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怀念父亲 |
正文 | 怀 念 父 亲 ·清心 我的爸爸是安徽省蒙城人,长得高大魁梧、长方脸、浓眉大眼、鼻直口方、肤色黑黑的,有一种不怒自威的神情。从他不多的言语中,大体知道他有弟兄六人,他排行三,还有一个小姐姐,因为家乡的土地是粘性土,庄稼长得不好,十痨九旱,每年都要出去讨饭,十二岁那年,在逃荒的途中,奶奶病死了,爷爷把襁褓中的老六送给了当地的一家人,从此就没了老六的音信,不久他的小姐姐也病死了。老大、老二都出去讨生活,他就当起了家庭伙夫,日子的艰难令他不想回忆。 在他十九岁那年也就是1945年初他参加了八路军,他只知道自己属虎,却不知自己的生日,部队上把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日子定为他的生日,并给他起了个新名字。从此就过上了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刚开始每人三发子弹,不能随便放枪,不能浪费子弹,等缴获了敌人枪炮后,才能补发弹药。等到拼刺刀时不能胆小,你不狠就会死,更甭说整个部队的胜利了,只有不怕死了你才有可能活下来。吃饭都是狼吞虎咽,有时饭还没熟接到命令开拔,就每人挖起一碗夹生的饭捏成团就走,有时几天吃不上一顿饱饭,睡不了安稳觉,因为脚大就没穿上过合脚的鞋子,有鞋穿就很不错了,因为鞋子小把脚指头都挤压变形了。穿着湿漉漉的衣服趴在战壕里几个小时不能动,等到冲锋时跳起来就跑(我想他的低血糖、风湿性关节炎就是那时落下的),谁要是敢逃跑,就会被当场击毙的。战争就是你死我活,看着成片的尸体心里都麻木了,都不知道明天的自己是否还活着。爸爸身上有好多处伤疤,家里有好几块军功章,但他没给我们详细讲战斗经过,只记得有一次我看《红日》小说时,爸爸说他参加了孟良崮战役,那是场恶战,我军的武器装备远不如敌军,开始我军处于劣势,伤亡惨重,同志们都急红了眼,后来经过调整,终于打败国民党军,打的是太惨烈了,可以用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来形容,我军也是受到了重创。 爸爸没文化智谋不多,全凭老实听话不怕死,熬到了营长,他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令如山是不能改变的,当年在北京妈妈要参加工作,只因为爸爸所在的部队经常换防,从北京到洛阳到南京,妈妈没能工作成,可是,1963年爸爸转业了,本是为了照顾姥姥、姥爷转业到了河北,本分的爸爸服从组织分配,落到了离保定几百里外的小县城,举目无亲,凡事都得亲力亲为,不像在部队,说一句话,立马就有部下去为你办理,爸妈当时是很失落的。 爸爸是个大老粗,对生活要求不高,更甭说精神方面的了。因工作单位的关系,工资待遇远不及他的同级别的人,我们常为父亲鸣不平,可是父亲却无动于衷,他说方圆几十里跟他一起出来当兵的,没有几个活下来的,而他活下来了已是很幸运了,还娶妻生子,有养老金,有家有业能安稳的生活,而那些牺牲的人又有什么呢?打淮海战役时,他跟堂侄是一个野战军的,在行军合围途中还相见了,约定胜利后见,可是胜利后却见不到堂侄了,究竟死在那一嘎瘩也不知道,只是家里收到一个烈士证。淮海战役结束后,因离家乡很近,首长批准他回家看望父亲,他自己骑着战马连夜赶回家时,一路上都是白粼粼的鬼火,甚为恐怖。打过长江去,本以为是一场恶战,大家是斗志昂扬、激情振奋,等打过长江,国民党军已是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解放全中国胜利在望了。可是,有多少战友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了啊! 爸爸说:“人是需要有信仰的,我们当时跟着共产党就是相信她能够使穷苦大众过上好日子,能带领中国走向富强。人生啊!有好多事都是无法控制的,只要我们的心是善良的、美好的,为之奋斗的大方向是对的,那就努力去做就行了。付出与回报不一定是对等的,但不付出一定是没有收获的。” 文化大革命初期,就有人跳出来要打倒我的爸爸,理由是爸爸的工资比县长的工资都高;妈妈想工作,爸爸却说,干部不能以权牟私,不给妈妈联系工作,爸爸虽然工资高,可是需要供养的人也多,我们一家六口还有姥姥姥爷及大表哥,钱也是入不敷出,妈妈只好到粮站帮着缝补粮袋,到服务社弹棉花、拆洗被褥等等,打零工,埋没了妈妈的才华。那个年代,爸爸总是很忙,工作之外不是开会就是学习,要么就是封闭在五七干校;精神负担、家庭负担、生活负担、经济负担太重了,妈妈得了肾炎,医生也治不好,腿肿得很,爸爸总是叮嘱我们要多干一些家务,为妈妈分担辛苦。 爸爸在家对我们也是军事管理,说一不二,从不给我们讲道理,也不给我们申诉的权利,我们家是早睡早起,从没敢睡懒觉,即使我们感冒发烧不舒服,爸爸也要我们按时起床、吃饭后再让我们躺下,若不吃就只能等到下一顿才能吃饭。他说妈妈操劳着一家人的吃喝穿戴已经很忙了,不能为了一个人让妈妈总围着锅台转。妈妈为了维护他的尊严,从没当面反驳过他,不管对错都得叫我们服从他。妈妈说:“你爸爸从小受的苦太多、得到的关爱太少,所以他不懂的爱,更不知道怎样表达爱,可他确确实实是爱你们的,他说什么都不要跟他顶嘴,能哄着他过去就行了,你们要顶撞爸爸,他会暴跳如雷的,让外人看笑话。”可是背地里爸妈天天吵,不管是大事小情都是吵,就像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男女主人公一样,爸爸还很疼爱妈妈,妈妈也很关心爸爸。 爸爸虽离世三年了,但爸爸铮铮铁骨的硬汉形象永留我心间!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