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听见与看见 |
正文 | 有的人,是通过双眼,去看周围,看世界;有的人,则通过别人的看见,来看周围和世界。——题记 我,则属于后者。尽管,我明白,通过别人的看见,来看见,永远没有那样真实和具体。尤其是还在学校的我们,都是这一类人,我们没有具体的实践经验或者身临其境的感受那种别人看见的东西,但是,我们所闻,绝对不少,而这种听见,其实比身临其境更可怕。 从听见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对待一个陌生人。比如,行走于大街上,倘若一个陌生人来我们借电话,那么,肯定,我们会以各种委婉的借口拒绝。末的,我们还会感叹一番,“哎还好我机灵,没借电话给他(她),要不然,又会发生什么···”;或者说“一猜这种,都不太正常,谁愿意啊借给陌生人啊,借电话咋骗事件还少吗”···等等,其实,大多的我们,亲身体会到被咋骗是少数的,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听见别人的故事,来丰富自己的经验。 然而,这样一次机会,我也成为了一个借电话的陌生人。上周,一寝室的姐妹要搬出公寓,到学校教师公寓去住,因为要考研,出去住,她可以有更好的安排,当然,乘着大家都有空,帮忙是一定的。开始,我们并没有打算去雇一辆三轮车帮忙来着,以为人多,其实很方面,大致是由于一年来没什么运动,身体锈了,提起东西来吃力,走到半路,没法,借了一个小电动三轮车,因为行李不少,就她一人坐了上去,其余人,皆步行。看到三轮车哄哄地跑了起来,扬起一地灰尘,直至看不见的时候,才想起来问,她家具体在几栋,就知道个大概。大致过了半个小时,我们在那20栋公寓来来回回,大家因为搬家图方面,都没带电话,这下可好,联系不上人了。 突然,想起这借电话的事,出于好奇和调查心里作祟,于是,我踏上了借电话之旅。我想,如何向一个陌生人借电话,我想了很多台词皆用来全力说服对。当然,其实我觉得,是不太可能的,终于我鼓起勇气去问了两个女孩,我以为,这场借电话事件会无终而返,很意外的,顺利的借到了。其实,一经思索,我便知道,因为这里是学校,而我,一看就是一个学生,所以才能顺利得到帮助。如果在校外,哪怕是别人来借我电话,肯定我是不会借的。 这件事,让我很疑惑。是因为骗子太多,还是因为,我们听得太多,才导致了,现在我们对一个陌生人这样的防备与抵触。 其实,我想,借电话的人群中,有几个是真的有事,而也许向你求帮助的那个人,是真的需要一通电话。然而,这也只能作为一个思考茶后思考,因为,我们没法判断出,那个人,是不是真的是一个骗子。因为可能只是我们的一个同情,会导致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才越来越抵触陌生人。其实,我们可以尝试去看见,虽然眼见不一定全是真的,可以尝试着周处听见的误区,用我们的眼去看,还用心,相信,至少说,这样,我们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度,说一句:你好,陌生人!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1级3班张雪)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