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开发区腐败”是监管不严给了“机会” |
正文 | 如果开发区城市规划严格执行,而且土地征用、工程招标依科学公开流程,坚决依法依规办事,资金调动、税费收支有章可循,那么,问题官员哪还有腐败的机会?只要制度流程充分公开透明,且全社会都能方便进行监督,开发区相关官员才能更好地大显身手。(《人民网》4月30日) 自去年以来,开发区官员频繁落马,比如山西省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副书记张波,山西省朔州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世宝,江西省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原主任雷霆等。种种迹象表明,开发区腐败已经是官员腐败的重灾区。 开发区经济要发展,官员与开发商、企业家的频繁接触在所难免,一旦交往过密,便容易引发权力寻租和权钱交易。当前,开发区监督体制较为薄弱,党内监督难落实处,新闻媒体监督流于形式,群众监督虽然较真碰硬,但苦于办事流程不够公开,普通群众根本无法监督,使得官员可以与商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交易,牟取个人私利。所以,开发区沦为官员腐败的重灾区,其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在于监管的缺失。 一切腐败都是见不得光的,要治理开发区腐败,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要增强开发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做到阳光行政、阳光监督,严格公开招标流程,严格监管资金流动,让一切行政程序、税费收支都公开透明、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得普通群众都参与到对党委政府工作的监督中去,官员就没有腐败的机会,开发区腐败也可以避免。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用制度将行政流程充分公开透明,把权力晾晒在阳光之下,让全社会都能共同监督,同时加大对贪腐官员的惩处力度,相信官员便不敢腐也不能腐。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