆地北缘的北山南侧地震带:方向大致呈北东向。此带东起韩城,经合阳,西到耀县。此带也发生过多次地震,1959年韩城的5.4级地震就处于此带的东北隅。 3、盆地中部的三原—蓝田地震带: 方向呈北西向。此带即灞河—泾河断裂带所通过的部位。据记载,此带发生过多次地震,其中4—5级地震6次,5—6级地震9次,6级以上地震2次。 4、周至—岐山地震带:方向北西。此带起于岐山,向东南延伸经眉县而到周至,并继续向东南延伸。据记载,此带发生过8次较大的地震。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一些强烈地震常常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给人们造成难以忘记的心灵创伤。近一、二十年来的一些大地震,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仍然记忆犹新。如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当时的地震惨状至今仍历历在目,每每忆起,常常使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关中地区自1556年华县8级大地震发生以来,四百多年以来,小的地震虽然时有发生,但大的破坏性地震却少有出现,处于地震的相对平静期。然而,由于关中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的特殊性,以及这里地质构造运动的活动性特点,这里属于地震活动的活跃地区,是一个有可能发生强烈地震的危险地区,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关中地区是我国和陕西省工农业建设的重点地区,人口稠密,对于强烈、大地震的发生不能掉以轻心,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应当做好各种防震抗震的准备工作。要有科学的方法,发挥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的积极性,政府重视、专业队伍重视、人人重视,落实各种措施,做好地震的预测预报工作。要捕捉地震前兆,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应尽可能地减少或防止可能带来的损失。 1982年11月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