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韩寒的《后会无期》之乱解
正文

昨晚去看了《后会无期》。整场下来笑声不断,只是看完之后除了那点幽默,似乎没有什么东西留下,突然的结尾更令人错愕,以至于结束的时候我忍不住想:“这就完了?”整个故事也有点支离破碎,看完之后总觉得少了很多东西。

一直感觉韩寒的杂文是不错的,但却不善于编故事,每部小说写的都像是一个大杂文,往往也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局,写着写着突然就结束了。不知道是因为忙没时间写了,还是因为懒不想写了,也或者是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就拉倒了,也许是意思已经表达完了,也可能故意给你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

《后会无期》这部电影也像是杂文,只不过杂文是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电影是用画面声音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是一个视听化的大杂文。

整部电影幽默不断,依然是一贯的韩式幽默,搞笑的同时自然也不忘讽刺一下现实。当然是用他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技巧,就像平时杂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

不管是对白和画面,都充满幽默感,尤其是对白。相对于他的杂文而言,不过是把幽默的文字叙述转化为对白和画面而已。不过也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同样的一个镜头,有的人哈哈大笑,有的人茫然不解,不明白有什么好笑的,过了一会他又哈哈大笑,另一些人却又茫然不解。

看会之后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电影的名字叫《后会无期》,为什么呢?为什么?哪里跟后会无期有关了?

直到躺在床上的时候,想了想,才明白。

为什么胡生在酒店被浩汉和江河丢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他才刚刚露了几次脸。在之后,这个可怜的人还在浩汉发布的寻人启事里被描述为智障青年。按常理,胡生应该能够找到他们,然后三个人一起开始旅行才对。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因为这是《后会无期》。在你一生的行程中,总有些人和事在你的生活里消失不见,无影无踪。

为什么那个“妓女”苏米再后来没有出现?她跟江河明明是相互喜欢的,按道理,后来她应该再次碰到江河,然后两个幸福地在一起了。为毛没有呢?这不科学啊!为什么呢?为什么呢?韩少会告诉你,因为这是《后会无期》。后来成名后的江河在船上碰到一个熟睡的女子,还把头枕在了他肩上。我以为那个是苏米,到底也没有看清,我希望不是,因为生活往往是残忍的,不像小说和影视剧里描述的那样常常有一个美满的结局。

为什么那个骑行者阿吕骗走了江河和浩汉的汽车之后再也没有出现?怎么看阿吕都不是坏人,怎么想他都没有理由骗走江河和浩汉唯一的一辆车,没有了车江河将无法及时去遥远的地方入职,他们可是帮过阿吕的,而且他们相处的还那么愉快呢。我想阿吕应该是有自己的难言之隐,然后最终他会找到江河和浩汉,把车还给他们,并且诚恳的道歉,说明苦衷,再然后他们三个又可以愉快地玩耍了。可是,直到电影结束,阿吕也没有出现,也许他曾经回来过,却没有找到江河他们,只是电影中并没有这样的叙述。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为什么这样呢?韩大师会翻翻白眼回答你:“尼玛,要是还能重逢,那就该叫《后会有期》,不叫《后会无期》了。”

俗套的故事是不会在韩寒作品里出现的,不会像是《小时代》系列里,吵吵闹闹分分合合,虐下你的心。

在几个高空俯视的镜头里,浩汉他们的车子沿着一条长长的道路行驶着,画面很夺心,也很有一种沧桑感,并且这份沧桑感一直蔓延到画面之外,蔓延到心里。

浩汉和江河的这段旅行,遇见了一些人,也失去了一些人,得到了一些东西,也丢失 了一些东西。

这段旅行就好比是人生。人的一生有所得也有所失。人的一生也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或者与你相视一笑,各走各的路;或者走过你的身边,你却不知道;或者与你擦肩而过,你回头,却只能看见一个或模糊或清晰的背影,也许你也留给其他人一个或模糊或清晰的背影;也或者陪你走过一段路,发生一些或喜或悲或好或坏的事,然后最终还是离别;没有几个人会陪你走完一生,到了生命的尽头,又是另一种后会无期,最终极意义的后会无期。

对于无神论者而言,人的生命结束就会形神俱毁,灰飞烟灭,不复存在。对于有神论者而言,死亡之后就会进入六道轮回,或升入天堂,或沦落地狱,或喝碗孟婆汤,重新投胎,不管怎么样,都不会有重逢的机会了。除非孟婆汤出现食品问题,给你保留了那么一点记忆。

分别了很难再相见,人生却还要继续下去,然后又遇到新的人,发生新的故事,遭遇新的离别。故事也往往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这就是人生和现实。

阿吕骗走浩汉他们的车,始终令人感觉没有道理,最终也没有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哪怕是阿吕自己的独白也行。人的一生也是如此,你会遇到很多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人和事,至死也弄不知道白其中的原因和是非对错。然而,事情确确实实发生过,留在你的记忆深处。

苏米的话是不是真的可信,阿吕为什么骗走车,这些原因都不需要知道了,也许真像更残酷更令人失望,倒不如我们用一个美好的理由欺骗自己。

韩寒的作品自然是要有些现实意义的,比如阿吕说的“北京堵得连摩托车都跑不动”,比如江河用“温水煮青蛙”来教育浩汉时,浩汉狠狠地一把把锅盖盖上,然后说“这才是现实”,等等。还有一些富有韩式风格的哲理句子,比如“你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听说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等等。

如果把浩汉和江河的这段行程比作唐僧的西天取经,也不是不可以。把入职比作取经,这段路程就是取经路,江河就是善良而坚定(还有点啰嗦)的唐僧,浩汉就是孙悟空,另外可以把江河的成功比作修成正果, 而那个胡生只能算是刚开始不久就被吃掉的白马,他们一路上发生的事就是取经过程中的重重险阻。

片中的那条阿拉达斯加狗,很呆很萌很可爱,相信应该俘获了不少人的心。现实中韩寒就是比较爱狗的,影片中出现这么一条狗,也不意外。

之所以拍这么一条公路剧,应该跟韩寒的赛车手生涯有莫大关系。平常开车来来去去,一年中有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车上和路上,途中应该也遇到过不少人和事,电台节目自然也没少听,由江河和浩汉边开车边边听节目可见一斑,韩寒也没有浪费地在这方面加了点幽默元素。公路剧,驾轻就熟。

这也是一部屌丝剧,里面中的人物无一不是处于下层的屌丝。群众演员周沫、落拓的文艺青年江河、做过无数工作的浩汉、假妓女苏米及他的亲人(也许是同伙)、开台球室的刘莺莺、旅行者阿吕等等。他们辛酸辛苦地生活着,用正当或者不正当的手段,也许他们会有朝一日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也许始终挣扎在最低层,默默无闻,直至消亡。

他们是无根的浮萍,远离家乡,或者落拓回归,或者衣锦还乡,或者永远不会回来。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影片的结尾,江河成名了,其作品《旅行者》改编的电视剧大卖。可是画面一转,二人又出现在车上,浩汉对江河说,你入职,我就送到这里了之类的话(大概是这个意思,记不清了)。难道浩汉送江河入职的行程一直普普通通,那些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江河在作品中编造出来的?

我们一直生活很平凡,所以就只好发挥想象力,编造一些精彩的故事来,满足自己和别人的精神、思想、理想和欲望。但是现实,永远没有这么精彩和圆满。再但是,我们需要也喜欢这样的精神鸦片。金庸剧和琼瑶剧大卖也是基于此理。

忍着没有看其他评论,一是怕思路被拐走,二是怕看到好的评论会忍不住抄袭过来。理解的不一定对,不过对错无所谓,“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艺作品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也有权力有自己的见解,除非这见解极其恶劣或者无聊。

每个作者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争论,争论越多就越火,流传就越广。很少有作者或站出来说,我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你们都是瞎扯,这么傻的作者也不多。

------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