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回忆过年 |
正文 | 今天,是小年。春节的脚步越发临近。对我们这些年近花甲的老年人来说,过年,就是期盼着与子女吃顿团圆饭,期盼着与亲朋好友欢聚的怀旧畅叙。 回想,我们儿时的过年,真是年味十足。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虽生活困难、经济落后、物资短缺,很多年货都是凭票供应,但,我们那时的感觉却是年味十足。我们盼过年是希望得到父母给添置的新衣服;我们盼过年是能够得到亲戚邻居给的花生和糖果;我们盼过年,更是希望看到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在白雪皑皑中听着爆竹声声辞旧岁年味!特别是春节期间政府给予照顾的优惠票,能吃上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香喷喷的大米饭,那时,这些美味佳肴对我们是何等的诱惑啊。特别是在初一早晨,尽管除夕玩的很晚,但还是要很早起床,帮助父母打扫房间,准备花生、瓜子和糖果,早晨,八点多钟就会有邻居和孩子们上门拜年,如果谁家起来晚了,就会成为大家一年的笑谈。这时候,是我们这些孩子们最为快乐的时刻,到每家拜年都会得到花生、瓜子和各样糖果。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装糖果的盒子会很有讲究,在桌子上不仅有花生、瓜子、苹果、橘子等,还有各式各样精致包装的牛奶糖、大虾糖等,孩子们拜年不仅能得到糖果,还会把糖纸用一本书夹好积攒起来,和同学交换。大人们也相互拜年,送上一年美好的祝福。记得,有一年,父亲给当时教育厅的某副厅厅长拜年(她是省委某书记的夫人),从她家拿回几块酒糖,我高兴的很久没舍得吃,和同院发小,和要好同学显摆,把糖咬一个小口,就能喝到茅台酒,喝到紫梅酒,我的这些酒糖小伙伴们羡慕不已。 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传统的拜年形式也被微信等高科技方式取代。但,我还是留恋那时候的过年情景,还是喜欢那时候的拜年氛围,更让我敬重的是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那种纯洁透明的同志友情,拜年就是拜年,下级对上级是如此,上级对下级易是如此。而如今却是不同了,科技让我们感受到了拜年的方便快捷,但,在电子发达的年代里,我觉得像是缺少了什么?是的,很多传统习俗失去后,年的味道似乎变淡了。正可谓,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