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正视扶贫困难,牢记宗旨意识助力扶贫 |
正文 |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近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表示,自己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其实,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日渐紧迫,“不容一个人掉队”,又何尝不是整个国家殚精竭虑的一件大事?(人民网 10月20日) 贫困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共存的普遍现象,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存在一定数量的贫困人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铲除贫穷,扶助穷人走出泥沼,让公正、平等和幸福、健康伴随他们的人生更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我国的社会扶贫主要还是以政府发动或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真正的社会扶贫还没有充分动员起来,存在着组织动员不够、政策支持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对于我国12.8万个贫困村、7000多万人贫困人口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共奔小康压力很大,亟须科学推进精准扶贫战略。 据笔者所知,当前扶贫工作推进取得的成效毋庸置疑,但困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一是各地扶贫资金受当地财力情况影响,投入不均衡不充足,各部门扶贫资金受相关专项资金政策规定而难以整合。二是各级扶贫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不少地方扶贫部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扶贫局在编人员少、乡(镇)和村级组织扶贫工作具体从事人员变动大。三是贫困村发展理念陈旧,村级主导产业结构单一,贫困人口生产技术落后,科学技术普及率低。村三职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不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贫困人口普遍存在传统的小农意识,仍坚持分散发展经济效益较差的传统种植产业,极少数贫困村、贫困人口依赖思想严重。四是贫困人口中年轻劳动力大部分都选择外出务工就业,在家贫困人口主要是中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缺乏劳动力已严重制约了贫困村的发展,使贫困村、贫困人口因缺劳力而无法脱贫致富。这些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直接阻碍着各地各级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亟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广大党员干部要正视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困难,牢记宗旨意识助力扶贫。广大贫困人口要提高认识,主动参与基础产业扶贫、劳务技能培训扶贫、移民搬迁扶贫、大病兜底救济扶贫相关项目。各地和各级扶贫部门机构要积极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将资金、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贫困人口,做到精准发力、有的放矢,才能确保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落实到人、落实到户。 作者:豫署君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