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诗落深海:宗教信仰之根始于敬畏自然!(十三) |
正文 | 宗教信仰之根始于敬畏自然!(十三) 文/诗落深海 人类的目光望向茫茫苍穹,并以自身的文明意识观察其它星球时,会发现地球是多么的幸运,它独特的的环境造就了如此众多的生命形态;我们不否认人类文明在当前阶段所做出的这一思考,但如果思考仅仅局限于地球文明的意识为基础时,相对于浩瀚宇宙人类文明的狭小与孱弱就已被崭露无遗。 我们的文明触角所能达到的星球,究竟都是怎样的星球?那些年代远远超越地球的星球,真的不会产生文明?以地球人类文明产生所依赖的环境来看,那些无数沉默的星球如死一般寂寞,不存在任何生命迹象。但我以为真相显然不会完全如人类所能设想的那样,每一个星球的环境都是独特的,它们的能量汇聚释放形成方式也各不相同,文明意识形式的千差万别也应由此而生。 独特的异星环境,显然?是地球所不具备的,它们产生的生命形态也不是当前人类所能够理解的;地球当前的文明发展依赖于交流互动以及物质的展示,而在其它星球环境中诞生的文明,相信早已超脱于类地文明形式的发展。沉默的感应也许更适合它们的前进,物质化的生命形态已经严重束缚了高度发达异星文明的发展,以能量存在的形式成为其终极目标;换而言之,就是最高度发达的文明已无处不在,能量的瞬间达到超越了地球科学解释的范畴,但未来的地球文明发展也将殊途同归。 事实上,真正星际之间的交流?应该不是当前人类所能想象的那样,物质化的科技想要完成跨星系交流只能是天方夜谭,但这一步却又是当前地球文明所必须要做的,因为那样可以最大化的提升人类科技文明的程度,最终我们才能在由此而生的反思中寻找到正确的走向。 即使高度发达的异星文明能够以能量形式来到这里,但地球独特的环境使得文明的干涉也只能是支离破碎的;这很正常,因为能量的汇聚与扩散是瞬间的,它从来就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地球生物环境在人类看来是如此美好,在其它星际文明看来却未必如此,它对文明意识的汇拢造成了巨大的阻碍,直到现在我们仍旧处于科技文明的初级攀爬阶段。 地球曾经出现过的文明以及迄今无法超越的某些科技,都指向了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干涉问题,这些痕迹已经不可能被抹去,它使我们认识到文明意识交流所存在的磨合;时间与空间阻碍不了能量意识的达到,这里的环境总是使得已经传递到的文明能量意识始终处于若隐若离的状态,这也许就是宇宙自始至终所展示的那神秘一面吧!(未完) 临江草于2015·3·9·15·36?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