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爱与欲
正文

爱与欲

就着几个不荤不素的段子喝过几回没人掏腰包的酒,和几个亦正亦邪的人玩过几次掏自个儿腰包的牌,于是想到了“堕落”这个词儿。我只是扩大了这个词儿的外延,好将自己大方的收录进去,然后证明自己活得还够滋润。男人的见识若不够大,多少会招来一些女人的不屑。倒不是坊间“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传言让很多男人情不自禁的伸出墙头,男人只是觉得窝着憋屈。女人们一心想着自己的男人是个稀世绝种,但若男人的一切都如自己的愿了,却又埋怨少了什么,大概就是少了传统或正宗以外的那点“坏”了。这点“坏”有酒精的成分,也有赌博的意味,必须都能对自己产生一点刺激。这刺激的大小很有讲究,刺激得过火了,身败名裂;刺激的不到位,浑身不自在;就好像酒至微醺,正好。这与生活作风问题绝对不相干,不要臆想得超出常规,我说的只是生活原本该有的一种味道。

一个人总该有自己的一个嗜好,只要不影响团结不破坏和谐,良与不良,总不至于上纲上线。说“嗜好”,有点文艺的夸张,也就是有点兴趣而已。我们大家都喜欢夸张这种技术,比如爱一个人,欲让他感动,总会把甜言蜜语发酵为一坛坛冒泡的酸水,什么天长地久什么海枯石烂,明知道是语言的过度使用,也不觉得脸红。语言这东西自诞生以来,一直遭我们的强暴,而且每个人都想强爆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完事儿后,不仅不擦去污迹,反而说那是艺术的冒险。于是乎有了谄媚逢迎阿谀奉承,有了欲盖弥彰含沙射影,有了浮夸,有了修辞,有了那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历史与文化。这些,我们竟没觉得不妥,原因是语言允许个性化。

将那不够分量的趣好说成“嗜好”也就不是什么违背原则的事儿。所以,把能喝两杯说成“海量”的,因为爱抽上两支自诩为“瘾君子”的,熬了一夜没下牌桌就被抬举为“赌鬼”的,大有人在。别人也不会真的就相信了,毕竟在一个共同的圈子里走来走去,谁不了解谁呀。若真的有一位不知轻重走火入魔,大家会劝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的。因为这里面没有虚伪的必要,真的假的大家心知肚明,只不过找个“谈资”而已。

俗人往往有俗得可爱之处,尽管在小处有些斤斤计较,但大是大非还是看得清的。比如没谁因为能喝几杯就非得去参加什么拼酒精英赛,为了评奖喝得昏天黑地的;没谁因为烟龄大资格老自命不凡要破吉尼斯纪录,熏得嘴歪眼斜四肢抽搐的。真正让我们这些俗人“自惭形秽”“自叹弗如”的是那些光面洁颜,衣冠楚楚,言文行雅的人之精英。刚会用毛笔写几个字儿,引来几个人捧场围观,就自命为书法家,到处卖弄风骚;昨天买了个版面发了几篇小文,今天就搞个书号出版专辑,明天就有了名家签名售书的范儿;跑过几回龙套,被潜规则演了几个花瓶角色,靠绯闻赚得许多的“非人气”,就全国各地要屁股不要脸的耍腕儿。这些人自然让人恶心,但我们毕竟知道些真相,人家也没说自己有多高尚。成名成家的欲望每个人都有一些,雅得有点俗只能怪有人给他提供卖身的场所,自持不住自然就失身了。

可恨的是咱们一些功成名的楷模竟然也做起了这种勾当,实在让人跌破眼镜。这两天,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之一马悦然先生有失时机的爆料了一些未为人所知的幕后故事,让我等俗人被电击了一次。尽管马先生碍于情面,或者是顾忌着国人的大面子,几次闪烁其词,但我们还是了解了个大概。

曾经以一部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济南作协主席,山东文人书画院院长刘玉民,竟然十五次写信并以名家绘画作品来买动马先生向瑞典文学院推荐其作品,以期获得诺奖。刘玉民同志在国内应该是我等高山仰止的人物,该得的名得了,该获得利获了,他还想要什么!作家写作,靠的是真诚与信仰,作家人品的层次直接决定作品的层次,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你能装几杯酒,心里没有数么?难不成见到别的作家精品连连美人投怀你寂寞了,也想小小的“坏”上一把?可是,抛给人家一个媚眼总得想想自己的姿色如何吧,等你脱光了身子别人没有反应岂不是自取其辱?

如果你真的感兴趣,或者真的动了感情,即使堕落了也会被人同情。但若你本不需要他而只是为了寻求刺激,大家就只能看着你跳进火坑了。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8:38:45